北面和东面的城门已被攻破,袁绍等人打算从南面城门逃生。

  行在路上,李乾打量着高干身边的护卫,

  此人相貌堂堂,猿背蜂腰,他对此人有印象,太史慈,字子义。

  不过这并不是重点,毕竟他也很俊。

  关键是难得此人见此乱局神情却并不惊恐反而十分镇定。

  是个人物,日后绝非仅仅一护卫。

  几人行至半路,忽而被一匹马拦住了去路,上面威风凛凛立着一将军,长髯飞扬。

  袁绍知道此人,关羽,正是当初杀他一大将颜良的将军。

  如此大将,绝不敢小觑!

  忽而后面一道声音传来。

  “云长等等我!那袁贼头颅必被我徐子盛亲手斩下!”

  (古代自称字很不礼貌,翻译一下就是:那袁狗的脑袋必被你爹徐荣砍下。)

  袁绍脸一黑,何等狂妄之徒,再说徐子盛是何许人也,他未曾听说过,怕是一无名之辈也。

  无名之辈也敢如此嚣张,实在欺人太甚!

  主辱臣死,李乾立刻拿起长矛,又招呼身旁几个亲兵上前。

  “徐子盛是何许人也?可敢与乃公一战?”

  徐荣才不想斗将,如今优势在他,只要等着后面的骑兵跟过来就是稳赢局。

  傻子才斗将。

  偏偏袁绍一行人已经趁着李乾上前的功夫将要逃走。

  “袁贼休走!”

  徐荣气得直接提矛与那李乾斗在一处。

  关羽见此情形,正要夹马去追,那几个亲卫就围了上来,只不过皆不是关羽的对手,很快便落败。

  眼见关羽冲出重围,正奔己方而来,高干忙对一旁的太史慈说道:

  “子义,我知你武艺过人,想来定能制住此獠,还请子义救救使君!”

  太史慈抱拳躬身:

  “府君放心,若慈未死,必然不让此獠过去,此后慈不能在府君身边,还请府君多多保重自身!”

  “好!多谢子义。”

  高干也微微躬身,眼含热泪。

  这太史慈是东莱人,年少为避祸远走辽东,去年刚回到东莱,回来后得知孔北海多次照拂家母,又发现孔北海被黄巾旧部所围,便孤身前往临淄县求援。

  如此孤胆英雄如何不让高干怜惜,加之对方又武艺娴熟,精通弓马,高干便有心培养其成为自己一员大将。

  不过可惜太史慈武艺出众,但于兵事上却知之甚少,可能也有远逃辽东不近人世的缘故,于是他便将此人带在身边,一做亲卫,二行教化。

  两人之间,亦师亦友,关系十分亲近。

  如今太史慈留下阻敌,九死一生,也算是还了当初恩义。

  高义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立刻转身。

  “告辞!”

  太史慈提矛上前,横矛拦于关羽面前。

  “若要过去,且先过我这一关!”

  两人提矛上前,试探的交手两回合,关羽便知此人与自己旗鼓相当。

  不,此刻还胜于自己。

  因为对方抱着必死之心,而他却没有这样的决意。

  罢了,还是等后方亲兵追上好了,他和徐荣仗着马利,一马当先,但估摸着那些人也快追上来了。

  至于袁绍,还有人等着他呢。

  大将皆不在身旁,袁绍心觉有些惶恐,于是连忙来到一处人家将身上的锦袍和身边的百姓粗麻衣物交换。

  然后抹了一把灰在脸上,让高干、袁尚、李典以及自己的亲兵也是如此。

  随后伪装成百姓,弓着身子,沿着路途最近的小道前往南门。

  路上,袁尚小声痛呼:

  “阿父,疼。”

  袁尚自幼锦衣玉食娇惯着长大,何时穿过这般粗制滥造的衣物,身上顿时被磨出了密密麻麻的红痕。

  袁尚将身上的红痕展示给袁绍。

  “阿父,不能在里面套一层锦织的中衣吗?”

  看着心爱的幼子受苦,袁绍如何不心痛,但是如今情况不同,于是抬手一巴掌扇到袁尚脸上:

  “如今我们是在逃命,不是去春游,若你一直这般娇气,我干脆直接将你斩于刀下,给你来个痛快,也免得日后受苦!”

  袁尚吓得一愣,忙道:

  “不疼了!阿父我不疼了!”

  “那还不快走!”

  一行人连忙来到南门,此处还没有被敌军占据,但是城上的守军已然乱作一团。

  这些小兵哪里认识袁绍,但好在李典作为看守北门的君候,与看守南门的君候素来交好,与对方的手下也颇为熟识。

  于是一行人还是有惊无险出了城门。

  可是几人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一队人马就赶到面前。

  “袁使君,许久未见,不知近来可好?”

  来人是个两鬓微霜的老者,袁绍认识,这便是程昱。

  这老头五十多了吧,怎么还这么精神,大晚上不睡过来堵他。

  袁绍冷着脸,事已至此,就剩几个虾兵蟹将,逃是不现实的,他已经是死路一条。

  只是他不明白。

  “程仲德,你怎知我一定会走南门?”

  “西门我也派人去了,只是南门离袁使君的府邸近一些,所以我便来了南门侯着。”

  不是围三阙一,而是四面埋伏。

  原是如此,看着苍凉的月光,袁绍知道自己已经到了末路,就算他降了,刘安也不会放过他。

  就像如果他抓住刘安,也不会放过对方一样。

  罢了,在今夜城破的时候他就应该做好这样的觉悟。

  就算头破血流,他也不会低下他的头颅。

  他袁氏乃是四世三公,怎能向刘安这个宗室的破落户低头。

  他的刀永远锋利!

  袁绍抽出自己的佩剑,第一个就刺向袁尚。

  随后又刺向自己。

  竟是自刎!

  “程仲德,你且告诉那刘子和,我袁本初,袁氏骄子,这次输了,但我绝不会向他屈服。

  就算死,我也要站着死!”

  “我袁本初,宁死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