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东汉末年:我要当皇帝!>第244章 九卿之言,可否定罪?
  朝堂乃是严肃之地,当朝三公若是血洒庙堂之上,无疑会给朝廷带来巨大的非议。

  于是张喜附近的朝臣自然纷纷将其劝阻。

  张喜见状哭诉道:

  “臣实在冤枉啊,臣清清白白却被他人诬告,口中证词竟是所谓家仆的证词,臣家中奴仆众多,安知这是否为旁人为陷害臣而故意设局?

  若是家仆之言也可信,与其冤死狱中,臣还不如一头撞死在这殿上!”

  张喜就一个原则,死不认罪,他乃是三公,只要他不认罪,他倒要看看这刘子和敢不敢真的在这大殿上对他出手。

  张喜瘫坐在地上,形象毫无的痛哭流涕,引得后方的朝臣纷纷围观。

  刘安冷眼看着,倒是杨彪先开口:

  “当朝三公,竟如菜市泼妇,成何体统?”

  “若是三公便可以任人冤枉,那臣宁可舍了这三公之位,也要一个清白!”

  就算没了官位,他也绝不能认下里通外贼之罪,那才是真的完了!

  张喜看向刘安的位置,他知道刘安才是幕后主使,他这话也是说给对方听的。

  我不要这三公之位了,所以能不能到此为止,将清白留给我。

  刘安却不出声,张喜身为三公,是最适合用来杀鸡儆猴的“鸡”,他自然不会放过,只沉默地看向朝堂门口。

  刘安不说话,杨彪便出头和张喜对峙,他如此做是在向刘安投诚。

  如今刘安手下已经有了四州,幽、冀、青、兖,眼看司隶之地也即将入手,俨然是天下第一诸侯。

  保不准十年之内便能收复河山,届时殿堂上的小皇帝还到不了亲政的年纪,能做的,也就只有禅位了。

  正好刘安刚丧妻,若是他能与其交好,将杨氏女嫁给对方为妻,那他杨氏,便还能更上一层楼!

  他杨氏可是四世三公,娶他家女娘,若是从前,还是这刘子和高攀了呢!

  ……

  且说邓泉退居朝臣之末,几个宫人便凑过来。

  “邓光禄殿前失仪,惊扰陛下,还请随奴前去偏殿更衣,再重回殿内。”

  眼见张喜事发,事态的发展到了关键时刻,邓泉哪里肯离开。

  他还指着张喜若是无事,能念及他们的情谊护住他的家人,若是张喜也完了,可如何是好?

  见邓泉有些犹豫,宫人强调:

  “这是陛下的命令。”

  陛下?那就是刘安的意思了。

  邓泉不再拒绝,跟着宫人来到偏殿。

  里面自有宫人侍奉,他们利落的为邓泉换上新衣,然后退出偏殿,随之进来一个文士。

  “在下颍川郭图,字公则,见过光禄勋。”

  对方先鞠一躬,向邓泉介绍自己。

  邓泉心头一惊,郭图,不是袁绍的谋臣么,如今袁绍死了,想必投了刘安。

  果然是刘安寻自己有事。

  “今日过后,泉便不再是光禄勋了,公则不必如此客气,不知公则寻我为何事?”

  “图见光禄勋敢作敢当,当为君子,不免叹惜光禄勋的遭遇。

  此次过来,是见光禄勋路走错了,想给光禄勋指条明路罢了。”

  “还请公则直言不讳。”br>
  说吧,要捞我,需要什么代价?

  郭图露出微笑,缓缓说道:

  “据我了解,此事光禄勋并非主谋,而是受奸人蒙蔽,这才犯下大错。

  若是光禄勋能够检举奸人,将功补过,……”

  郭图眼中露出神异的光芒,这次刘安本来准备了几个小吏上殿指认张喜,但这些人如何比得了九卿邓泉的指认呢?

  于是在上朝前看到邓泉负荆请罪而来后,刘安就临时改变主意,让戏复寻个人去说服邓泉。

  郭图就是在此时主动请缨,以自己面生为由,揽下重担!

  郭图来了刘安这里才发现,刘安手底下颍川士人也不少,比如这戏复便是一个。

  还有颇受重视的荀彧,成了刘元的老师。

  据说他的族弟郭嘉也在刘安手下,只不过现在还在“游历”。

  这样一看,颍川系,在刘安这里的前途那是大大的光明啊!

  见邓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郭图满意的笑了。

  孺子可教也!

  心中更是自得,他果然才智非凡也!

  我郭图,以后一定要扛起刘安手下颍川系的大旗!

  爆发吧!郭公则!

  殿内刘安突然心头一紧,心道:

  莫非有人要害他!

  而殿中的争吵已经进行到了白热化,张喜见刘安一直不说话,心一横,干脆朝着殿内的柱子撞去。

  当然是被周围的朝臣拦住了。

  “若不还我清白,便让我以死明志!”

  见熟悉的身影进入殿内,刘安终于站出来。

  “以死明志?我看是畏罪自杀吧!”

  “放开!我倒要看看司徒是如何畏罪自杀的?”

  刘安在畏罪自杀上着了重音。

  张喜脸色一黑,如今整个朝廷都是刘安一手遮天,对方说他是畏罪自杀,那他就算是清白的也是畏罪自杀。

  更何况他本来就不干净。

  “刘子和,你当真要逼我如此?”

  若真是如此,那他今日便豁出去这条命,就是死也让要污了这刘子和的名声。

  当朝逼死三公的名声,也不知刘子和敢不敢接。

  “我逼司徒?

  哈哈哈……我刘安自认为对司徒与诸位公卿朝臣仁至义尽,当初尔等深陷长安,只有我刘安,派兵去营救诸君!

  但诸君中有些人不思感恩,反倒与逆贼联合,于道中刺杀我!”

  刘安潸然泪下,露出左胸上的伤口,指着伤口说道:

  “只差一点!安便身死道中!到底是我逼司徒,还是司徒逼我啊!”

  我刘安可是为大汉流过血的啊!

  见众人纷纷回避,杨彪也不好太过偏袒:

  “司空,注意仪容!”

  刘安擦干泪痕,将衣服穿好,说道:

  “臣一时失态,还请陛下恕罪。”

  心中暗道怪不得王允总强调他诛杀董卓。

  有理就是爽啊!

  刘迈哪里懂这些,而杨彪自然代其宽恕刘安。

  张喜此时的底气已经不足,只讪讪的说:

  “都说了,臣是冤枉的……”

  就在这时,邓泉站了出来,打断张喜的话,大喊道:

  “罪臣状告司徒张喜里通外贼,臣便是受其引诱这才误入歧途!”

  刘安厉声问道:

  “那邓光禄刚才为何闭口不言?”

  邓泉俯身,泪流满面:

  “司徒平日助臣良多,臣本因私情欲替其隐瞒,但是见此情此景,臣若是再替司徒隐瞒,实在不配为人!”

  刘安并没有一锤定音:

  “可有罪证?”

  “臣家中有司徒与诸世家联络的信件及物证。”

  张喜欲取信于世家,肯定是要留下凭证的。

  邓泉作为其亲信,为了避免日后被张喜断尾求生,便偷偷留下其中一部分。

  一开始邓泉没有揭发张喜,是因为他手里的牌一旦打出来伤人也伤己。

  他不说出来,是打算若张喜无事,他就威胁张喜护住他的家人。

  但现在刘安要保他,那他就只能和张喜切割了。

  刘安闻言看向张喜,露出微笑,道:

  “司徒刚才道家仆之言不足以定罪,那不知当朝九卿之言可足以定罪?”

  自然够了……

  张喜面色灰败。

  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