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衣到了虞都之后,就送入了几位大佬的手里了。

初春的早上还是有点冷的。早朝的时候,摄政公主和几位王公大臣就都穿上了。穿在官府下面。等下朝的时候,身上都热得有点汗了。

但是他们穿的衣服还是比别人少。

大臣们自然是知道谢来从边城给摄政公主以及太傅丞相送了东西的。

还想着那边城能有什么好东西送来。

如今见他们都穿上了,就以为是好东西。

云太傅道,自己年纪大了,早上天冷,身子骨就容易疼。如今穿上这衣物,不止柔软。还特别暖和。日后冬日里就可以不必再穿许多衣服了。这羊毛衣是个宝贝。

世家里面最有钱的都说这是宝贝,这羊毛岂能不是宝贝?

司马丞相都穿上了呢。

然后摄政公主也当朝夸赞这羊毛是好东西,准备给陛下弄条羊毛毯子。

后来又有消息,这羊毛制品就是已经退隐的徐宗元徐大儒带着一批弟子们实验出来的,为的就是让天下学子们冬日里更方便读书,不用伸不出手来。

据说这羊毛不止能织毛衣,还能做手套围巾。轻便保暖,确实是读书人必备产品。

如今青云书院都已经放话了,今年冬日就要给所有书院学子们发上一件羊毛衣保暖。

时间,羊毛衣成了人人追捧的好东西。

这种时候本来应该会被炒到高价的。但是在羊毛商会的压制下,这商品就是炒不起来。

当然了,如果自己买毛线回去,找人制作精美的羊毛制品,再卖出高价。这个就可以了。毕竟这卖的不止是羊毛线,更是卖工艺。

谢来只要控制住羊毛线的价钱,让老百姓买得起毛线就行了。至于成品卖多少钱,就看各自本事了。

商业就是最容易让一个地区充满活力的。自从羊毛制品兴起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前往边城的工厂,亲自挑选好货。去的时候自然也不能空着手去,还要带上些货物去卖。边城的商业下子就发展起来了。

街上商品多了,人也多了。谢来建立的羊毛制品厂如今人是越来越多了,加上各种羊毛制品衍生出来的产业,也渐渐充实了这里的商业。

谢来发现,有聪明的商人竟然都开始贩卖织毛衣的竹针了。

这东西成本低,看似利润低,却拥有很大的市场。谢来之前就打算顺便把这个也搞搞的,但是发现这边没找到竹子,所以就暂时没管了反而是木匠用木做的木针勉强用着。但是谢来知道,竹针肯定是最方便最省的。

现在有商人弄这些,倒是不用他操心了。

除了竹针之外,谢来还发现了专门卖给富贵人家用的铁针铜针,以及玉针……

除此之外,谢来还发现了染了色的羊毛线在售卖。这是北地商人自己从厂里买走的白色羊毛线,自己回去想法子染色了。然后再提升价格卖出去,从中谋取利润。

真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看着这些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新的产业,谢来真的不得不感慨一句,商人的执行能力太强大了。他之前还真是小看了商人们的力量了。

于是赶紧扩大羊毛厂,加大生产。

他这边忙着呢,就发现有人搞事儿了。

因为羊毛确实能赚钱,边地有些人坐不住了,就想着自己购买些羊毛回来生产。

本来如果自己有本事研发出更好的羊毛线,谢来也不会阻止的。他可是很鼓励民间搞自主研发的。群策群力嘛。

但是这些人竟然准备从厂里偷技术,这就有问题了。

羊毛厂暂时是云长玉带人看着的。虽然只是看个厂房,但是谢来告诉他,这以后就是北地的经济支柱,是能不能练出一支精兵的重要倚仗。所以云长玉还真是把这当很重要的东西来守护的。巡逻的手,手底下就发现有人鬼鬼祟祟的,然后立马就把人抓住了。

开始还以为是蛮人的细作,结果对方被抽了一顿就招了,竟然是军中某个将领安排来的人。

谢来开的这些羊毛厂每日里车来车往的,进账的银子可真是太多了。谁能不眼红?

连孙大将军都眼红呢。可也知道这是在户部挂了号的,没办法贪。

但是就有这么不长眼的人,闹这么出。

因为涉及到军中的事情,谢来就和孙大将军说了这个事儿。

“这可大可小,从小的方面说,他可能是想得到这门技术,然后从中牟利。从大的方面说,他也许是想将这技术卖出去给蛮人,给咱们来个釜底抽薪。”

谢来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都能从这边偷技术了,还有什么不敢的。

孙大将军背后都发了冷汗,心中有些怪谢来不给他面子,将事情说得这么严重。要是真出了这事情,自己这个大将军岂不是难辞其咎?

“也没有这么严重,谢巡抚倒也不必危言耸听。”孙大将军道。

谢来道,“这其中谁说得准呢?真要是出了那样的事情,只怕如今我们也不能坐在这里好好说话了。蛮人得了羊毛技术,我们还有什么可赚的?以后卖不卖给我们,都是他们说了算。”

这大帽子扣下来,孙大将军也不好再为下属说好话了。就问谢来如何处置这人。

谢来道,“明正典刑,杀鸡儆猴。”

这是要下狠手了。

孙大将军只觉得谢来心够狠的。他黑着脸半天不想说话。

谢来却没有什么心理负担。这伸手的人,他已经调查过了。之前就贪污了许多军饷。还让手下的士兵去他在北地的庄子里无偿干活。简直就是把士兵当家丁来用。凡是有不服的,非打即骂,有人甚至被活活打死了。对这种败类,谢来从来不会姑息。上次抄家没动军中的人,他还挺遗憾的,这送上门来,岂有放过的道理?

沉默片刻后,孙大将军再次问谢来,“真要如此?”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大将军你该知道,此人该死。”

孙大将军看出来了,谢来这是要趁机除掉这个在军饷中伸过手的人。

心里暗恨那人为什么就这么没眼色,连谢来的东西都敢伸手。

来就抄家的人,能指望是个好欺负的?

那些蛮人现在都还被摆布着打生打死,自相残杀呢。

“此人确实该死。”孙大将军最终还是选择忍下这口气。来个大义灭亲。

他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压制谢来的最好时机。

如果谢来刚来的时候,他不要顾及朝廷那边,让谢来无法接触军队,事事排挤在外。谢来自然也只是一个普通监军,翻不起风量。

可现在谢来携大胜之威,在北地办厂,将北地治理得日渐红火,人心军心都在。谢来寿又趁机招募不少精兵,兵力在手。哪怕自己这个大将军,也不可能轻易动他了。

伸手的将领被斩首了。当着全军的面,砍了脑袋。

斩首之前,列举了他所犯下的各种过错。也是给那些还准备继续朝着工厂或者军饷伸手的人个警告。

不要以为之前贪污军饷的事情已经过去就算了,但凡再犯,新旧起算。

因为这个事儿,来寿都亲自领着人给谢来当护卫了。生怕自己兄弟被那些不服气的边军将领们给敲闷棍弄死了。

这些人可各个都善于射箭的,回头给来弟箭不得了呢。

谢来哭笑不得。“不至于,又没有到那不死不休的局面。杀官可是要抄家灭族的。谁敢冒着这危险来对付我?再说了,你难道不练兵了?那些新兵可不能疏忽了。”

来寿道,“那肯定是要练的,我也就是不放心你罢了。等这风头过了,我就好好练兵。你放心,如今军饷充足,不可能练不出来好兵。你不知道,不知道多少老兵都偷偷来找咱们,想来咱们营地呢。可惜我看不中他们的习性,所以还得仔细挑。就算来,咱也只能挑性子好的。要不然带坏了风气,乱了纪律,那可亏大了。”

谢来点头,“无论如何,军纪不能乱。”

来寿连连道,“我知道,保国护民,秋毫无犯。虽然难,但是咱们待遇好。这事儿还是能办的。”

谢来就放心了,他知道这个时代的兵和未来是不一样的。如果真的遇着打仗的时候,所过之处简直就是比贼还厉害。除了军纪松散之外,没有信念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待遇低。

不管什么理由,谢来的认知都让他不能接受自己手里的军人做出危害百姓的事情。

既然需要用银子解决问题,那他就努力多弄银子,砸都要砸得这些人改变认知。要银子就堂堂正正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保准少不了。谁要是对百姓动手,他就砍谁的手。

羊毛业的兴起给了谢来这样的底气。

用羊毛所得来养一支精兵,绝对是可以养出来的。

此时大将军府上,孙大将军很是不快的在和几个心腹喝酒。

自从打完仗之后,军中也日渐松懈下来了。除了谢来寿那一支军队之外,其他军队连操练都少了。要是以前,早就安排出去接活赚银子了。只是如今这碍事的谢来在这里,可算是让大家憋屈了。

这次来了个杀鸡儆猴,着实让这些人难受得很。

坐在起喝酒的时候,难免抱怨起来。

“羊毛本就是咱们北地的东西,咱们怎么就不能伸手了?若不是咱们打跑了蛮人,蛮人能和他这样好好做生意?”

“他还出售武器给蛮人,这在过去就是资敌。”

听到这话,孙大将军就不悦的摆手,“行了,此事我也是点了头的。毕竟谢巡抚手里可是有火药这种神器的。倒是也不怕蛮人得了武器能讨得便宜。”

他不说还好,心腹听了这话立马道,“说起这个我就更气了。那火气既然是军械,为什么不让我们接触?倒是都让他一个人握在手里了。我们也就罢了,大将军您可是掌管北地大军的人,竟然也如此被轻视,属下真是越想越不服气。”

孙大将军自然也不服气。

但是如今这局势,不服气也没办法。“他是天子跟前的红人,如今朝野上下谁敢不听他的?”

听这话,众人更是不甘心。自己在边关打生打死,什么都没有。只能靠着一点手段攒养老的银子。

这谢来年纪轻轻就入了皇帝的眼,压在他们脑袋上了。

这找谁说理去?

有人道,“大将军,我听虞都那边来的商人说,陛下如今都好久没上朝了,虞都的人都传说,陛下只怕已经要……”后面的话没敢继续说。

但是大家都知道他的意思。

于是有人立马幸灾乐祸,“岂不是说,这位谢大人要倒霉了?”

天子宠臣,没了天子,朝中那些大臣能不痛打落水狗?甚至还有新君上位,也容不下这种人的。

“将军,您觉得哪位王爷最有机会?何不接触接触?”

“说什么胡话?我们武将哪里能随意接触虞都的皇子王爷?再说这话,军法处置!”孙大将军大怒道。然后直接散了酒席。

有人吓得不敢说话,但是有了解孙大将军的人则知道,大将军心里只怕也有想法了。

谁能抵挡住从龙之功的诱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