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23章 刚柔牌、雁翎刀、白蜡杆、鸟铳
  汪鹏给嵇晋刀盾手配的盾牌,是戚家军改进的“刚柔牌”。

  这是跨时代的复合盾牌,能在远距离抵御火铳的射击。

  这种改进过的“刚柔牌”重十斤多一点,用轻木做框,两面蒙生牛皮,用钉子钉牢,牛皮表面为了防水,涂有灰漆和桐油。

  牛皮内夹有两层打实的薄棉被,两层棉被间夹有一层用薄绵纸揉制锤成的厚纸层。

  这可是经过实战检验的,在四五十步(60~75米)的距离上,倭寇铁炮无法射穿刚柔牌。

  铳子都打不穿,弓箭更是不用说了,这种盾牌不敢说是最好的,但对汪鹏来说,是现在最合适的。

  什么都好,就是和普通木盾皮盾相比,价格非常贵,一面盾居然要5两银子,相当于六七百斤大米的价格。

  汪鹏也只领到二十面,给刀盾手和伙兵配上。

  刀就是制式的雁翎刀,即锋利又顺手,打家用的也习惯。

  给王灏这边配的白蜡杆长枪,一丈四尺(3米)相对轻便,不是戚家军那种五米六的制式枪。

  考虑的也是便于携行,不是开大阵打大仗那种战争,不需要那种即重又长的战阵大枪。

  汪鹏还给所有人都配了带鞘的锋利短刀,作为防身和摸哨的短兵。

  最后就是梁秀才心心念念的鸟铳,当梁峰满头大汗的带着手下赶来军械库时,汪鹏已经给他都挑好了。

  辽东军的鸟铳虽然没到无人问津,也是不太受欢迎。

  戚帅就抱怨过“北卒坌而不耐烦,剧未见鸟铳之利,尚执迷快枪,虽比于教场,鸟铳中鹄十倍于快枪,五倍于弓矢,而终不肯付,亦可异哉!”

  快枪指的就是火门枪,尤其是最终版的三眼铳。

  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支真正合用的鸟铳要用四十斤毛铁打制成合用的精铁。

  在手工业时代,制造精密火器难度极大。

  鸟铳的枪管,需要用两块铁板各自卷曲构成,中间的枪管需要制造者用钢钻手工钻。

  一个月钻一根枪管都是算快的,故而价格昂贵。

  而工部腐败分子们,为了搞钱,会掺杂劣质的鸟铳在内,反正他们自己也不上阵,大头兵又不值钱。

  而这些垃圾鸟铳,稍微多装点药,或是铳药被捣的太实就会炸膛。

  十支铳只要有一支炸了,别的铳手就不会再信赖自己的武器。

  而三眼铳虽然管子短、威力小,但起码不会炸膛不是?

  并不是所有的鸟铳都不合格,也有制造精良的,譬如今天,祖二河把关系打点到位。

  汪鹏领到了三十六支做工精良的好鸟铳,把梁秀才喜得眉开眼笑,抱着就舍不得撒手。

  这边的管库还挺不好意思的,原本以为他们会领三眼铳,这个比较紧缺,都被关系户打过招呼了,很是为难。

  结果人家汪百户多体贴,把没人稀罕的鸟铳领取了,这也省了他很多口角。

  一开心又多给了两桶火药,铅块也给了双份,汪鹏自然也是红包送上,宾主尽欢。

  汪鹏和祖二河告辞后,也是火急火燎的回营,自己的队伍虽然还没成型,但是起码已经武装整齐。

  练兵这事吧,急也不急,他这是小股精锐部队,初期行动时,结阵作战的机会并不多。

  小规模的冲突,有老兵带着手把手教就成。

  真正的杀着,还是他带着原来的七名见过血的老手,其他人就是架个势、辅助作战、打扫战场。

  汪鹏脑袋也没被驴踢过,特意跑去挑衅倭寇大部队。

  鬼子已经进入李朝近十六万人,但是别忘了,这可是一个22万平方公里的半岛。

  按平均算方圆一公里,连一个鬼子轮不到。

  譬如占领平壤的第一军总指挥官,小西行长麾下不过才东拼西凑的一万八千人。

  他们也都是聚集在官道附近的城市里面,疯狂的劫掠。

  广阔的乡村,基本上都是属于空白地段,这就是汪鹏的机会,专门找那些出城打草谷的小部队下手。

  而且乡村里的豪华庄园,可都是李朝土豪家族的老巢,谁家没几个气死贼的大银球啥的,这可都积累几百年的财富。

  汪鹏对此垂涎欲滴,起家的第一桶金就指望这里了。

  国王被打跑到义州困居一隅,都在坚持抵抗,你这个朝奸居然投降倭寇,我代表正义、天诛国贼!

  就很义正严词!不容一丝反驳!

  至于倭寇首级、活口啥的,都是顺带而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

  “大人回来了!”

  “大哥!”

  “鹏哥!”

  营地里的弟兄们,兴高采烈的分发新的的武器甲胄,看到汪鹏回来,都兴奋的打着招呼。

  汪鹏大声的宣布:

  “今晚把羊都宰了,饱餐一顿,明天下午就出发!”

  “好嘞!”

  八头肥羊平均每头能出二三十斤净肉,加上羊骨头羊杂碎啥的,也能让全营吃个肚圆。

  当然这都是给男人吃的,妇孺们有口羊汤泡糙米饭,吃个饱就算是改善生活了。

  别整什么女士优先啊,这是万恶的旧社会!

  汪鹏先去找了刚回来的赵华赵夫子,把手里的粮饷啥的入账,看看他需要的东西有没有搞到。

  “老赵,辛苦了!”

  “大人客气,你要的物件基本都搞到了,手里银钱快花光了,一会跟你报账”。

  赵夫子虽然对汪鹏这个将主,不喊他的字,反而喊什么老赵,有点颇具微词,但是他能感觉到汪鹏的亲近之意。

  “不急不急,这里是刚领的这个月军饷和开拔银,军饷先挪用,开拔银明天中午发掉”。

  “行啊!反正跟着你,咱们也不怕缺钱用,哈哈哈哈”。

  “那必须的!”

  汪鹏看了一下赵华帐篷里,一堆零碎物品,也是两眼放光。

  等到了皮岛,铁匠炉子点起来,他就准备自己亲手打制相关的物件。

  在那个时空,因为是魂穿的缘故,他酷爱抽空在军械所里捣鼓些个人兵刃。

  不是所有行动都能动枪,很多时候便装出击,一些合用顺手的冷兵,比啥都爽利。

  可惜了,退伍时全部都上交了,在和平社会,这些杀人利器没有用武之地。

  现在嘛,嘿嘿嘿,又要重操旧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