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68章 雪夜中铁骑如虎,平壤之战正式落幕
  暗夜中三道火龙以雷霆之势,把倭寇的七八千人切成四段。

  三千多的大明辽东精锐铁骑,在祖承训、李宁、葛逢夏三名大将的指挥下,肆无忌惮地砍杀倭奴。

  这种时候,骑兵在高速冲锋的队列中,根本不可能把手里的兵器胡乱挥舞。

  只需要控住马,跟着前面的冲就完事了,尤其是用刀的骑士,只需要把刀斜拖在马背侧面。

  不是砍!是借着马速,用刀刃切割,一拖就是个恐怖的大伤口,甚至直接就削掉半边脑壳。

  倭寇刚出城时最紧张,生怕遭到突然袭击,也做好随时撤回平壤的准备。

  等过了江,走上十里八里路,天又黑了,都以为逃过一劫,精神松懈。

  所以虽然有预警,但疲惫之师,已经黔驴技穷。

  勉强列阵的倭寇,目瞪口呆的看着黑夜中打着火把,犹如巨兽般袭来的明军铁骑。

  怒雷一样听不出点的铁蹄声,地面如同地震的摇动,骇的连站都站不稳,还阻挡个屁。

  小西行长一看自己的手下,像被快刀切豆腐一样,连一息都没坚持住,那叫一个汗毛耸立。

  他哪里还敢逗留,趁着面前的敌骑长龙一冲而过,还没调头反杀。

  小西行长立马带着不多的骑兵,扔掉大旗,不打火把,急速逃窜。

  原本就被冲的七零八碎的倭寇,一看将主大旗倒了,总将大人生死不知,连呼:

  “败了、败了!逃啊!”

  倭寇七八千大军,只有部分大将之类的高级将领,在自己亲信骑队的掩护下,仓皇逃出这处血腥恐怖的杀场。

  失去指挥的大量步卒像是一群没头苍蝇,到处乱窜,又被铁骑践踏成泥,残破的碎尸铺满一地,腥臭扑鼻。

  三千辽东铁骑并没有准备斩尽杀绝,只是驭马在敌阵中疯狂砍杀。

  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冲,直到倭寇有组织的抵抗彻底崩溃,丢盔弃甲、四散而逃,这才散开阵型四处截杀。

  小股逃脱的敌人,也没人去追赶,就是铆足劲的砍杀大路上的倭寇,不少人刀都砍卷了刃。

  这一顿好杀,老爽了!

  大帅李如松派出辽东铁骑,也没指望能全歼这路倭寇,毕竟人数也不少。

  骑兵出击就是在痛打落水狗而已,争取成建制的把第一军团打残,打到看见“李”字大旗就胆寒。

  平壤城最后残酷的巷战,给了李如松一个错觉,把倭寇的精锐战力又高估了。

  结果这次凶狠的伏击,又把鬼子打回原来的龌龊模样。

  更坑爹的是,早就派出的李朝李镒部五六千兵马,包括李朝承诺的沿途“数万”义军,连个屁都没放。

  大帅李如松中军大帐的烛火彻夜未熄,负责传令的快骑,在这寒夜中,如风般的在帅营和目标单位之间奔驰。

  长庆门火起,确认鬼子离城,大批明军就开始进入内城,并接手整个平壤城的城防。

  等到天亮之时,三千铁骑回营,一个个龇牙咧嘴的倭寇脑袋,在平壤城南门堆成一座硕大的京观。

  无数的旗帜、甲胄、兵刃堆积如山。

  “万胜!万胜!万胜!”

  天朝大军齐声欢呼,为如此大胜喝彩。

  被精锐家丁簇拥着的祖承训,满面红光,志得意满。

  ……

  大帅李如松听完汇报,原本挺高兴的,等听到那个叫什么的李镒的狗东西,坐视倭奴逃散,也不回来交令。

  顿时拍案而起、勃然大怒,立马把李朝的陪同使韩应寅喊来:

  “你们的兵使李镒不听指挥,贻误军机,擅自脱离战场,导致倭酋余部逃窜。

  你们管不管?要不要我的铁骑亲自去把他抓回来?”

  “大帅息怒!大帅息怒啊!”

  韩应寅一阵头晕目眩,再三磕头赔罪,并立即上报尹斗寿,撤了李镒的军职。

  李如松坚决不答应,这种混账东西就撤个职算个什么处理?

  李大帅看似威风八面,其实也是一肚子不痛快,内部先不谈。

  这次东征,李朝人私下的小动作,他心里明镜似的,为了大局他都强忍了不少。

  但这次李朝军队太过分了,居然敢不听军令、不参加伏击战就是大罪,更可恨的还不知去向。

  没有上面的李朝大佬玩心眼,打死这个狗东西也没这个胆子。

  这还打个太阳啊!

  李如松怒火冲天,咬死了李朝必须给个交代,李朝国主李昖亲自出面发来文书道歉都不行。

  李朝只能捏着鼻子,把李镒撤职抓捕后,押入其他城市的大牢并进行严厉的审判。

  其实这都是李朝自己的龌龊,李朝的君臣,自始至终都抱着让大明军队和倭寇死磕的想法。

  从诱骗祖承训孤军攻打平壤开始,一直到后期的配合作战种种,都让这恶心的谋划显露无遗。

  ……

  小西行长屁滚尿流的彻夜狂奔,终于逃出生天。

  天亮时看着麾下几百残余骑兵,小西嚎啕大哭,哭完想想还是胆战心惊,一边在周边收拢逃出来的手下,一边派出三路信使。

  向第三军团驻扎凤山城大友义统、第六军团驻扎牛峰城立花宗茂、平山城小早川秀包,这三个离得最近的友军紧急求援。

  泣血相求,能来半路接应一下,拉兄弟一把。

  结果壬辰倭乱中最搞笑的一幕出现了,

  小西行长聚拢了千余手下后不敢再停留,据说后面已经看见唐人的哨骑。看書喇

  犹如惊弓之鸟的小西立马撒腿就跑,沿途的中和城、黄州城守军跑的鸟毛都没剩一根。

  他赶紧又往离平壤五十多里外的凤山城跑,结果第三军团的大友义统,接到传信后不但没来接应,反而带着手下也跑的没影了!

  就这还没完,平山城的小早川秀包,这个倭岛有名的怂货,一听说小西行长平壤大败,东西都没顾上收拾齐整,拉上队伍撒腿就跑。

  只有牛峰城立花宗茂还算够义气,接到传信立马带着人去接应小西。

  他的好兄弟“岛津义弘”也派了有马重纯领着数百骑,从更远的金化城赶来支援。

  但是两边都没碰到面,以为被队友彻底抛弃、伤心欲绝的小西行长改道去了白川城。

  一直到了大明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九,小西行长逃到离开城已经不远的龙泉城,才算真正喘了一口气。

  守卫龙泉城的是黑田长政部下小河传卫门,他没跑。

  (战后,上面没人的大友义统因怯战被没收封地,下场很惨;同样逃跑的小早川秀包,他养父是小早川隆景,居然没事。)

  平壤攻防战到这里就算正式落幕,以小西行长惨败、李如松夺城画上一个还算过得去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