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69章 连升四级,实授千户,铁锅炖大鹅
  捷报传到京城时,万历和朝堂诸公都是非常的高兴,尤其是兵部尚书石星更是容光焕发。

  名义上的总指挥经略宋应昌,向朝廷报捷的杀敌数是两万;

  自身的伤亡情况:阵亡七百九十六人,受伤一千四百九十二人,合计伤亡为二千两百八十八人。

  大胜啊!无比光辉的大胜!

  伟大的大明天朝,再一次用无敌军威震撼周边夷丑。

  你懂的,最后认定的首级功没那么多,首先伪军不算人,还不能争辩,不然定你个杀良冒功。

  其次什么烧焦的,打成漏勺的,踩成空壳的……

  咳咳!不算!必须要完整的,有鼻子有眼的……

  当然,李朝的死伤没人在意,他们自己都不在意。

  ……

  这些事情跟咱们鹏哥儿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时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他正在平壤城新的营地里,和老兄弟们快活的吃着铁锅炖大鹅。

  新营地离着他们打下来的“含毬门”不远,祖承训的营兵也驻扎在这边。

  内城已经被李朝的人接手,正在拼命的打扫卫生,据说李朝国主要回来。

  正月初八的火攻之术,效果很好,当然,对李朝的人来说那就是触目惊心。

  平壤多是木板屋,互相离得又近。

  “悉烧房屋,众贼逃窜被烧者约一万余名,臭闻一十余里”。可以想象当时的火势之大。

  靠近内城的民房、商铺、官舍、衙门全都化为一堆黑灰。

  平壤城著名的大同馆、清华馆等处烧的还剩些瓦砾,永崇殿被烧得只剩个台基。

  大同门楼、镇西阁、风月楼等提的上手的平壤景观型建筑,全部化为断壁残垣。

  也只有这边的建筑,因为破门迅速,保存下来不少。

  很多关系不到位的部队,入城后只能继续搭帐篷,比如南军。

  更惨的李朝军队还有露宿街头,活活冻死的。

  根红苗正的汪鹏百户,哦!不对!他现在已经是大明辽东镇正四品的指挥佥事!

  他的顶头上司还是从二品的都指挥同知祖承训,这可是世袭的军职。

  汪鹏的先登之功,给咱们祖副总兵长了脸,给辽东军长了脸,自然是风光无限。

  挨个的磕头谢恩后,鹏哥儿已经换上云豹补子绯袍官服,挂银绶。

  当然这都是虚的,只是代表你的级别和工资待遇,实际的职务,比如在军中已经从把总升到千总。

  卫所的官职也升到实职千户,原本辽东这边一个萝卜一个坑,那里有新的卫所让汪鹏去任职。

  好在咱们鹏哥儿多体贴上官,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让上官为难,东江备倭千户所新鲜出笼。

  那个鸟不拉屎的海岛,跟谁也不起冲突,归辽东卫直辖,嘿嘿!皆大欢喜!

  当然这些具体事务自然会有李如柏给安排妥当,上层的关系,汪鹏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谁。

  “哥!我敬你!贺我哥连升四级,平步青云!”

  秦逸端着酒碗举到汪鹏面前,大着舌头、满脸通红的敬酒。

  “哈哈哈哈!我弟喝多了,这话你都说第三遍了!”

  汪鹏忍不住哈哈大笑,端起酒碗,“当”的碰了一下,一口喝干,点滴不剩。

  “好!”

  一众弟兄齐声道好!

  秦逸也学着鹏哥大口的喝着,喝着,碗一歪,趴桌上睡着了。

  “哈哈哈哈!逸哥儿喝趴了!吼吼吼!”

  弟兄们七手八脚的把秦逸抬到旁边的暖炕上,又帮他盖好被子。

  炕上已经躺了余蔡和刘平两个,都在幸福的打着酒鼾。

  连续禁酒六七天,直到大多数人的伤口都拆了线,汪鹏才开口解了禁酒令。

  又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就放开肚皮畅饮一番。

  一大锅肥鹅没吃一半,三坛烧刀子已经空了两坛,还在桌上的几人还在继续吃喝,这天寒地冻的,又没有军务,该吃吃该喝喝。

  “你妹的,全是帮酒鬼,白瞎了这么好的铁锅炖大鹅”。

  丁盛从锅里又捞了条大鹅腿,狠狠的一口咬了一大块肉,嵇晋手慢一步没抢到,只能夹了个鹅翅膀。

  “可不是咋滴,老丁我俩运气差,还要过两天才拆线,那啥,等拆了线咱们弟兄俩好好喝顿”。

  “着啊!就这么定了!”

  汪鹏从锅边上铲下一块麦面锅贴,没沾汤汁一口嘎嘣脆,真香!

  一回头,看到梁峰搂着着徐海峰肩膀,两个峰子头靠头不知道再说啥。

  “唉唉!秀才你和老徐嘀咕啥呢?”

  “嘿嘿!他们在研究把换来的铁炮改成燧发枪,威力能咋样?”

  王灏摇头晃脑,卷着舌头揭了底。

  “嗯呢!我也听见了!要罚酒!鹏哥说了不许谈公事的!”

  方东也是满脸通红,傻笑着跟了一句。

  “死板子!还钱!”

  徐海峰瞪了方东一眼,方东立马端着碗找王灏喝酒,硬是假装没听见,大家又是哄堂大笑。

  门帘一掀,一股冷气袭来,大家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我回来了”。

  不是旁人,正是皮岛医院的柳维康柳院长。

  “维康,快快快,坐我这边,冻坏了吧,先烤烤火”。

  汪鹏赶紧起身迎上去,把他的药箱接下放旁边,拉着老柳坐到炭火旁。

  丁盛给柳院长拿了副赶紧碗筷,嵇晋从炭火旁装满温水的陶罐里,取出一个瓷瓶酒壶,拿了小碗给他倒上。

  “多谢多谢!”

  柳维康端起小碗,把温热的米酒一口喝干,驱驱寒气。

  “对不住大伙儿,在南军那边耽搁了一下,回来迟了!”

  “都自家兄弟,客气啥,别怪我们没等你先开吃就行,来先吃点垫吧垫吧”。

  汪鹏可稀罕这个宝贝蛋子了,要不是有他,指望自己这三脚猫的急救术,这次这么多的伤员可真不好说。

  没有抗生素,没有现代医疗设备,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只有像柳维康这样的,熟悉内外医术专业医生,才能充分利用本时空的药材,妙手回春、救死扶伤!

  整个百户所没有一例因为伤口感染,导致死亡的杯具,就是柳维康对这个团队最大的贡献。

  这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是书中那一个个冰冷的数字,他们背后都有翘首以盼的一大家子。

  所以柳维康这一次立了大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