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141章 义乌、家眷、采购、招募、舟山、海匪
  李光这次回义乌,除了帮原来戚家军弟兄们送家书,送银子。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将伙东江的戚家军兄弟,计划把部分家人迁到东江的事情落实下去。

  近三百的兄弟,单身的还好,尤其是有老婆孩子的,自然不想让她们留在老家苦熬。

  还是那句话,云飞岛上的鹏哥儿定的“义务教育”制度,让人如何不动心?

  大明虽然不像李朝或倭国那种,只有贵族才是文化阶层,但是知识一样的宝贵无比。

  入学?那是多么神圣的事情!

  父母没有能力怨不得别人,但是咱们自己卫所有这个条件,鹏哥儿又不惜血本的投入,咋滴?这都不去,你想上天啊!

  需要迁去东江的有一百多户,其余的大多都是单身,父母有兄弟在家照顾,不愿长途跋涉。

  这年头,大头兵想娶个媳妇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像这次李光回来,穿的可是总旗的官服,连其他兄弟都是小旗官。

  邻居家二妞他爹,有事没事就来李光家串门,有的没的扯个半天。

  李光每天忙的屁颠颠的,穷家值万贯,要远行的人家,这个也要带那个也舍不得。

  就差把那个茅草土房都扛在肩上才行,可把他和弟兄们烦的不要不要的。

  这一百多户加起来也有四百多号人,一船肯定不够。

  李光又在义乌周边,一直跑到金华找了五家船厂,各定了一艘载人的普通大乌篷船。

  都是乡里乡亲照顾生意,自然也不会乱要价,一艘才五百两银子,就是普通的双桅杉木船,体积大、载人多、速度很慢也很稳。

  李光还要东跑西颠的采购各种书籍,这都是赵山长列下的书籍名称。

  这要在辽东找可真不容易,幸亏浙江是南方文气聚集之地,多跑几个书铺也都一一办齐。

  除了这些繁琐但是很重要的琐事,李光还以东江千户所的名义招募人手和工匠。

  尤其是船匠、木匠、铁匠、铜匠、陶匠、瓷匠、造纸匠,印刷匠这类的技术工人,高薪聘请,全家欢迎。

  虽然应者寥寥,除了相熟的人介绍,还有就是一些欠了八辈子还不清外债的匠户,手艺人。

  毕竟千里迢迢的,跑到陌生的地方讨生活,这对于习惯在家门口混饭吃的人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不是生活所迫,谁愿背井离乡?

  折腾了两个多月,五艘新船才真正下水,断断续续的集中人手,又花了十多天。

  等李光正式启航的时候,已经过了端午节,吃了粽子、喝了雄黄酒。

  就这还要走走停停,沿途接上提前约好,举家逃亡的匠户人家。

  对于李光来说,也是圆满的完成了鹏哥交代的任务,压舱底的除了粮食,还有各种良种,尤其是各种蔬菜种子,准备到铁山那边试种。

  包括各种工匠的工具、装备、苏钢、闽铁啥的,七七八八加上预支的薪水,李光也花了六七千两银子。

  好家伙,花钱的滋味真爽!

  六艘大船装满了人员和物资,慢慢悠悠的沿着富春江赶往舟山。

  目的地是嵊泗列岛的小洋山岛,在那里等待徐海峰和王云熙的汇合。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李光还有点着急,生怕让海军弟兄们久等。

  好吧!这一路上也是啼笑皆非,普遍晕船、个别失足落水、生病等等等等。

  六艘大船、五百多号人,把李光忙的一个头两个大。

  好在有十一个兄弟当骨干,两人管一船,把船上青壮组织起来,主体是戚家军家属的人家男子,每船两个鸳鸯队。

  原本都识得旗号,就这样又整编了一支百人队。

  家里存着的旧号褂一穿,没装枪头的白蜡杆子一拎,赶制的旗号摆出来。

  旗舰一擂鼓,其他五船鼓声相和,旗舰一举旗,各个鸳鸯队的队正,队旗挥舞相应,绝对心里有数,比江浙普遍垃圾的水军更像正规军。

  没有甲胄,藤甲竹甲也凑合,反正天热,而且水上披铁甲那是怕沉的不够快。

  船舱里的藤牌也有不少,铁枪头、镗钯头、猎弩、弩矢啥的都不缺。

  李光和十一位兄弟,都还有一支揣在怀里的“长捷铳”(燧发手枪),这可是鹏哥儿特意关照给他们装备的。

  嗯嗯!赵夫子那一队十几个人也都每人一支,绝对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利器!

  杭州城外码头,六艘船做了一次充足的补给,盐粮不缺,主要是新鲜蔬菜、油盐石炭,油布毛毡之类。

  李光又不差钱,这一路每天三顿饭,到点就吃,无论大人小孩,男女老幼都吃的肚儿圆。

  哪家有过这待遇啊!像样的大户人家,农闲时节都是一干一稀两顿饭。

  光是这一条,就让原本还有些忐忑的新人彻底服气。

  就跟打短工一样,主家第一顿可能让你吃饱,第二顿就能给你喝稀的。

  这连续十多天,天天饱饭,连着爷娘老婆孩子都吃的直哼哼,谁不对今后的小日子充满憧憬。

  连着晕船都治愈了,姜汤不歇气的熬着,再说不是忍不住了,谁舍得吐啊!好不容易吃饱的!

  哈哈哈哈!

  出了钱塘江,就是茫茫大海,河船不是不能出海,反正都是贴着海岸线,或是岛链航行,慢一点也没啥。

  李光压根没想到,他在杭州城外码头上,大手大脚的采购被人上了眼。

  舟山群岛南北近四百里,东西超三百里,可是有一千三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

  除了舟山岛、岱山岛这类的大型岛屿有不多的驻军,勉强维持秩序。

  其他一些有水源,能住人的岛屿,都被一些“大豪”、“海主”随意占据,全是法外之地。

  在这里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拳头大说了算,有本事的吃肉,没本事的喂鱼。

  这六艘大河船,五百多号人,想干嘛?

  要知道这里的小海主也就百人上下,两三条船而已,多了也养不活。

  只有跟陆上坐地虎有瓜葛的,才能像模像样有个十几条船,能上阵的人手多一点。

  这批人穿着官军的衣服,又没开水军的官船,打的旗号是从没听说过的“东江备倭千户所”。

  听说船上装满了银子,还有不少女眷!

  嘿嘿嘿嘿!

  卫所那些乐色兵!这不就是送上门的菜吗?

  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