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164章 纳彩请期,到杭州办报,敌人和同志
  别看马经纶是进士出身,现在又当了“以卑察尊”无事不可劾的监察御史。

  但是马御史也是卫学出身,世官通州卫千户,他对卫所出来的“俊才”自然更多了几分亲近,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两好合一好的事,自然水到渠成。

  娶妻不同于纳妾,所谓“三书六礼,明媒正娶”。

  腊月二十六,汪本钶吃力的抱着两只大白鹅,跟在马御史后面。

  在一众亲朋好友簇拥下,代表鹏哥儿正式到庄家租住的小院,上门提亲……

  有了这一层关系,鹏哥儿自然可以光明正大的提出,一个让李贽和庄家老少都难以拒绝的建议。

  离开麻城,离开湖北这个让卓吾先生又爱又恨的地方,可去之处三个选项。

  一、回晋江青阳老家,这一点庄纯夫和夫人都愿意,但是卓吾先生不乐意,他有心结,连夫人在家乡病逝都没回去。

  二、去辽东,宽甸边境之地有一定风险,云飞岛也行,那边已经是相对成熟的地盘,但是除了孩子们想去,大人都有些矜持。

  老丈人家享受女婿贴补可以,但是全跑到女婿地盘上算什么事?

  好说不好听啊!而且对于辽东苦寒之地,他们天然还是有些排斥。

  三、去杭州,上有苏杭,下有天堂,正是南方最适宜生活的地方,无论是气候,还是当地的文化氛围,都适合卓吾先生著书讲学。

  老丈人、丈母娘对这个传说中的城市,也是充满向往。

  无论是从云从岛走海路,还是亲朋好友走动,包括今后庄家三个孩子进京赶考啥的,走运河也更加方便。

  好吧!鹏哥儿虽然有些失落,但是仔细一想,卓吾先生到杭州也是利大于弊。

  安全这一块,近在咫尺的李光照应的上,有不长眼的东西,直接弄死扔海里喂鱼。

  鹏哥儿计划给李贽在西湖旁建一座书院,就叫“初潭书院”这是卓吾先生名扬天下的第一套书籍。

  汪鹏准备在书院旁建立印刷工坊和造纸工坊,一方面印书谋利,一方面准备办报。

  是的!汪鹏把完善的报社组织方式,和盈利模式一讲,就获得众人一致的赞叹。

  高!实在是高!

  时事要闻、民生疾苦、故事连载、诗词唱和,宣扬良善,揭发丑恶。

  对了,还有方便商家宣传的广告……

  三文钱一份,也是贫贱皆宜,这玩意要是搞起来,不但为“心学”张目,潜在影响力更是难以估量。

  最后这事就这样定了下来,年后就走,不在这里待了,省的小人作祟。

  成婚的日期也定下来了,明年八月初八,佳期如梦!

  ……

  李贽可是“大明第一狂人”,旗帜鲜明的反对歧视女性,对封建礼教压迫下的妇女,李贽给以深深的同情,并为之发声。

  所以他门下居然有很多女弟子,连好友梅国桢寡居的女儿,也自认是卓吾先生门徒。

  梅国桢、字克生、号衡湘,他家就是湖广麻城望族,进士出身。

  去年宁夏之乱,他是监军御史,一开始随从陕甘总督魏学曾讨伐叛乱。

  鉴于官兵作战失利,梅国桢出手,硬是把魏学曾弹劾下台,又荐举李如松为宁夏提督。

  可以算得上是李大帅扬名天下之战的举主,而且宁夏之战,他依然是监军御史。

  战后梅国桢凭借功勋,出任太仆少卿,后迁右佥都御史、大同巡抚,官至兵部右侍郎、宣大总督。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

  有了鹏哥儿充足的财力支持,所有来拜访卓吾先生的朋友,学生都非常惬意。

  有吃有喝,有场所,不用为这些琐事烦神,每日高谈阔论,指点江山,岂不快哉。

  鹏哥儿觉得有些计划可以提前了,在一次聚会上,他正式提出组建协会的事情。

  “各位先生,各位朋友,我是个武将,但是对卓吾先生的思想无比的推崇。

  原本以为只是一次冒昧的拜访,承蒙先生不弃,教诲颇多,这些日子,有幸又结交了在座各位大明文人精英。

  我一直有个想法,或是建议,在此抛砖引玉,供大家斟酌”。

  “但讲无妨!”

  “说来听听!”

  “痛快点,别墨迹!”

  众人以为他又有什么新方案拿出来,之前劝说卓吾先生离开麻城到杭州西湖成立书院,就得到了大家一致的支持。

  耿定向这个阴险小人,论战论不过卓吾先生,就私下里玩这些不上台面,但非常恶心人的小手段。

  朋友想帮忙,一个是离得远,再一个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在交通方便,生活条件更好的西湖畔建个书院,是非常不错的安排。

  更何况“报纸”这个在大明并不新鲜,但一直没形成体系的模式,让大家也是拍案叫绝。

  作为阳明心学一脉,缺少的就是能发声的喉舌,洋洋万言的书籍虽然精妙,那是需要精研的学问。

  而汪鹏提出来小故事形式的短文,就是一支支射向理学迂夫子们的利箭。

  更容易激起民众的共鸣,继而扩大心学影响力。

  道统之争极其残酷,没有共存的余地,非左即右,妄想中立的只会被两边同时排挤。

  作为笃信“心学”视阳明先生为新圣的泰州学派,自然也想取代现在这些陈腐的理学之徒。

  “既然大家都是心学一脉、志同道合,都有同样的志向,我称呼大家为同志”。

  汪鹏开始启动最强嘴炮模式,早就酝酿好的想法滔滔不绝而出。

  “我听传闻,常州府无锡县那边的一些理教门徒,正在谋划组织起来。

  宣扬要继承杨时精神,上承周程,下接朱熹,号称要反对一切王学末流!”

  “狂妄!”

  “无耻!”

  “可笑!”

  “同志们!敌人!对!我是武人,我觉得这个字眼来形容这些垃圾,非常恰当!

  道统之争,没有一丝一毫可以妥协的地方,非黑即白,请大家务必不要有所幻想,幻想着理学一脉会做出让步。

  我可以直接断言,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心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和程朱理学之学尖锐对立,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阳明先生说人人皆可为圣!理教徒们却把儒学变成了儒教,一个字不识的忽必烈,居然被吹捧为儒教大宗师!衍圣公就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笑话!”

  “哈哈哈哈!”

  “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