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315章 李朝水军全军覆没,新东征军的尴尬
  李舜臣是个军事技能不错,情商偏低的人,多次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名义,没有听李昖的瞎指挥。看書喇

  丁酉再乱之前,西人党对李舜臣启动弹劾,李昖开始作死,他决定严惩李舜臣。

  “武臣轻慢朝廷之习,不可不治”,李舜臣被“欺罔朝廷”、“纵贼不讨”之罪被捕,在狱中遭到严刑拷打。

  取而代之的是庆尚右水使元均,这人可了不得,号称“自沉大将军”。(壬辰倭乱时不敢迎战,急于逃走,凿沉了麾下百来只战舰,理由是为了不被倭军缴获)

  李舜臣被抓了,但李朝水师还在,老兵也在,无论是战舰还是人手都有和倭水军一战之力。

  但自打元均掌权后,从正月到七月,这最关键的时间,李朝水军不动如山。

  有元均这种废柴当统帅,李朝唯一能打的水军,很快就陷入混乱状态。

  之前说过,李朝就在拖时间,指望大明出兵,无论陆军还是水军都无所事事,就特么两眼一闭傻等着。

  倭军水军在上一次的大战中,就是各沿海地区的海盗集合体,一群乌合之众。

  这四年也没闲着,重新造了很多新战船,也有了番号,有了像模像样的指挥系统,已经和之前是两个概念。

  基本上完成运输任务后,为了一雪文禄之役丢人现眼的败绩,主动开始挑衅李朝水军。

  倭人的间谍一个简单到令人发指的假情报,硬是把志大才疏的李朝都元帅权僳给忽悠住了。

  壮着胆子让水军出击,早干嘛了?

  元均这个饭桶统帅全部水军,在七月份连战数场之后,除了一个叫裴楔的军官带着十二艘板屋船临阵脱逃。

  李朝三道水军全军覆没,一艘不剩,连元均都被当场斩杀。

  “漆川梁海战”惨败的消息传到汉城后,李昖和文武两班贵族如遭雷击,彻底傻了眼。

  原来李朝水军不是真的厉害,是李舜臣厉害,这尼玛就坑爹了,幸亏没杀了他,羞辱性的让他白身在权僳那边当小兵。

  咋办?凉拌!雷霆雨露皆君恩!李昖没脸没皮的又把李舜臣官复原职。

  而此时整个李朝水军全部家当,就剩12条板屋船,军头十几人,水军不到两百。

  鹏哥儿收到赵绪传回来的消息,差点笑yue了,论死不要碧莲的程度,这李昖绝对名列前茅。

  大明这次的动员能力和上一次相比,简直不堪入目。

  别看李如松和宋应昌吵得凶,但他对宋经略的能力还是没话说。

  (对了宋应昌和他的第一幕僚袁黄,都是心学一脉,被石星沈惟敬这事牵连,现在全被被革职回家。

  当然现在的心学弟子,可不再像之前那种各自为政,回家的二人第一时间就被请去当地的“阳明学院”出任祭酒、山长等职务。

  衣食不愁,诗酒风华,照样潇洒)

  第一代的东征军以辽东军为主,骑兵的速度远超步卒,从辽东到李朝相对路也近。

  宋应昌主要是负责把粮草竭力往前送,前期调兵的重点也是放在南兵这边。

  以戚家军为主的南兵本来就是大明最强的职业步兵,自然行动行动迅速。

  而这一次的主帅是西军的麻贵,麾下是宣大、保定、蓟镇、延绥、遵化的边军。

  麻贵的嫡系号称“宣大四将”解生、杨登山、颇贵、摆赛这四将都是蒙古人。

  到四月份,明军在李朝的军队还不到两万,到六月底,东征军才达到三万八千多人,大帅麻贵已经到了开城。

  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动员了辽东军,新的经略杨镐和李家关系好,点了李如梅的将。

  圣旨到后,李如梅、祖承训才开始集结兵马,而汪鹏作为祖家门下大将自然也是接到军令,从宽甸率军抵达镇江堡集结。

  这次汪鹏因为要和友军一起行动,为了不显得突兀,带了李宏的警卫骑兵加强连,充作家丁铁骑。

  又从丁盛和刘平的骑兵团,各抽了一个营的骑兵,再带了一个乘驮马的武装后勤连,凑了千五骑兵。

  其他的将领也都差不多,一千到两千不等,全是骑兵,这次不是李大帅统兵,大家都是应付了事,给杨镐个面子。

  开战前的部署:大帅麻贵率1万7千人驻守汉城;杨元率辽东骑兵3千人,驻守南原;

  副总兵吴惟忠率南兵4千人进至忠州;游击茅国器副总兵率南兵3千人屯星州,控制岛岭、秋风岭。

  (已经不是戚家军,就是在浙东后招募的士兵)

  游击陈愚衷率兵2千人,驻守全州,与南原军互相呼应。

  东征军的前期战略是上述各军据守本部要塞,待总督邢玠率领后续大军一到,随即转入全面反攻。

  由南原、忠州发动钳形攻势,彻底围歼釜山防线的倭军,最少也要把他们赶下海去。

  新东征军的作战,完全和第一次不同,李如松任大帅时,所有的前线指挥和兵力调动,他一言而决。

  麻贵却不行,上面还有个总督邢玠,就连杨镐也不是宋应昌,他没本事拿捏。

  名义上是帅,其实就是个大将而已,当然这很大明。

  邢总督一面调兵遣将,把后续部队往李朝运,一面还做了个和上次东征不一样的举措。

  抽调大明水师参加东征。

  之前只有浙江水师三千,负责从登莱向李朝运输粮草军械。

  邢玠又从福建、南直隶、吴淞等处调集了了两千多水师,这些可是全部开着有炮有铳的战船。

  他是兵部尚书,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就相当于国防部长亲自坐镇指挥,自然是言出法随,无有不应。

  之所以调拨五千水师,上百艘大小战船,主要是准备搞个大计划。

  麻帅一开始想的计划是先发制人,抽调精锐急袭釜山城,擒贼先擒王,抓了敌军总大将。

  他麾下的四千鞑骑,可是毫不逊色辽东铁骑的存在,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等斥候回来一汇报,也都傻了眼,原以为李如松、宋应昌收集的倭军防线图,和堡寨图太夸张,掩盖自己无能。

  结果发现这段时间,釜山的城防又森严了几分,坑爹啊!

  (倭军怕小兵闲着没事浪费粮食,这阵子就修城防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