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327章 邢总督剑指蔚山城,历史的惯性和必然性
  邢玠、杨镐、麻贵三个东征军负责人,被弹劾辜负皇恩,占尽“优势”居然不雷霆扫穴,直捣黄龙,为何顿兵不前?是何居心?

  这世上没有空穴来风,邢玠立马知道皇帝对他不满意了,此时,东征军后援兵力基本到位,粮草辎重都储备差不多,大明东征军确实在准备全面反攻。看書喇

  皇帝之所以给东征军敲响战鼓,其实也很无奈,大明这些年不知道犯了什么冲。

  远在西南播州的杨应龙叛乱越发治不住了,贵州巡抚杨国柱进剿不利,堂堂巡抚居然被阵斩,川贵之地震怖。

  大明居然抽不出更多的人手、物资去平叛,大明朝堂现在的关注点全都在釜山。

  十一月初十,体会到巨大压力的总督邢玠下令:“三道进剿,全面反攻”。

  十一月二十九,邢总督亲抵汉城,催促着杨镐和麻贵出兵征讨。

  庆尚道南端的沿海釜山防线,倭军修修建建都四年半了,是一道立体交叉的坚固堡垒群。

  完全体现倭国防御特色的无数倭城,像一只巨大蜈蚣匍匐在沿海一线。

  倭军十四万人防守,东征军此时总共才四万多人,李朝竭尽全力也才凑齐六万兵马。

  兵法云:十则围之、倍则攻之,尴尬的东征军只能挑一处主要目标,人不够没法子。

  真有那么容易,当年宋应昌、李如松、刘挺早就拆了这些乌龟壳,把倭人赶下海了,还有他们啥事?

  邢总督再三斟酌之后,把剑尖指向宿命的目标“蔚山城”。

  ……

  “秋昇,秦逸老徐他们都在路上,我这边马上也要出发了,家里就都指望你了!”

  鹏哥在汉城外自己的营寨里,和运送补给过来的东江大管家李秋昇,正在交代事情。

  “没事,鹏哥,现在好多了,前阵子移民一下子来那么多,忙的有些跌跌爬爬,好在徐光启很是得力,现在已经能接手整个咸平总督府不少民政工作。

  文忠现在也能腾出手来,准备汉城的事情,家里你放心,有刘运和郭若初一个管外,一个管内,大局稳定,就是老任不在,金融这一块事情搞得我有点头大”。

  “哈哈哈哈!没法子,谁让咱们人少,王云熙出征,吕宋那边只有指望老任坐镇,徐光启可用就先用着,他在这边也待不长,明年肯定还要回京城去”。

  汪鹏也不怕徐光启会多想,纯粹从民政上讲的话,咸平两道就是标准的大明卫所制度,老铁没毛病的,而军事这一块,还没让他接触。

  “对了,鹏哥,王冲那边宽甸,古拉格两边跑,我来的时候他还让我请示你,要不要安排敢死军上阵,他那边也准备了一个冷兵团,能披三重甲冲阵的壮汉,可猛了”。

  “他就是手痒了,别管他,告诉他,哥有的是仗让他打,这次就委屈下。

  让他把两边照应好,宽甸那边没啥事,就让他在古拉格多费点心。

  就说估计这次古拉格还要增加不少人,再扩建几处营地”。

  “关小鬼子?”

  “才不会,再缺人也不用他们,还是李朝的,按照文武两班贵族那种准备”。

  “是!”

  “秋昇啊,民政干部准备工作要再充分一点,明年这么大的地盘要接手。

  之前在咸平两道实习的副手,都要分到各地去,你辛苦一下,把工作再做细一点”

  “我明白的,鹏哥你放心吧!”

  “嗯嗯!你办事我放心,再咬牙坚持下,这仗快了,等我们好消息!”

  “是!”

  ……

  汪鹏本来还有些担心,这次东征军的攻击目标会不会有所改变,等军令下达后,鹏哥儿也是松了一口气。

  看地图就会明白,他为什么会担心,援军主力从汉城出发,离的最近的是整条釜山防线的最西端顺天城。

  只要沿着之前麻贵出兵的路线,一路向南就行,过了稷山去公州城,接着全州城再到南原城,而顺天城就在南原城的南边。

  走这条路都不带拐弯的,一路到头就是敌人。

  而蔚山城在哪儿?这是整条釜山防线最东边的起点。

  从汉城前往蔚山城,在地图上是走了一个斜线,而且这边如果从军事价值来看,是最差的位置。

  本来半岛东海岸在李朝和倭国眼里,就不怎么被重视,这边山高林密,人烟稀少,连鸡肋都算不上。

  邢总督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突破口,算的不是军事仗,而是政治仗。

  套用鹏哥儿后世网络上,最受军迷推崇的一句话: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教员也说过:“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清楚的知道,为什么要打东边的蔚山城,而不是打更合适的西面顺天城。

  原因只有一个,打的不是这座城,而是想打一个人,谁啊?狗加藤!

  如果要搞个投票,大明和李朝最恨的倭人是谁?老猴子秀吉都要排到第二位。

  虽然他是真正握刀的人,但这都阻止不了,人人都恨狗加藤。

  壬辰倭乱时,他的第二军团就堪称兽军,别的军团还会假惺惺的发些安民告示,偶尔也会抓抓军纪。

  他仗着老猴子的宠幸,从来不在乎这一点,咸镜道底层百姓,起初对加藤军团侵略,甚至带着些欢迎态度。

  加藤军如入无人之境,基本没打什么仗,连两个王子都是当地人主动抓到送给他的。

  如果换了小西行长在这边,估计立马就能成立相对稳定的统治。

  但就是狗加藤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硬生生逼反了这些“顺民”,从咸镜道撤军时,冰天雪地被义军一路追杀,损失极大,灰头土脸撤回汉城。

  壬辰倭乱中,倭军第一次大规模的屠城事件“晋州之屠”,狗屎盆子也被小西行长扣在了加藤清正头上,弄得“狗加藤”名号妇孺皆知,

  以至于丁酉倭乱时,只要什么地方发生屠城事件,不管是不是加藤清正干的,人们第一个骂的都是他,臭名昭著莫过于此。

  所以彭友德看起来非常搞笑的“青山大捷”为什么得到认可?

  无他,彭中军追杀的就是狗加藤的军队,哪怕是战绩并不起眼,大家都一致认可,等同于解生将军拼死搏杀的“稷山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