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362章 顺天复、倭乱平!总督大帅阅军
  正月十四,邢总督带着标营两千,赵绪带着三千李朝“官军”押运刚“收获”的粮草赶赴全州,和麻贵合军后,从全州往南原。

  预计正月二十三抵达顺天城外。

  邢总督这一路行军就是一路欢笑,汪鹏、吴惟忠联名的军报每天都到。

  汪鹏、吴惟忠二将细述了全军崩溃之时,想到皇上隆恩,想到邢总督的教诲,坚守阵地,互相激励,打退多次倭寇围攻。

  趁敌人瓜分东征军辎重内乱之时,发动夜袭,一举破敌,可惜大量军资被敌哄抢焚毁。

  趁他病要他命一路追杀,无日不战,幸得邢总督早有谋划,三万义军及时赶到战场,求战意志极强。

  汪吴二将用缴获的军械予以武装后,义军更是如虎添翼,前仆后继、死不旋踵。

  更让二将惊喜的是,海上居然还有吕宋水军突至,全体将士对邢总督佩服的五体投地,这就是真正的决胜千里。

  有了吕宋水军的助战,蔚山城、彦阳城、梁山城、晋州城、昆阳城、泗川城等沿海诸城,以及加德岛、南海岛等等倭军重要的堡垒,血战后全部拿下。

  釜山前线尸山血海、杀敌无算,倭军丧胆纷纷逃离倭堡,聚集在顺天倭城,妄图负隅顽抗。

  邢总督每天对照军报,在舆图上标注,笑的合不拢嘴,汪鹏汪云飞果然是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啊!

  他非常清楚,敢打这一仗,还打的如此漂亮,必然是汪鹏在前线做主导,吴惟忠执行军令很坚决,是将才但不是帅才。

  也只有汪鹏这样年轻气盛,无所顾忌,才能如此不计伤亡的为国尽忠。

  能当上兵部尚书,俗称大司马的邢玠,对军中南北之争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他知道这是皇权纵容下的结果,大小相制、南北相制,中庸之道嘛。

  邢总督看过汪鹏的履历,一介提不上手的夜不收小旗出身,在辽东军门里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

  也就是壬辰倭乱,祖承训溃败平壤时,汪鹏硬是凭借一身强横战力和敏锐的战场直觉,在绝境中奋起。

  不但自己脱离虎口,还救了31个兄弟,带着64个倭寇首级光荣回归。

  只是怎样的惊险传奇经历,话本也不敢这样写啊!但是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战绩,汪鹏凭此大功才脱颖而出。

  平壤先登、焚龙山仓、晋州城外千骑闯万军,斩将夺旗全身而退,从百户到千户到参将,每一次都绽放出将星的光彩。

  这样智勇仁忠的人才,居然只是个小小的参将?什么祖承训、李如梅之流的庸将,居然是副总兵?

  同样从底层凭借自己奋斗,爬上文臣巅峰的邢玠,深深为汪鹏遗憾。

  沉寂四年之后,汪鹏在丁酉倭乱再次显露才华和武勇,这个从杨镐、麻贵的战报里就能看出来。

  就连他现在用的最新版舆图都是汪鹏亲自哨探,细心制作,杨镐转呈。

  更可贵的是汪鹏在全军溃败之时,毅然断后,邢玠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宽甸营全是骑兵,脱离战场简直轻而易举。

  但是,汪鹏还是那个汪鹏,还是平壤城外的那个热血仁义青年,看到南兵陷入绝境,没有一丝犹豫,留下来援助友军。

  换了别人,不管是西麻还是东李,早就跑的没影了,能去管别人的死活?

  邢总督感慨万千,汪鹏这样的将领才是大明真正忠臣,很有古之名将气概和操守。

  这一次汪鹏真正把握机遇,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整合南军、义军、水军,打出如此精彩的釜山大捷,真正是羞煞旁人啊!

  一个个名头偌大的这个帅那个帅的,空耗粮饷徒劳无功,早知道汪鹏这么能打,给他指挥权,倭寇早就死绝了。

  当然,邢玠也知道这不可能,官场的排资论辈是不可动摇的潜规则,怎么可能把数万大军,交到一个今年才二十六岁的人手里。

  “唉!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啊!”

  邢总督仰头长叹,心中暗暗做了决定,尽自己所能把这个年轻人往上推。

  这也是从自身考虑,原有的将门根深蒂固,各自都有稳定的合作者,如张太岳当年有戚南塘,连杨镐都有李如梅。

  而他要想坐稳兵部尚书的位置,怎么可能没有自己拿得出手的将帅。

  与其和那些将门妥协交换,不如自己培养一个,想到这里邢玠一时心中火热。

  在全州城汇合麻贵四千骑,一路南下,抵达南原城时,收到最后一份军报。

  “顺天复、倭乱平!”

  “好!太好了!哈哈哈哈!”

  ……

  “吴惟忠、汪鹏参见大司马!”

  汪鹏、吴惟忠二人行礼如仪,邢总督微笑着抚须点头,抬抬手示意起身,没有什么甲胄在身不能全礼,那都是不愿低头的借口。

  鹏哥儿会在意这个?就当拜见长辈了,毕竟邢玠在历史上的评价还是非常不错,万历二年正月,朝廷奖叙“廉能”官吏,邢玠举“天下治行第一”。

  “吴惟忠、汪鹏参见大帅!”

  麻贵心头五味杂陈,但是面上依然非常豪爽。

  “汝诚、云飞!不必见外,快快请起!哈哈哈哈!”

  “请大人校阅全军!”

  “好!好!好!”

  邢总督当先,麻贵落后一个马头,随侍右侧,汪鹏和吴惟忠翻身上马,落后麻帅一个马位。

  邢总督意气风发,沿着清理好的检阅之路,驱马上前。

  顺天城外整齐列队的近三万大军,刀枪闪亮,血染甲胄,旌旗上都是破口,邢总督也是连连点头。

  如此血战,“折损”万人,但是兵将精气神极盛,这也说明汪鹏统军之能,战术之精妙。

  “大明万胜!”

  “万胜万胜万胜!”

  ……

  校阅全军后,顺天城内自然是邢总督和麻帅入驻,带过来的五千骑兵,在城内的营地也都安排妥当。

  汪鹏把俘虏当面移交,邢总督高坐堂上,麻帅看着名单,一一唤人进来验明正身。

  加藤清正、小西行长、宇多喜秀家、毛利秀元等等,四十七个有名有姓的倭将诚惶诚恐,磕头如捣蒜,能为将者自然都会唐言。

  那叫一个痛哭流涕、撕心裂肺,一切都是老狗日的秀吉之罪,他们对天朝一直无比敬仰和恭顺云云。

  脸是何物?多少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