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385章 平叛军主将的选择,鹏哥儿完美人设
  杨应龙接到秘报,杀害他儿子的就是张家和五司七姓搞得鬼。

  这些人知道只凭自己的力量搞不过杨家,必须逼着大明开战,而被押在重庆当人质的杨可栋就是最好引药。

  这些人还不仅仅只是杀了杨应龙的儿子,播州派出去的商贾在四川境内又被袭杀,人钱货全部被一扫而光。

  儿子死了还能生,商路断绝就是要整个播州杨家的命了,群情激奋下,杨家起兵了。

  要动手就玩个狠的,数万大军突袭播之下邑,你不是一直给杨家找麻烦吗?这麻烦不好解决,那就直接解决制造麻烦的人。

  五司七姓有头有脸的全部被族诛,杀的尸山血海,其实被屠戮的都是无辜的百姓,真正策划这个阴谋的几大家族,早就远遁藏匿去了。

  这样死伤万余的大惨案一经公布,大明朝廷当然震怒,狗东西给你脸了是不?这次不把杨家杀绝了,绝对不会罢休。

  上次邢总督用了一次的威胁,这次不管用了,杨应龙也不是傻子,只是当时没想到办法,或是想到了也来不及破解。

  这段时间他可没闲着,除了开始整军备战,就是花大价钱收买周边的蛮族。

  厚抚诸苗,用以摧锋,名“硬手”。

  新打下来的播之下邑,只要家资产稍殷厚者,“没其家以养蛮,由是诸蛮人愿为之出死力矣”。

  对于这些头脑简单的蛮族来说,大明官府很遥远,大明兵卒又很搞笑,而杨家给的利益看得见、摸得着。

  这一招很土,但是很管用,大明再想重施故技,了不得也是土蛮之间互杀而已,对杨家伤害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大威胁。

  战争机器一旦启动,想要停下来就不是件简单的事。

  这次杨家准备充足,“分遣土目置阙据险,搜戮仇民,劫掠屯堡,殆无虚日”。

  万历二十四年七月,杨应龙劈余庆土吏毛承云棺,磔其尸,掠大阡、都坝,焚劫余庆、草堂二司,屠兴隆、偏镇、都匀各卫。

  其弟杨兆龙引兵围黄平,戮重安司长官张熹家。

  万历二十五年三月,杨应龙劫掠江津县及南川;

  十二月,杨应龙大军围了合江城,硬逼着城里的人,将其仇人袁子升交出来缒城下,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将其脔割虐杀。

  杨军所过之处尸山血海,杨应龙血管中的暴虐因子被激活,用血腥的杀戮恐吓仇敌。

  大明兵部尚书邢玠掩卷长叹,这尼玛都叫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

  讨伐播州之战是一定要打的,但是怎么打,就是他这个兵部尚书要考虑的事情。

  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方略,必然是大军齐聚,泰山压顶般攻杀播州杨氏,但是釜山一战,让他改变了思路。

  人多并不是好事,而且援朝之战刚结束,大明挣足了颜面,但是粮饷可是耗费不少。

  别的不说,东征军四万多兵马,过了鸭绿江就算双饷的,也亏得汪鹏体恤朝廷难处,十四万斩首功才报了五万,还给诸军分享。

  战后除了封赏,还要发放抚恤金,战死士兵是三两,把总六两,千总八两,看起来不多。

  甚至可以说很苛刻,但是备不住人多啊,光是蔚山一战就减员三四千,都是钱啊!

  整个丁酉之乱,大明又花了数百万两。

  户部陈蕖一再提醒,老底子快空了,千万要省点花,不然官员薪俸都快发不出了。

  想来想去,他做了决定,还是先调集云贵川各地本身的官军紧守城寨,调集能打又忠心的土司兵作为机动力量。

  而真正做雷霆一击的,还是要汪鹏出马,兵贵精不贵多,云贵多山,辽东两千铁骑足矣。

  步兵主力调动茅国器和陈寅的四千南兵,火器制胜,吴惟忠老将年纪大了,再跋山涉水的确实也于心不忍。

  从李朝再调三千兵,坐船沿江而上,这笔出兵费用让赵绪自己承担,大明提供粮食,也是让李朝回报一下大明的恩德。

  有这历经釜山血战的强兵组建征播军,花费不多,必然马到功成。

  邢玠战策已定,正好汪鹏还没回辽东,就安排人去通知进府聊聊。

  ……

  汪鹏正和弟兄们在打点行装,这次京城之行确实收获满满,下一步就要回去接手定辽右卫,事情也很繁琐。

  接到老邢的私人邀请,有些诧异,略一思索估计是播州之乱,估计是想听听自己的见解。

  那就去呗!只当做客了!汪鹏换了身便服,和弟兄们打过招呼,找了些合适的礼品,上马就走。

  可不敢穿官服,京城百姓太热情了,一言不合就围观,还有上手的,也不知道什么人瞎扯淡,说汪鹏是武曲星君下凡。

  只要汪将军伸手触碰一下,立马百病全消,鬼神退避。

  一开始汪鹏还当个笑话,直到真有百姓信以为真,用板车拖着绑的紧紧的,被当成“中邪”的精神病人,跪求鹏哥儿驱邪。

  汪鹏才避之不及,现在都化妆出行,生怕被人认出来,就很烦。

  ……

  邢玠确实对鹏哥儿很上心,听说人到了,亲自迎出书房之外,一任尚书对一名武将,也算是降阶相迎了。

  “参见宫保大人!”(邢玠以平倭大功晋少保兼太子太保)

  人家给面子,鹏哥也不差事,行礼如仪,毫不勉强。

  “云飞快快请起,私宅相会,勿需多礼!”

  汪鹏也就坡下驴,起身跟着邢玠进了书房,看着书桌案几上,大大小小的西南舆图,他也是心里有数。

  谢过了茶水,稍加寒暄,邢玠就进入了正题,这一开口就直奔要害。

  “云飞,你去打播州杨家,最快能多长时间平定?”

  “宫保大人容禀”。

  “勿用见外,今后你我叔侄相称,喊我邢叔即可”。

  哎呦!还有这惊喜!鹏哥儿立马打蛇顺棍上,起身重新见礼:

  “叔父大人在上,请受小侄一拜”。

  “好好好!”

  邢玠也是抚须直乐,眉开眼笑,这样的好苗子,辽东李家以为让出些许利益就能束缚住?真是可笑之极。

  面圣时,皇帝特意提到过汪鹏,对他“忠义仁勇”的品性赞不绝口。

  大明不缺能打的将领,但像汪鹏这样崛起微末,又能保持“赤子之心”的将领实属罕见。

  好吧!鹏哥儿精心打造的人设非常完美!

  就很奈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