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402章 朝天门阅兵,云开日出好兆头
  大明万历二十六年七月十一上午,天气不好,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朝天门码头如林的旌旗都湿哒哒的。

  江面上一片朦胧中,东面极远处一只庞大的船队缓缓而来,随着距离的接近,宛如一条看不见尾的长龙逆流而来。

  “大人,秦总兵到了!”

  码头高处平台凉亭里,四周帷幔遮风,只有正对码头和东面留着通道。

  “嗯嗯!看到了,秦总兵忠于国事,星夜兼程,比约期快了半个多月,不容易啊!”

  邢玠收起鹏哥儿送的千里镜,交给身旁亲卫保管,自己回到官椅坐好,抚须而笑。

  “是啊是啊!”

  “不愧是宫保大人帐下名将!”

  “还是宫保大人教导有方啊!”

  周边官员不要钱、跟不要脸的彩虹屁滚滚而来。

  开玩笑,兵部尚书大人,川贵云总督军务,御赐尚方宝剑,太子太保邢玠大人在此,谁敢放肆?

  ……

  码头上一队队全副武装、盔明甲亮的战士开始下船,码头上没有预想中的嘈杂,只有一声声短促而严肃的口令声和整齐的踏步声,在濛濛细雨中金戈铮鸣。

  秦逸翻身上马,身边一众高级军官齐聚,这一次就带了五百多匹战马,基本都是作为军官和侦察兵、传令兵骑乘。

  当然,邢玠亲自相迎,给足面子,秦逸也不差事,当先带着临时充当家丁的骑兵部队,前去复命。

  川贵之地马匹相对矮小,属于山地马,耐力承受力都不错,像这次来的炮兵都没带驮马,计划直接用川马。

  相对而言,辽东的马匹也算是高头大马了,铁甲铮铮、马蹄嘚嘚,五百多匹战马列队如墙而进,形同一人,声势一下子就起来了。

  到了总督卫兵警戒线处,秦逸翻身下马,手按腰间刀柄,龙行虎步走到邢总督座前,推金山倒玉柱,行礼如仪。

  “总督大人,末将姗姗来迟,死罪死罪!”

  “不迟不迟!秦总兵来的正是时候,免礼!”

  “谢大人!”

  “兵都到齐了吗?”

  “回禀大人,甲骑五百,炮兵五百,火铳兵三千,甲兵三千共计七千余,全部到齐,请您检阅!”

  “很好!备马!”

  “遵命!”

  邢玠翻身上马的那一刻,一个谁也没想到的奇迹出现了,一阵清凉江风吹过,绵绵的细雨居然停了。

  等邢总督在秦逸护卫下,抵达码头西征军集结地时,更离谱的是居然乌云尽散,阳光普照。

  这尼玛就太扯了!

  前来观礼的文武官员,重庆城的守卫兵卒,围观的吃瓜群众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邢总督不是凡人啊!

  这新来的秦总兵杀气这么大的吗?

  邢玠要是再不懂造势,也就白瞎他读了那么多年书了,看着面前刀劈斧削般横平竖直的数千大军,心潮起伏。

  “沧啷”一声拔出腰间装饰用的佩剑,遥指西南播州方向。

  “踏平播州府、生擒杨应龙!”

  “踏平播州府、生擒杨应龙!”

  秦逸赶紧凑趣的举起右拳大吼,身后的五百骑兵也是齐声应和。

  “踏平播州府、生擒杨应龙!”

  已经登陆列队,和江上准备靠岸卸船的船队如波浪般开始齐声怒吼。

  这种激动人心的时刻,连带着朝天门周边,被拦阻在码头之外的吃瓜群众也都凑趣的大吼。

  声浪滚滚、江水涛涛、四野相和,一时间杀气直冲九霄,彰显大明天威赫赫。

  人群中杨家的眼线惊心动魄,宝批龙,这是什么地方拉来的一帮哥老倌,看起来就凶巴巴的撒,赶紧要回报“国主”。(杨应龙反叛后自称)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在众人的围观中,七千余西征军先后登岸,排着整齐的队列,唱着军歌到城外的临时军营安置。

  原本还有些不服气的土司们,都被铁甲军耀花了眼,辽东那边的边军都这么奢侈吗?小兵都穿铁甲?

  邢总督按照之前商定的需求,早就备好了营帐,粮食、驮马等物资,西征军计划休整两日,七月十三出兵。

  秦逸自然跟着邢总督去临时的总督府,定下战策,还要和留守在重庆的文武官员见个面。

  有邢总督亲自出面,四川的文武自然要给足面子,秦逸可不是客军,他是新任的四川副总兵,唯一特殊的就是带了七千兵马上任。

  只要这次漂漂亮亮的办了杨应龙,在四川这边秦逸就是最高武力的掌控者。

  这里可不是内地,侗蛮遍地,拳头大说了算,官军不给力,官员说话都不硬气。

  除非就躲在城里不出去,否则崇山峻岭的死个把人都不叫事。

  相对来说重庆这边还算好些,云、贵、广西之地更惨,没看之前石星的家眷被流放到哪里?广西柳州。

  这种事情,自然有重庆府的官员帮着介绍,一番互相见礼,到石柱宣抚使马千乘时,秦逸一把扶住,口称“姐夫!”

  一时间人人侧目,好家伙,还有这渊源,哎呀!对哦!马夫人秦良玉也姓秦啊!

  秦逸这个新上任的四川副总兵官,没有调动任何一个原来总兵辖下兵卒,唯一请调的只有石柱白杆兵。

  把这便宜姐夫马千乘乐的合不拢嘴,要知道在重庆府守御,可都是自带干粮,没有钱拿的,除非杨应龙来攻城,作战时会有补贴和奖金。

  但是秦逸调动白杆兵一起出兵,那性质就不同了,享受官军一半的薪俸,粮食补给啥的就都是大明出了。

  别小看这些福利啊,土司们打破头的抢,开玩笑呢,山区耕种一个是良田太少,一个是收成微薄,攒点粮食可不容易。

  白杆兵三千人,一天就要吃掉四五千斤的粮食,也难怪秦良玉每天要做账,既要让战士吃饱,又不能浪费,管家婆可不是好当的。

  这要是跟着一起出兵,嘿嘿!光是粮食就能省下一大仓库来,更别说还有军饷,这一来一去的可就美滋滋了。

  至于战斗?白杆兵不出征,平时都是一个个小队,进山打猎。

  “一人搏虎,二十人助之。以必毙为度,纵虎者重罚,猎其他兽亦如之,得擒则倍赏当先者······其追敌缘崖逾壁,务必擒之。”

  这样的猛男上了阵,还不都跟吃肉一样,敌人再凶还能比老虎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