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403章 秦逸出征,各方反应
  秦逸的战法很简单,没有什么这样那样的计谋和策略。

  大军齐出,不分兵,一鼓作气,一剑封喉,直扑杨家的老营“龙岩屯”(海龙囤)山城,攻其必守之地。

  (注:杨家老巢“龙岩屯”得名龙岩山,平播军攻占焚毁后,被易名曰“海龙囤”。意为“龙困于海,不能再兴云复雨”)

  秦逸才没工夫在这人生地不熟的环境里,跟杨应龙玩什么你追我躲的游戏,要就不出手,出手就直奔要害。

  所以调更熟悉地理的白杆兵,真的不只是为了拉关系。

  来之前鹏哥言之凿凿的告诉过秦逸,整个四川唯一可信任的土司,只有白杆兵,其他人不论怎么说怎么做,都要警惕三分。

  尤其是联姻的安奢两家,下一步站稳脚后,随便找个理由就办了他们。

  秦逸对鹏哥的话奉若圭臬,哥说的还能有错?

  说起来也好笑,秦逸名义上的顶头上司,四川总兵官万鏊[ào]没脸待在重庆府,主动带兵就守在合江水寨。

  万鏊非常清楚,自己这个总兵官也干到头了,实话实说也不能怪他,四川行都指挥使司辖六卫三十二千户所,按道理应该五万多兵马。

  实际上连一万兵马都没有,真正能上阵也就是各个千户的四五十个家丁。

  算起来整个四川能打的官军,也就不到两千人,还分布在整个四川东南西北中。

  怪谁呢?不吃空饷就养不了家丁,克扣了本来就不多的粮饷,下面的普通兵卒就不能战、不愿战。

  没有相当的武力,尤其在靠近各个土司辖区的官军,自保都困难,更别说去平乱了,不添乱就善那个哉了。

  万鏊是非常欢迎秦逸到来的,就是冲着他带了七千大兵过来,万总兵就感激涕零。

  有秦逸出头征战,他起码能活下来,降职也罢,调离也罢,他都认,保证没有怨言。

  如果不是秦逸带兵来,无论是谁上任,肯定都要逼着他带人去打头阵,他手里也就这几百家丁管用,去打杨应龙?别闹了。

  五年前四川巡抚王继光,派总兵刘承嗣、参将郭成分三路出兵征讨播州,结果呢?根本就不是人家对手,被揍得屁滚尿流。

  万鏊也是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接了刘承嗣总兵职务,你以为他想干啊,杨应龙是好惹的吗?

  ……

  播州杨应龙此时已经收到急报,但他真没当回事,在他眼里,官军也就刘大刀有点实力。

  周边土司也就石柱白杆兵、永宁奢家、水西安家这些人还能上桌,其他都是渣渣。

  大明御林军京营他也见识过,连样子货都算不上,杨应龙对官军打心底是非常不屑。

  他可不是孤陋寡闻之辈,这么些年杨家可不是表面上有钱的憨憨,凭金银开路,沿着商道,很多消息流水般的传递到他手里,

  不过就是从东北调来七千多人而已,里面还有六千是李朝的兵,杨应龙看到消息时都快要笑喷了,李朝哪个也叫兵?

  被倭寇撵兔子一样,打的直叫爸爸救我的李朝兵?哈哈哈哈!

  军情急报里面,杨应龙最感兴趣的是“西征军”人人披甲,龟儿子滴还都是铁甲!

  要知道杨家号称八万,实际三万多,真正披甲连一千都不到,就这还是历年积累私藏,加上之前缴获的官军甲胄。

  他的主力基本都是藤甲竹甲,全铁甲?皇帝的御林军也不过如此。

  这批铁甲要是能弄到手,哪怕能弄到一半,杨家就敢立马去打重庆府,闹就往大了闹。

  杨家军虎视眈眈,等着把这敢来摸老虎屁股的傻缺,一口吞掉,渣都不留。

  ……

  七月十三,秦逸誓师出征,又增加了近百艘征调的当地运盐船,连装补给加装白杆兵。

  浩浩荡荡的船队再次启航,三天后,抵达赤水河与长江交汇之处的江防重地“合江口”军寨。

  在合江寨,秦逸见到了万鏊万总兵,按规矩上门拜见,河口边的军寨旁,秦逸准备行礼如仪。

  谁料不像武将、更像是富家翁的万总兵,上前一把托起秦逸跪拜,手劲不像作假,秦逸也就顺坡下驴,直起身来。

  秦逸对万鏊的热情很是诧异,如果冷言冷语阴阳怪气啥的,他绝对能接受,毕竟是来抢人家饭碗。

  这笑的那叫见牙不见眼,是几个意思?

  “中渝贤弟,愚兄盼你,正如久旱望云霓啊!哈哈哈哈!”

  “岂敢岂敢,初来贵地,人地两生,今后还要请万大人多多指教啊!”

  “吓!这话说得,见外了不是?不嫌弃愚兄痴长几岁,你我兄弟相称可好?”

  “那小弟我就逾矩,道一声万兄了?”

  “哈哈哈哈,贤弟勿需客气,来来来,进寨进寨,愚兄为你接风洗尘”。

  “恭敬不如从命,叨扰叨扰!”

  这时候大船已经进不去,用来负责巡视江面运送补给,这里是重庆府到前线,此战第一个重要的中继基地。

  这一战对于万鏊也十分重要,秦逸打的好,他也能顺势报个病退,主动让位,揽个人情,他已经在重庆安家落户,今后还要指望秦总兵照应。

  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看出邢玠总督对秦逸的信赖,据说私下里都是叔侄相称,这关系可是不同凡响。

  没有实力的总兵官,本身就像个笑话,别说人家看不起,老万自己也是如坐针毡。

  万鏊未来吃肉喝粥,就看这次跟秦逸相处的如何,他怎么可能不殷勤巴结。

  ……

  秦逸带来的小型船只,专门负责沿着赤水河上行直到猿猴镇(今元厚)。

  赤水河能通航的河道到此为止,历来川盐入黔,也是到此处改为陆运,靠着人背马驼,往更远的山区进发。

  按照计划西征军将在那边建立第二个中继基地,交由秦良玉负责,好吧!秦逸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他这个姐姐可不是内地那种娇滴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贵妇。

  秦良玉字贞素,忠州(今重庆忠县)人,家庭条件相当不错,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好父亲秦葵,他对自己的三男一女一视同仁。

  让秦良玉和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一起习文练武,是的,你没看错,不但能写会算,还练了一身好武艺。

  他爹曾当众叹息:“可惜我三闺女不是男儿身,家里三兄弟没一个能比的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