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456章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苏聪会主动告诉别人这就是黄泥水吗?他脑袋又没被门挤过,傻子才会去教别人,闷声发大财不香嘛?

  徐闻的舟山塘坊从小到大,最后变成一个用工数百人,制糖季节日夜不歇两班倒。

  标准木桶装的“西洋糖”堆满仓库,再被船队运到吕宋、舟山、云飞岛。

  当地的甘蔗户,原本和当地糖行完整的“产工销”链条被断开了。

  除了一些种植大户、大地主,占大多数的普通蔗农,种植面积都不多,小得不过五六亩,大得也才十几亩。

  每亩甘蔗年产量正常能出糖三石多,而把甘蔗变成赤砂糖的糖寮,都控制在以苏先苏老爷为会首的糖业行会手中。

  按照甘蔗的收购价,蔗农一亩地的年产值差不多在六两银子左右,家里如果有个五亩蔗田,一年就能有三十两左右。

  听起来不错是吧?其实根本挣不到那么多的钱,甘蔗种植比种粮更加麻烦,从选种育种,到田间管理、施肥浇水,都极其繁琐。

  就比如这浇水,甘蔗喜水不耐涝,不然就会烂根,那就要少浇勤浇。看書喇

  在没有相应灌溉设备的古代,都是靠人力担水,人工浇灌,可不是挖个水渠放上水就完事的,全家老小都要扑在上面劳作,极其辛苦。

  粪肥那是农家宝,你一家人再使劲拉也不够田里用的,那就要从城里的粪头手里买,这也是不小的费用。

  七折八折的,再加上官府收的税,蔗农最后能到手一半就不错了,但就这也比种粮食划算。

  古代的生活链条一旦形成稳固状态,往往会延续数百年,大家也形成了惯性,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就这么过,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苏聪的制糖厂,就像一块石头投进了古井不波的死水池塘。

  其实苏聪也没搞什么加价收购的手段,糖行那边什么价,他这边也是什么价,这条规则还是不错的。

  唯一的问题是他给现钱,而糖行一般都是年底统一结账,别看就这个“小小的”区别,对蔗农来说就是极大的刺激。

  谁不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落袋为安才是正常的思维模式。

  好吧!原本的财神爷变成抢食的狗,自然会被敌视。

  要不是苏聪不限量收购,各家土糖寮的“潲水糖”,对糖行各家东主来说也算是一笔意外之财,糖行早就打上门了。

  能把这些废料卖出不错的价钱,被他们视为苏聪对自己变相的补偿,其实是他们想多了,这是运回去留着酿“狼猛酒”的原料。

  苏聪之所以不在乎这些糖行的高兴还是不高兴,本来他这边制好的糖也没在粤西这边销售,完全是内部消化,生产多少运走多少。

  就这还不够,譬如去年为了储备充足的糖,保证四五万的军队千里远征釜山,士兵们每天的食糖补充翻了两倍。

  确保他们有充足的体力连续的行军,还能随时投入战斗。

  苏聪再次大手笔收购了徐闻糖行的黑砂糖和砖糖,他这边就像个无底洞。

  能堆成山的糖被吃进去,把成堆银子搬出来,从来没听说苏掌柜钱不趁手过。

  这次为啥被攻击了呢?坏人就是苏先这个狗东西,黄泥水脱色法那是他家族的生财秘技。

  自打他爷爷辈重金购得此技术后,硬是把一家本来不起眼的土糖寮,混成如今的徐闻糖业会首。

  他偷偷安排进舟山糖坊的眼线,私下汇报的消息,惊的他如鲠在喉、如坐针毡、如芒刺背。

  自己牢牢守护的秘密,每次制作“西洋糖”都是他亲手调制,生怕泄露一丝。

  结果这个叫苏聪的混蛋,居然就这么明目张胆的当众制作。

  虽然他没有泄露黄泥水的秘密,但是有心人真的去尝试了,没准以后“西洋糖”也就会变成大路货。

  这怎么可以!

  苏会首先是安排人匿名投信,警告苏聪不要不知道好歹,强龙不压地头蛇,尽快把糖坊关闭。

  老老实实在这边收糖就是,非要搞东搞西,又不是你自家的产业,差不多就行了。

  否则定会发生不忍言之事,勿谓言之不预也,耗子尾汁!

  换了传统的商家,一定会战战兢兢、惶恐不安,生意嘛,求财而已,又是在人家地盘上,真出了事,连谁下的手都不知道。

  苏聪只是晒然一笑,把这封威胁信,和正常的工作汇报一起发往濠境。

  濠境基地的负责人,房羽裳看到后也没太在意,她这边的事情也多,人手本来就很紧张。

  为了不出意外,她派出负责打探消息的绿组特勤,前往雷州徐闻调查一下情况。

  特勤的调查报告还没回报,一艘挂着舟山商行的运输船已经送来噩耗。

  徐闻码头边上的仓库被人烧毁,只剩断壁残垣,他们下去查看时,有人射来一支响箭。

  箭上附着一封勒索信,要苏聪的东家拿两万两银子赎人,落款是双峰嶂“白鹤梁”。

  房羽裳这暴脾气,一掌拍裂了一张上好的花梨木案几。

  “死仆街!我顶你个肺啊!”

  她立马召集濠境特勤的红组,从金库提了三万两银子,亲自带队去徐闻救人。

  同时把这边突发情况写成报告,让双桅快船立即送往吕宋基地,向任至初长官汇报,申请吕宋出兵支援。

  房羽裳的死鬼老爹,当年可是泉州府赫赫有名的黑道大佬,一手铁砂掌打遍泉州江湖无敌手,所以她对黑道势力的情况很熟悉。

  房少校非常清楚苏聪这边的人员配置,能扛住十一支手铳射击,还能把人掳走,必然不会是小势力,应该是职业悍匪。

  一般小团伙连续死伤四五人就崩溃了,街头混饭吃也是求财,谁真的上去搏命,有这魄力也就不会在街头混了。

  ……

  “叮当!”

  “阿弥陀佛!谢谢施主!”

  徐闻码头的妈祖庙外,那棵百年老榕树的树荫下,缺了口的陶钵里落下一枚铜钱,年轻的和尚双手合十鞠躬感谢,一切看起来很是平常。

  穆洪是个身高体胖的年轻和尚,一身灰色百衲衣,盘膝靠在老榕树旁休息,大脚丫子上一双旧草鞋被麻绳缠了好几道,估计也是承受不住他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