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474章 本是鸿胪善书人,赵华推舟出京城
  皮岛地下靶场,在明亮的“琉璃”马灯照耀下,10米x20米的两百平空间,光线还算可以。

  “云飞贤弟,愚兄造出来了!六雷神机造出来了!哈哈哈哈!”

  “六雷神机项目”小组组长赵士祯,一只眼睛戴着海盗式黑眼罩,双手掐腰仰头狂笑,牛比的不要不要。

  半边脸笑的春光灿烂灿烂,另外半边脸不像在笑,只是抽抽而已,上面坑坑洼洼,全是愈合后的疤痕,格外瘆人。

  “常吉兄大才!大才啊!辛苦辛苦!弟兄们都辛苦了,我为你们记功!”

  “为鹏帅效死!”

  鹏哥儿眉开眼笑的把彩虹屁滚滚拍上,拍的心甘情愿!“六雷神机项目”的骨干组员们激动异常。

  今年43岁的浙江乐清人赵士祯,字常吉,号后湖,当年因为写的一笔好字,被誉为“骨腾肉飞,声施当世”被皇帝看中,都不用科考就进了鸿胪寺。

  (大明万历六年“以善书徵,授鸿胪寺主簿”)

  毕竟不是正牌进士出身,他就成了体制内的清贵之官,当然会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考进士们,视为幸进之辈。

  宦海中自然也就得不到升迁,八品衔的芝麻小官做了十年,屁股像钉在那里一样,不动如山。

  后湖先生年少时,亲身经历过嘉靖年倭寇肆虐,目睹过大明的弓弩搞笑胜过杀伤的无奈,见识过戚家军鸟铳、虎蹲炮的犀利。

  那一幕幕铭刻在他的骨子里,从此酷爱火器,在京为官时,他微薄的收入基本都投入到各种火器的研究中。

  倾家荡产有些夸张,但是三月不识肉味真的不是笑话,白菜豆腐保平安也是他无奈的自嘲。

  他的同乡何白造访时,看到他的惨样,有“散尽干金空四壁,秋风萧瑟卧文园”之叹。

  这种工科男一旦全身心投入进去,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四十多岁人了,连个媳妇都没混到,他还乐此不疲。

  也算他运气好,碰上赵华这个把他当宝的伯乐,加上姜阳在南镇抚司军械所当老大时,也对他全面开放。

  那一段时间,可是后湖先生最快乐的时光,天天有枪玩,各种匪夷所思的构想,工匠们都能想尽办法给他搞出来。

  而且吃饭的问题也解决了,在赵华的指点下,姜和尚给军械所工匠包三餐,隔三差五还弄顿肥肉补补。

  一年多下来,后湖先生还胖了一圈,赵华又帮他说了门不错的亲事,帮着他一手操办的婚礼,媳妇还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

  后湖先生对老赵这样的知己和伯乐,那是绝对死心塌地。

  喔霍!晴空霹雳!姜阳出事了,狗日的郑养性(郑贵妃亲侄儿)自己玩簧轮手铳走火,轰掉一个脚指头,反怪罪到姜和尚头上。

  虽然有赵华和刘振出手,姜阳没事,但是早就被人上眼的锦衣卫南镇抚司军械坊,易主了。

  这下后湖先生连门都进不去,玩枪?回去玩自己吧!

  痛苦到极致的后湖先生,饭也吃不香了,觉也睡不好,眼看着就萎靡下去,好像短短几个月就变成了老朽一般。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就像是盲人一样,如果没见过世界的模样,他也不会痛苦,在他的意识里,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半途致盲的,那就难受了,就像当时的后湖先生,想凭自己的力量再把脑海中的奇思妙想,变成实实在在的军械,那是做梦。

  他自己连个铳管都钻不齐整,更不要说各种材料,不同结构的配件。

  如果没有之前在军械所的爽利,也许他还是和另一个时空一样,只能用笔画图,加上自己想象的效果描述而已。

  (神器谱里的枪械只有个别具备实用性,很多都是想当然的产物,不具备普遍性和操作性,你就是画个马克沁也白费)

  赵夫人是个非常传统的女人,出嫁从夫,相公就是自己的天,眼看他宛如行尸走肉一般失魂落魄,她也是心痛如绞。

  再三劝解无效后,赵夫人抱着孩子,悄悄去找了大媒人赵华一番哭诉,请他出面想想办法。

  赵华看看这鹰熬得也差不多了,别真熬废就不美了,正好赵夫人递来梯子,自然立马就坡下驴。

  “常吉兄,我的常吉兄啊!人家姜和尚丢官卖房都没你这么痛苦,咋得了这事?只要我能帮上忙的,你说话,我安排!”

  “子荣贤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求之不得,奈何奈何!”

  赵华其实揣着明白装糊涂,还假模假样的张望了一下,赵夫人不在旁边,小声的问道:

  “看上哪家姑娘了?你开口,我安排!纳个妾而已,小事一桩,你夫人那边我来说服”。

  “瞎扯淡!你看你,为兄是那样的好色之徒吗?呸!平白污人清白!我跟你说啊……”

  后湖先生苦水一倒就是滔滔不绝,赵华听的快笑破肚皮,最后才揭了底牌。

  “有一个地方,包吃包住,俸禄是现在的十倍,各种火器随便你折腾,单独给你配一支工匠团队,你去不去?”

  “别糊弄愚兄了,哪有这种好事轮到我”。

  “真有,你去不去?”

  “去啊!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走?”

  “那你这官不做了?”

  “什么鸟官,我早就不想干了”。

  “行,那咱们就说定了,你把家里收拾收拾,我安排船,去辽东!”

  “辽东?”

  “你信不信得过我?”

  “信!”

  “那就听我安排,包你满意!”

  “好嘞!夫人,你收拾东西,我去辞官!”

  ……

  就这样,后湖先生携夫人和幼子,带着寒酸的一点家资,一大箱自己研制的火器,满怀憧憬的去了遥远的皮岛。

  东江这边早就给他准备好了独立的小院,全套的人手和器械、专门的实验室,制造工坊,和不限量的原材料供应。

  在疯狂试验了东江全部火器之后,他自己带的一箱宝贝火器,全部当废料回了炉,毫不可惜。

  这才是真正的军国利器,这才是他梦想中的犀利火器。

  然而这还没完,鹏哥儿抽空和后湖先生深谈过数次,为他推开一扇致命诱惑的大门。

  一大堆鹏哥儿辛辛苦苦、绞尽脑汁回忆的,三酸两碱实验室制备方法和配方,下一代的火器研究方向和草图,包括具体的指标。

  让后湖先生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第一个攻关的项目就是雷汞火帽。

  在明代从无到有,想制造出能投入实用化的雷酸汞有多难?

  后湖先生那半边脸毁容,左眼失明、左手缺了两根指头,就这还是他命大,他的团队死了三人,终身残疾十一人。看書溂

  这都是血淋淋的代价!

  ……

  有打油诗为证:

  本是鸿胪善书人,

  赵华推舟出京城。

  妙手天成谱神器,

  东江军工可称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