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582章 皇城御道金戈声,鹏帅阅兵震群臣
  大明万历二十七年十月十一,天色阴沉,天亮前还飘了一阵冷雨,没有结冰,温度也不超过两三度,很冷。

  天还没亮,新上任的锦衣卫指挥使刘振,就在午门前指挥打着灯笼的大汉将军们忙忙碌碌的布置。

  司礼监太监兼提督东厂魏忠贤,也带着内侍们在午门城楼上忙碌。

  这次不同以往,御座前还有一排七张官椅,中间一张偏大这是内阁首辅之座,两边六张一模一样,都铺着锦垫。

  观礼区四周用大幅黄色锦缎遮风,加上脚下特设的暖道也都开始供暖,皇帝和内阁大佬们阅兵时,不会觉得寒冷。

  这次没有什么教坊司的器乐,午门两边的侧楼,是给文武百官观礼之用,没有锦缎遮风,但也有暖道驱寒。

  京城宛平、大兴两个依郭京县的衙役,民壮分别在指定的地点吃了赵华安排的早点。

  豆汁焦圈小咸菜,吃的饱饱的,精神抖擞拎着扎枪、按着腰刀,沿着街道拉开警戒线。

  原来的宛平县的赵老爷说了,这事尽心尽力的干好,不让大家白忙,完事后到宛平县衙领银子,一人一两,班头翻倍,都头再翻倍。

  瞅瞅!赵大老爷办事多敞亮!今儿个是大明大都督,有口皆碑的大明万人敌,屠了14万倭寇的鹏将军,五万边军校阅的大场面。

  好家伙,今天京城的老少爷们算是开眼了,够吹到元宵节。

  天色渐亮,没有阳光,西北风一阵阵儿的,还飘起了小雪彩,人渐渐多了起来。

  原来的五军营,神枢营那帮废柴,也人模人样的穿上新的红胖袄,带着毡帽,挺胸凸肚,持着长短兵刃抵达长街。

  一样沿着街道一侧一条线拉开警戒线,补上衙役青壮的人数不足的空白,好家伙,光是沿街的警卫就上万人,绵延十几里。

  大场面!大场面啊!

  天色再亮,在京的文武百官纷纷抵达,骑马乘轿,骑驴都有,还有步行的寒酸小官,国子监的监生在京的也都来了不少人。

  七位人人瞩目的内阁大佬,同时抵达,互相寒暄后,新任首辅沈一贯领头,百官随后,熙熙攘攘的上了城楼。

  待众人就位,静鞭三下响,衣冠拜冕旒,这是提醒皇帝到了。

  魏忠贤前方引路,18岁的新皇泰昌帝朱常洛,头戴金丝翼善冠,大红金丝龙衮袍,迈着四方步,上了城楼。

  因为还没正式宣布废除跪礼,所以众臣肃立,等皇帝坐上御座后,三呼万岁,三拜九叩。

  “众卿平身!”

  三百六十名执金吾的人声扩音器,再次把皇帝的话传达下去,也是天威赫赫,尽显皇家威严。

  七个内阁大臣在皇帝御阶前的一排官椅坐下,几人好有些不太适应,锦垫上有开水一样,烫的屁股疼。

  别看私下里几个老头子一副大佬模样,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大明两百多年来的传统,儒家几千年的规矩,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坐得下去的。

  嘿嘿!鹏哥儿就是故意的,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习惯了背后交易的大明文臣,必须要适应堂堂正正的执政。

  两侧的文武百官面色各异,有愤愤然的、如理学派,以方从哲为代表的东林派。

  但是他们根本没有勇气站出来,指控这些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要知道邪教案可还没宣布结案。

  当时菜市口斩了的那些人,随便找一份名录来,就能把人押入大牢,跳的欢、死得快。

  更何况五万东江军就在身边,一不留神就是生死族灭。

  有羡慕嫉妒的,那是朝堂三品以上有上进心的官员,暗暗立志,彼可取而代之。

  有欣欣然的,那是越来越成气候的心学一脉,眼看阳明派就要成为大明显学,岂不快哉。

  有垂头丧气的,那是在京的勋贵和武官,他们处境最尴尬,汪鹏一跃成为武臣最高的大都督,节制中外军事,未来的日子一片昏暗。

  要知道这次加薪,说是全体官吏,其实都是文臣这一块的,武将以后到兵部领饷银,由大都督府审核发放。

  勋贵们、大明王爷们的俸禄,内阁连提都没提,这背后的含义不寒而栗。

  “通通通!”

  三声炮响(三眼铳),百十铁骑沿着御道奔驰而来,所有人装备一致,碟盔胸甲,左佩刀右挂铳。

  唯有中间一骑披着红色披风,人高马大,威风凛凛,可不正是鹏大帅。

  “鹏帅威武!”

  警戒线外的吃瓜群众欢呼声立马大了起来,大明战神啊!果然是武曲星下凡,这威风,这雄姿,满足了所有人对鹏帅的期待。

  百骑至午门城楼之下全体勒马停步,由动至静、整齐划一,这马术、这默契、无不体现训练有素,绝对的精锐。

  汪鹏昂首,朗声“请示”。

  “圣上,大学士,诸位尚书,东江军阅兵式准备完毕,请检阅我军风采!”

  “请阅我军风采!”

  李宏带着警卫连齐声高呼,声如虎啸。没有下马叩首,没有皇帝万岁,在理学派眼里,无礼之极,以军威凌君,纯属大逆不道。

  “可!”

  皇帝的开口,人声传话器再次传递。

  鹏哥微一点头,举手示意,百骑霍然调头,行至鹏帅两侧和后方,突出汪鹏单骑在前。

  “咻!啪!”

  一根红色的传讯火箭飞向高空炸响,犹如血花绽放。

  “锵锵锵锵”

  如雷的铁皮鼓声远远响起,东江军十七个团五万余兵马,正式踏上京城御道,展示无敌之师风采。

  当先是丁盛的骑兵一团,二十匹马一排,前后间隔一个马位,一百五十余列整整齐齐,后面是骑兵二团,两团之间,间隔三个马位。

  当前的是老丁真正的杀手锏,豪华到让人咂舌的重装骑兵营,人马具甲、长槊如林,是为具装甲骑。

  丁盛一马当先,面容肃穆,虎目含煞,身侧一名掌旗官,旗枪上一面赤旗迎风招展。

  旗上金色的“丁”字,清晰可见,这面大旗,威震白山黑水,杀的野猪皮魂飞魄散,狼奔鼠窜。

  紧跟在后面的是刘平,又是两个团六千余骑,一样的装备,同样的行进速度,秋风汗也是一马当先,身侧掌旗官旗枪上的赤旗,中间一个金黄色的“秋”字。

  这是大宁城、归化城的征服者,草原上威名赫赫的“秋风汗”大旗。

  ……

  有打油诗为证:

  皇城御道金戈声,

  鹏帅阅兵震群臣。

  丁盛刘平虎豹骑,

  铁蹄当先吓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