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605章 九边雄城数第一,鹏帅昂首入榆林
  榆林城因在榆溪河流域生长有大片榆树,茂密成林,榆林因此得名。

  地势东部和北部较高,中部和南部偏低,有驼山、黑山和红山环绕,普惠泉和榆溪河围城绕流。

  三山环抱,二水绕流!是为延绥地区咽喉要道,如果没有亲自看过榆林城,估计会以为这是一座普通的边关城池。

  大错特错!这是一座雄城!

  榆林城为九边重镇之首,城墙顶宽三丈,底宽五丈,高三丈六尺(约为12米)比京城城墙还高。

  (城东西长约3250米,南北长约1212米,周长8924米,城垣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

  大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驻跸榆林时,曾经当众说过:“榆林真乃小北京也!”

  为什么套虏打进关内,连榆林城碰都不碰?不是不想碰,这特么能够得着吗?

  都不需要什么高明的守城技巧,连城头这些密布的大铳小炮都不需要,站城头扔砖头,都能把来犯之敌埋了。

  这是整个延绥防线的核心城市,城内守军五千,百姓上万户,城内诸如巡抚衙门、镇守总兵府、镇守太监府等等。

  城内还有一座皇帝行宫(即凯歌楼,其时称“太乙神宫”)

  榆林城倚山临水,龙腾虎踞,气势非凡,街道上楼阁相望,衙署相连,并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黄土高坡,荒凉之地,完全不逊江南。

  ……

  天寒地冻的,对城头轮值的官兵而言,别说人影子了,鬼影子也看不到一个,这天气在没膝的雪地里行走,嘿嘿!真·好凉凉!

  东城守备李三杰,正在威宁门里烤火吃着烤番薯,负责这边城门的百户官小意侍奉,李守备也是没话找话,边吃边说:

  “嘶,呼!这玩意不错,刚收的时候生吃味如嚼蜡,没想到这放地窖里存几个月,哎,又甜又面!嘶,呼!”

  “是极是极!自打从辽东那边传过来番薯这物,不挑地,边边角角种点,收成还挺不错的”。

  “铛铛铛铛!”

  北面城楼上的警钟突兀响起,(榆林没有北门)两个军官被炭火烤红的脸色,“唰”的一白,李守备手中大半个番薯“碰”的扔进炭火里,火星四溅。

  他按着腰刀就往城楼上面跑,难不成套虏疯了,这狗龇牙的冰天雪地又跑来劫掠?

  好在警锣响了一轮就停了,应该是自己人,李守备心头一阵恼怒,玩呐?

  他骂骂咧咧的站到寒风呼啸的二层城楼上,手搭凉棚往北面眺望。

  “嘶!”

  李守备倒吸一口冷气,小腿肚子开始转筋,结结巴巴的对身边亲卫家丁下令。

  “快快啊快,通知总总总督、总兵大大大人、大都督鹏帅到了,带了,我我看看,得得得有近千兵,快去!”

  李守备最后两个字,简直就是带着哭腔咆哮而出。

  用膝盖想,也知道这回祸事了,延绥几十万人,怎么可能都一条心,噢!出了那么大事,想瞒就瞒过去了?

  如果是正常钦差到访,顶多百十骑了不得了,就这没细数都多少人了?

  居然在雪地上飞驰,如履平地,不,比跑还快,飞一样,从北面城墙警锣响起,到他眺望情况,就这点功夫,都快到他脚下的威宁门了。

  “大明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两面红底金字大旗被高高挑起,黄钺、白旄、赤旗、黑甲。

  这八百兵抵达城下后,迅速卸下脚底踩的两块长条木板,手脚麻利的和手杖绑在一起,互相配合着挂在皮制方形背包后面。

  哗啦哗啦,一支支挂在胸前的步枪被端在手中,额滴娘唉!上铳刺是几个意思?

  转眼之间榆林城威宁门外,七百多支火铳,铳刺林立,寒光烁烁。

  李守备一边下令百户官快放吊桥,快开城门,快牵几匹坐骑过来……一边跌跌撞撞往楼下跑。

  别说这大都督旗、黄钺、白旄这些能有假冒,就那七八百兵迅速转换行军和作战状态,都不是精锐家丁能玩的转的。

  肯定是传说中的神机营,把鞑子打成狗的神机营,还有人说早就荒废了,怎么可能?哪是在圣上眼皮子地下,敢偷懒?敢懈怠?当额傻呢?

  还好还好,都没挂火绳,说明人家只是做个样子。

  “呼啦啦啦,砰!”

  沉重的吊桥,被粗大的铁链固定在专用大辘轳上,此时已经缓缓放下。

  “吱吱咯咯!”

  城门大开,李守备急不可耐的冲到城外,跑过吊桥,冲着大旗下,铁青着连摆造型的金甲高个子噗通跪倒,丝毫不在意地上的积雪冰寒。

  “末将榆林守备李三杰参见大都督!”

  “免礼!”

  汪鹏两辈子也是第一次到榆林城来,确实叹为观止,九边雄城啊!

  没听李政介绍情况之前,在他脑海里,顶多比大同城大一点而已,好吧!真特么的大!

  “大都督这么冷的天,您亲自顶风冒雪巡察边关,真是吾辈武将楷模,末将对大都督敬仰之情,就如滔滔黄河绵绵不绝……”

  好吧,这李三杰也是个人才,这小词一套一套的,汪鹏似笑非笑,打断他的话头。

  “你认识个叫韦小宝的人吗?”

  “呃!玉家河那边倒是有个韦家庄,末将这就派人去查访,看看有没有叫小宝的”。

  “不用不用,本督就这么一说,前面带路,先去总督衙门,通知相关人等,到总督府接圣谕”。

  “是是是!大都督请乘马!”

  “挺机灵的嘛,叫什么名来着?”

  “大都督,末将李三杰!为您牵马提蹬!”

  “不错不错!李三杰是吧,本督记住了”。

  鹏帅轻拍了几下李守备的肩甲,额的天爷啊!李守备激动的满面红光,骨头都轻了三分。

  汪鹏、熊廷弼、李政、李宏四人接过守门官牵来的乘马,翻身而上,一看都是马术精良。

  “进城!”

  鹏帅一声令下,过了威宁门五丈长的厚实门洞后,李宏打马在前、鹏哥居中、熊侍郎在左,李佥事在右。

  身后是排成四列行军队形的警卫营全体官兵,及李政带过来的几十个锦衣卫番子。

  这时候“番子们”还没换上标准的锦衣卫制服,也没端步枪、没穿胸甲,有些人畜无害的架势。

  嘿嘿!马上就要露出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