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604章 建安堡内早餐美,飞白先生滑雪强
  一大清早,东方天际的红日刚跃出山峦,没膝的雪原染上一片金红,城头,锦衣卫同知李政踩着积雪,沿着马道爬上建安堡堡墙,哈气成雾。

  鹏帅站在城楼上,正在眺望这边的地势,晨风如刀,冰冷刺骨,鹏帅如铜浇铁铸一般,丝毫没觉得寒冷。

  “大帅,咱们距离榆林还有八十里,要在这边等刘总兵和宋总兵吗?”

  “不等,吃过早饭就出发,下午必须赶到榆林城!”

  “是!”

  “咋滴?怕我们人手不足?”

  “不是,那些废物,我带一个连去都能弄死他们,咱们一个营还不是手到擒来”。

  “那你担心什么?”

  “嘿嘿!这不是大帅您……”

  “哈哈哈哈!你当我这大明万人敌是纸糊的啊!走!吃饭去!”

  “大帅今儿早上有口福了,绥德油旋已经烤好,我过来时羊肉荞面圪坨快出锅了,那味儿香煞人啊!”。

  “是嘛!走,尝尝去!”

  ……

  人上一万无边无岸,行军作战可不是一窝蜂往前涌,光是进出一道城门就要折腾不短时间。

  边军驿道虽然质量不错,但是宽度有限,所以鹏哥的队伍,分成三个部分行军。

  他亲自领着警卫营换上滑雪板,担任前锋营,马匹都交给了中军刘平的一个骑兵团带着。

  担任后卫的是宋克元骑兵团,边走边接手驿道沿途堡寨,按照鹏帅整体部署,这边本来就是他地盘。

  三支队伍间隔一天左右,主要是积雪太厚,马匹能走速度也快不起来。

  而草原方面军滑雪训练尚未完成,并且也没做这方面准备,谁也没想到半路还出了这么一个节目。

  道路难行有利有弊,两支主力骑兵团不能和统帅同时抵达,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好处就是鹏哥突袭速度无人可及,是的,他把榆林镇文武当成敌人看待。

  “吸溜!吸溜!这荞面圪坨不错,飞白兄多吃点,咱们中午可就只能吃干粮了,没想到你这南方人滑雪技术不错啊!”

  鹏哥儿和熊廷弼坐一块,边吃边聊,在大同府集合人马确定突袭榆林城时,他自告奋勇临时接替三边总督职务,协助宋克元接管三边。

  汪鹏确认了他在北直隶基地练过滑雪技能,也就欣然同意,连带着把腰上挂着碍事的“尚方宝剑”也转给了他。

  鹏哥想办谁,要啥尚方宝剑?给熊廷弼挂腰上,也能镇镇那些不值得往京城押的低阶文官,特么的,不听话就直接剁了!

  至于接任的圣旨,嘿嘿!当时熊廷弼随手从背囊里,掏出一封盖好章的空白圣旨,抬手就写,鹏哥心里直呼:

  “这业务太熟练了,老铁666啊!”

  这样的圣旨,飞白同志在老赵同志那边,前阵子不知道写了多少,就这么尿性,比真的还真!

  “咔嚓咔嚓,鹏帅,这绥德油旋也不错,一会儿我多揣两个放怀里,中午有它就够了!滑雪还是老赵教的,当年我可没少摔的鼻青脸肿,哈哈哈哈!”

  熊廷弼字飞白,正儿八经的农家子出身,今年31岁,个头不比鹏哥矮多少,性格刚烈、脾气执拗,善骑射,能左右开弓,文武双全。

  小时候家境贫寒,生活艰难,父母没有能力继续送他读书,只好忍痛辍学。

  求学心切的熊廷弼,放牛、砍柴、挖野菜也不忘读书,放牛时,他将装书的布包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读书。

  他八九岁便能吟诗作对,名传四里八乡,大家都知道熊享堂湾出了个小神童。

  族里学堂老先生爱惜他的才气,不收他一文钱束脩,经常借书给他,还指点他学问。

  最惨的是他二十岁那年,江夏闹饥荒,全家饿得奄奄一息,多亏一对卖油皮夫妇接济全家才熬了过来。

  考上秀才是可以免税赋了,尴尬的是他家没田,都是佃种的族田。

  为了改善家庭生活,他带着兄弟家人拼命开荒,硬生生开出自家的田地,种地、苦读,竭尽全力!

  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罪都受过,如果没有鹏哥儿提前干预他的人生,这些经历带给他坚韧性格的同时,也注定了他最后的杯具。

  另一段历史上,飞白先生不善与人沟通,明明是一番好意,说出来的话能把人气死,最后落个传首九边,没人替他求情。

  这个时空,鹏哥在他连举人都不是的时候,就下了手。

  专门为他开的“知行江夏商栈”不但改善了他自家生活,也给和他交好的朋友、乡亲们带来稳定的收益。

  鹏哥儿故意安排特勤,指派他去和人谈生意,要知道他背后不仅仅是自家货物,还有好友和乡亲们全家的希望。

  捏着鼻子上阵的飞白先生,从一开始磕磕绊绊,到后来应付自如,没有什么比经商更加锻炼人口才的行当。

  也就是这些难得的实战经历,让飞白先生掌握了有效沟通,怎么把自己的意图,用合适的话语让对方欣然接受。看書溂

  别小看这一点,很多人一辈子都学不会,总是自以为是的尽说大实话。

  也正是这一点,让飞白先生中进士之后,宦海之途一路顺畅。

  他现在是正三品兵部侍郎,也是东江体系内在中枢最高的文官,其次就是从五品儋州知州徐光启。

  都是赵华赵夫子麾下干将,你以为这七人内阁制,是给现在这些官员打造的?

  嘿嘿!赵华就是未来首辅,熊廷弼、徐光启、柳维康、李秋昇、赵绪、任至初这可都是内定的内阁大佬。

  现在只是中层的骨干远远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国度,所以东江需要时间,需要让更多系统内的文职成长起来。

  这一天不会太遥远,要知道现在的中枢内阁,除了礼部尚书余继登五十六,其他可都是六十几的老头子。

  以这个时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才42岁,大明的平均寿命四十岁左右,像他们这样都算是高龄了。

  (注:还没到明末啊!可悲的是伪清降到平均寿命33岁,还特么康乾盛世,我盛他大爷的!)

  一餐高热量,味道优秀的早餐之后,近八百“雪上轻骑兵”,整理好装备依次滑出建安堡寨门,方向西南“榆林城”。

  渣渣们!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