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056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1)
  “照这样的架势来看,要不了多久啊,这朝堂上的局势,又该变得激荡起来。”刘鸿训沉吟许久,皱眉说道。

  “姑且抛开其他不提,单说燕国公在兵部所做的那些事情,说起来都是对国朝有利的良策。

  驿传改制,卫所事的整治……”

  “刘公慎言。”

  黄立极皱眉打断道:“这些话不是我们所能轻易发表意见的,当前朝中有多少大臣,都对燕国公在兵部所做之事,表达了极强的不满。

  还有本辅希望在座的诸君,不可将今日交谈之言,传扬出去,现在的朝局表面平静,然背地里却暗潮汹涌。

  我等都是大明的臣子,都不希望看到大明再出现什么波动,做好自己当前的差事,这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后东林党时代,后阉党时代下,大明的政坛格局,已然不再是一党独大的局面,反呈现‘群雄并起’的态势,各方势力群体都有所牵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

  对黄立极、刘鸿训他们来说,其相对来说是较为开明的,且并不醉心于权谋算计,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做些事情。

  因此在重创进犯大明的建奴之后,对赵志伟推动北直隶、辽东两地卫所整治,并叫后军都督府全权负责此事,并没有太大的抗拒。看書溂

  明明对于兵部来说,在负责大明全国的兵事之中,对大明治下卫所事掌控并不到位,与其看着各地卫所,在这里持续摆烂崩溃下来,那为什么不能叫五军都督府全权负责呢?

  只要兵部能掌握着主要权柄,即便分出去一部分权柄,能叫卫所事能有所改变,对大明社稷有利,这有什么好争斗的呢?

  “元辅,刚才老夫说的话,难道过了吗?”走在这黄府宅邸中,刘鸿训眉头微蹙,在其他人都走了后,其说道。

  “可是老夫说的那些东西,明明就是真的啊,虽说兵部的权职,分给了五军都督府一部分。

  但是您也能感受到,从燕国公推动此事后,北直隶、辽东两地,向朝廷索要的军饷减少了。

  且主抓此事的后军都督府,里面真正掌权的人,绝大多数并非是勋戚,而是先前随驾出战的健儿啊……”

  “刘公,你难道还没有看清楚,当前的朝堂格局也在变吗?”

  黄立极皱眉说道:“姑且不提崔呈秀这些人,咱们就说在这段时间之内,燕国公一系的人,所升迁的地方,多集中在兵部、后军都督府之中,就连熊廷弼都旗帜分明的,要做好兵部既定之事。

  但你身为内阁的大臣,不能只把目光集中在兵部、后军都督府这边,在朝中其他衙署之中,又新进了哪些官员,你了解过吗?”

  “嗯?”

  刘鸿训露出狐疑的神情,他不明白黄立极讲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看来刘公你是真的没注意到。”黄立极轻叹一声道:“本辅跟你讲一些人名吧,杨鹤、洪承畴、周延儒、温体仁……”

  随着一个个人名,从黄立极的口中讲出,并肩前行的刘鸿训,双眼微眯起来,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不可否认的一点,这燕国公的才能,的确是很强的存在。”

  黄立极轻呼道:“在国朝遇到多少困境,满朝文武都束手无策之际,都是燕国公主动站出来,帮助陛下分忧,帮助朝廷解决麻烦。

  辽东那边的局势,山陕两地的灾情,还有在此期间,跟建奴狼狈为奸的那帮家贼硕鼠,都一一被燕国公除掉了。

  但是有一点我们也要注意到,那便是燕国公特殊的身份,还有其超强的影响力。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天子对燕国公的信任,已到不可思议的程度,不管燕国公提出什么良策,天子都态度鲜明的支持。

  甚至为避免一些麻烦和被人算计,还给燕国公赐婚了,将乐安公主嫁了过去……”

  神情复杂的刘鸿训,当听完黄立极所讲的这些后,算是明白其想表达的意思了,说到底还是权力之争。

  刘鸿训停下脚步,正色道:“元辅,你想说的真实意图,是不是想要阐述一点,朝中的官位就那么多,都是有数的。看書喇

  现在燕国公这般独受天子信任,那也会导致他麾下的人,必然会有着不错的仕途,所以当前朝局表面平和,可实际上却有很多人,在背地里算计着燕国公?”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下攘攘皆因利往。

  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一旦牵扯到核心利益,那必然是会产生权力纠纷的,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本辅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黄立极微微点头道:“所以当前不管出现什么事情,我们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差事即可。

  不管是卢象升被任命为北直隶巡抚也好,或者朝中出现其他风波也罢,只要不影响到内阁做事,我们都不能随意插手,或者发表什么意见。

  或许说者无意,但若出现听者有意的事情,就会给我们引来麻烦,到时还如何为大明社稷分忧?”

  “老夫明白了。”

  刘鸿训郑重的点头道:“只怕这次陛下做此决断,也是看到了什么,所以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出手。”

  这些年在天启皇帝的治理下,朝中不少大臣,都算瞧见了天子的高明手段,先是东林党,后是阉党,只要是有悖于他的治国理念,不管是多么强大的存在,都难逃衰亡的命运。

  就对黄立极来说,若非是偶然的机会,他知道了杨鹤、洪承畴、周延儒这些人,跟内阁,跟各部的大臣,都有着相应的联系,那他也不会变得这般谨慎。

  黄立极的想法很简单,他就是想给大明多做些事情,不叫大明治下出现什么动荡,在他赴任内阁首辅期间,能积攒相应的名望就行了。

  对于朝中那些明争暗斗的东西,其心里根本就不感兴趣,只要不影响到他在内阁做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