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72章 宗藩,大明硕鼠(1)
  阴云密布,北风呼啸,昔日繁华的西安城,此时显得有些萧瑟,整座城池就像是置身黑暗之下。

  “轰隆隆……”

  魏忠贤负手而立,抬头看着黑云下骤现的电闪,眉头微蹙起来,此刻他的心情,就跟这黑云压境般沉闷。

  “沙沙……”

  急促的脚步声响起,魏忠贤转过身去,就见到周遇吉神情严肃,挎刀朝自己快步走来。

  “魏督公,您最好能给末将一个合理的解释。”

  周遇吉眉头微皱,盯着魏忠贤说道:“被看押的朱存机、朱存极二人,为什么会突然染病暴毙。

  除了我龙骑军的健儿,能接触到他们的,就只有你们东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二人身上藏着众多的……”

  “周副将,这二人都是咱家下令毒杀的。”

  魏忠贤神情淡漠,沙哑的说道:“你先不用这般激动,咱家知道他二人的身上,其实还藏有不少的秘密。

  但当前所知道的这些,已经够多了。

  咱家也不怕周副将在皇爷面前告状,秦藩和晋藩两系之中,咱家谴派东厂心腹,将那些重要嫌犯都毒杀了。”

  “为什么!”

  周遇吉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喝道:“魏督公,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些人背后牵扯到谁,还没有全部查明。

  先前呈递到京城的奏疏,那只是我们查明的一部分,若陛下知晓此事的话,那定然会……”

  “再查下去的话,我大明皇室的脸,还要不要。”

  魏忠贤神情冷然,盯着周遇吉道:“周副将,你是统兵打仗的悍将,不懂这背后代表着什么。

  除了被控制起来的秦王和晋王外,我们无权干涉之外,其他那帮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他们都不能活。

  身为大明宗藩的一员,私底下干的那些事情,却都是挖大明根基的恶事,他们该死!

  纵使想继续调查下去,也绝不能是现在了,不然事情闹大了,除叫我大明皇室丢颜面之外,必会叫我大明治下再生乱子。

  别忘了,当前朝局是什么样的,还有你身上所肩负的其他任务,大明要的是安定,而不是进一步的动荡。

  等局势稳定下来后,就此前咱们审查出的那些线索,移交到锦衣卫那边继续深挖,咱家相信锦衣卫能更妥善的办好此事。”

  周遇吉沉默了。

  魏忠贤的这番话讲出,叫他的心情变得很是复杂,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些大明的龙子龙孙,为什么会做出这些事情。

  明明他们的身份地位尊贵,但为何却一个个这般贪婪。

  “周副将,是不是心里想不明白,为何这帮家伙会这样做?”

  魏忠贤缓步走上前,面露轻笑道:“其实没什么值得多想的,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利字当头罢了。

  身为大明宗藩的一员,他们的心里,就没有把大明装进去,却只想得到特权,得到享受,并以此维持自己奢靡的生活。”

  周遇吉瞪大眼睛,激动的伸手道:“那他们就敢暗地里伙同边镇将领,跟草原各部勾勾搭搭?

  甚至敢违背我大明法纪,各地藩王间暗中串联?

  这次要不是陛下和燕国公,在内廷、京畿那边,揪出了相应的苗头,只怕我大明在山陕两地,将再无任何统治可言了。

  这帮该死的家伙,的确该死,但也不是现在就能……”

  “周副将,你失态了。”

  魏忠贤皱眉道:“咱家刚才讲的已经很明白了,当前所处这样特殊的局势,不适合继续深挖下去。

  若是真想将这些家贼硕鼠,一个不剩的都挖出来,那必须等九边重镇,全部被朝廷真正掌握起来才行。

  没有这一根本支撑的话,真要是我们不顾一切的深查下去,一旦逼得某些人造反了,那对山陕两地的冲击和危害,就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大明分封各地的宗藩,本该是巩固江山社稷的屏障,太祖高皇帝当初就是这样想的,自家的江山社稷,就该自家人多分忧些。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各地分封的宗藩分支,不断地开枝散叶,除了子嗣不断增多之外,还滋生出众多的问题。

  虽说这些亲王、郡王等等,没有治理地方的权力,但超然的身份地位,外加他们累世积攒的家财,使得他们在各地就是土皇帝般的存在。

  这次查抄秦藩、晋藩,随着审查的深度增加,魏忠贤怕了,他不敢在这特殊的环境下,继续深挖下去了。

  若是稍有不慎的话,不但大明皇帝脸面受损,甚至还会导致北疆大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他呈递奏疏数日后,内心经激烈斗争后,才做出这样的决断。

  但仅仅是他所呈递京城的奏疏,那同样是惊世骇俗的,依着他对天启皇帝的了解,若是皇爷见到了,那定然是暴怒的。

  事实上,魏忠贤很是了解天启皇帝。

  “可恶!该死!该杀!!”

  乾清宫的东暖阁,天启皇帝愤怒到极致的怒吼,传递到殿外,这叫在外站着的王体乾等人,包括一众宦官、大汉将军,个个都小心的低头站着。

  “这他娘的哪里是我大明的宗藩啊,这分明就是我大明的硕鼠啊!”天启皇帝情绪激动,拿着手里的奏疏,走到赵志伟跟前,难掩愤怒的说道。

  “赵卿,你来看看这帮该死的家伙,这些年来,都他娘的干了什么事情,朕算是真的开眼了。

  他们就像是披着人皮的畜生,平日里所干的那些事情,简直是罄竹难书,难怪朕御极的那些年,在这山陕两地边疆之地,会频遭蒙古的侵袭啊。”

  接过天子所递奏疏,赵志伟神情凝重的翻看着,秦藩一脉的,晋藩一脉的,所审查出的结果,被抓的那些亲王子嗣、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都干了些什么事情,上面都详细写了。

  不过对这样的事情,赵志伟的心里一点都不意外,毕竟大明的宗藩势力,长久传承下来之后,就是会形成这样严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