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73章 宗藩,大明硕鼠(2)
  “陛下…其实您没必要这般动怒。”

  赵志伟合上奏疏,上前宽慰道:“宗藩的问题,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没有被深挖出来罢了。

  在大明各地的宗藩分支,虽有承袭、递减的制度,但是这代代繁衍下来,规模也是不小的。

  他们拥有的特殊身份,除了那些承袭亲王爵的藩王外,递减的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靠着累世积攒的家财,依旧能在暗地里做不少事情。

  想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不叫大明再出现类似的事情,除了全面夺爵外,就只剩下移藩海外这条路了。”

  其实就历朝历代而言,如何妥善安置宗亲,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制度,不管是留在京城,还是分封地方,都是有利有弊的。

  “要不是考虑到大明各地宗藩的情况,朕真想将秦晋二王都给宰了!”

  天启皇帝神情冷然,强压心头怒火道:“就他们干的那些事情,真真是不配做我皇明的藩王,还有那帮被抓的家贼更为可恶。”

  虽说在此之前,天启皇帝的心里就已料想到,魏忠贤他们前去查抄秦晋二藩,定然会查出不少事情来。

  但天启皇帝依旧是低估了,那帮该死的宗藩分支子弟,究竟会干出怎样的神情,简直就是一帮披着人皮的畜生。

  “陛下,这秦晋二藩的事情,不能再继续查下去了。”

  赵志伟眉头微皱,看向难掩怒意的天子说道:“当前朝中这样的局面,且山陕那边牵扯到的层面众多。

  若是继续深挖下去的话,不但会影响到朝中局势,还会引发新的动荡,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等到局势明朗起来,九边重镇被委派的将领,统率三大营精锐接管,山陕等地组建起新军后,再派锦衣卫继续深查下去。”

  现阶段对于大明来说,虽不惧怕地方叛乱,也有能力镇压叛乱,但若能尽量避免动荡,维持大明北疆各地的安定,这才是最佳的选择。

  毕竟早一日重整北疆军制格局,叫新军镇守在大明北疆各地,那后续推动工业新政,推动各类税改,就能多一分的浑厚根底。看書喇

  “这些事情,只怕魏伴伴都提前做了。”

  天启皇帝沉吟片刻,轻叹道:“或许魏伴伴的眼界,没有赵卿看得深远,但在维护朕的威仪,维护皇室颜面上,魏伴伴都不会再查下去了。

  甚至那些该死的家伙,全都患病暴毙而亡了,这件事情就先这样吧,等北疆局势明朗以后,再移交锦衣卫查办吧。”

  魏忠贤了解天启皇帝。

  那天启皇帝又何尝不一样呢?

  若非是这样的话,当初面对复杂的朝局,对咄咄逼人的东林党,天启皇帝怎会给予魏忠贤那样的特权?

  赵志伟放下手里的奏疏,没有再过多提及此事,以刺激天启皇帝,毕竟涉及到大明宗藩之事,身上流淌着一样的血,却背着天启皇帝干这样的勾当,这是赤果果的背叛啊。

  “赵卿,你先前所说的移藩之事,朕觉得时间太长了。”

  天启皇帝叉腰而立,神情冷然道:“朕要缩短这个时间,五年,就以此作为范畴,朕要将各地宗藩分支,凡承袭亲王爵、郡王爵的人,全部都移藩到大明之外,并且他们累世的家财,还不能带离大明。

  这件事情你是怎样想的?

  一想到秦晋二藩分支的子弟,所干的那些事情,朕就难压心头怒意,身为皇明宗藩,但做的那些事情,却……”

  或许太祖高皇帝时期的宗藩,多数都是好的吧,为稳定大明社稷,付出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各地的宗藩,就渐渐变了味道,有怀揣野心的,有一心敛财享乐的,真正愿意帮助朝廷的少之又少。

  “陛下,若是真打算这样做,那就要两手准备了。”

  赵志伟想了想,讲出自己的想法:“以五年为期限,一方面叫锦衣卫展开秘密调查,掌握这些宗藩违法乱纪的事情。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海上力量,唯有大明海军,真正变得强盛起来,在大明海疆之外,打下一片片疆域。

  那在初期的开发过程中,可交替将那些大明宗藩,一个个全都移藩出去,替大明御守海外之地。

  他们累世积攒的家财,可兑换成大明的制式军备,叫他们用实际行动来赎罪,这样能帮助大明解决诸多问题。”

  统御这个庞大国都,简单杀戮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天下的乌鸦一样黑,在秦晋二藩闹出的丑闻,那在其他宗藩身上,只怕也会闹出。

  若只是单纯的杀了,终究是弊大于利的,但叫这帮宗藩都搞到大明之外,叫他们顶着大明的大旗,那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

  工业新政若想持续发展,并带动大明跨入工业时代,那终究是需要大批倾销地的,而这些移藩的宗藩,所控制的那些地方,便是非常完美的倾销地。

  “照赵卿的话来看,若是执行这一策略,只怕需要耗费不少银子吧?”

  天启皇帝双眼微眯道:“不过那帮宗藩累世积攒的家财,只怕只多不少,如此朕便提前从内帑支出来,把这个买卖做起来再说。”

  赵志伟所提的这一构想,必然是要耗费大量银子,甚至是以千万两来计的,毕竟想发展壮大海上力量,就是不断烧钱的过程。

  但如果能在大航海时代下强势崛起,让发展起来的大明海军,逐步占领那些富庶的海外之地,所换取的获益会更大。

  “有秦晋二藩所抄的那些家财,就能满足前期的部署需求。”

  赵志伟面露微笑道:“其实陛下将其看做是一个买卖,是很贴切的比喻,并且能带来诸多好处。

  一来解决大明宗藩弊政,二来大明将拥有强大的海军,三来得到不少富庶的海外疆域,四来带动大明治下的发展,五来掀起大明对外贸易的热潮……

  真要是谋划得当的话,大明再度中兴的时间,也将会大大缩短,这买卖要不做,天理难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