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99章 移藩(2)
  “皇爷…内阁、礼部、宗正府等有司阁臣、部堂、大臣皆至。”魏忠贤微微欠身,对坐在龙椅上,闭目养神的天启皇帝说道。

  “知道了。”

  天启皇帝揉着太阳穴,淡然道:“魏伴伴,先晾他们一炷香,然后告诉他们,此来乾清宫的事情。

  别的,朕不想听。”

  “喏!”

  魏忠贤忙拱手应道。

  作为天启皇帝宠信的近臣,纵使是退出了外朝,然魏忠贤在内廷的地位,丝毫都没受到影响和威胁。

  一方面是天启皇帝念旧,一方面是魏忠贤会做人。

  别看魏忠贤在外朝的权势小了,但在大明政坛中,那也是没人敢小觑的,毕竟常伴在天子身边,真要上个眼药,那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看着疲惫的天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休息,魏忠贤的心里很是心疼,想想这段时间,自家皇爷所经历的种种,魏忠贤就觉得很不是滋味。

  倘若没有辽东王在旁辅佐,帮自家皇爷多多分忧,就大明所暴露出的众多问题,根本就压不下来。

  魏忠贤轻叹一声,小心的从东暖阁走了出来,聚在外面的一众大臣,不少都围了上来,他们心里都很想知道,这次天子召见他们,到底是为了何事。

  像崔呈秀这些昔日的阉党成员,虽说现在不跟在魏忠贤麾下了,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还是叫他们对魏忠贤颇为恭敬。

  “黄元辅,咱家有几句话,要交代给你们。”

  没理会崔呈秀他们,魏忠贤神情淡然,看向黄立极说道:“此次皇爷召见,是为移藩之事。

  内阁也好,礼部和宗正府也罢,你们只准以此事进谏,至于别的,咱家奉劝诸位一声,不要提。

  最近皇爷的脾气不好,若是惹怒的皇爷,后果是什么,那便各自承担吧。”

  “……”

  黄立极、崔呈秀、刘鸿训、张维贤等一众大臣、勋戚,骤然听闻魏忠贤所讲,皆流露出震惊的神情。

  虽说宗正府是管理大明宗藩的机构,但是这实际的管理权限,却掌握在礼部手里,像宗正府的一些要职,一般皆由大明勋戚兼领。

  毕竟大明特殊的分封制度,历代天子的子嗣,除以正国本的太子外,余者都要就藩到各处的。看書喇

  纵使在这过程中,也有绝嗣除爵的宗藩分支,但是大明承平这么多年,治下就藩的宗藩规模,依旧是极为庞大的存在。

  从亲王爵、郡王爵,再到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等,这么多的宗藩子弟,像依附在大明身上的蛀虫,吸吮着大明的元气。

  或许在这些宗藩子弟里,的确有一些能堪重用的,但绝大多数却都是不堪重用的,再加上大明特殊的政治环境,才导致宗藩问题一直被堆放在旁处,却不断放着大明的血。

  “臣等拜见陛下!”

  在魏忠贤把控好时辰后,黄立极、刘鸿训等一众大臣,恭敬的走进东暖阁内,对天启皇帝拱手作揖道。

  “都免礼吧。”

  天启皇帝伸手道:“今日召诸卿过来,想来你们也都清楚了,朕就直说了,秦晋二藩将从山陕两地,移藩到济州岛治下,替我大明御守要地。

  礼部和宗正府,具体负责移藩期间的典礼,该什么样的标准,就什么样的标准,要叫秦晋二藩的人,知道他们是为国朝分忧。”

  对天启皇帝来说,推动移藩这件事情,是大明的政治事件,想摆在明面上的东西,需要专业的机构来负责。

  礼部、宗正府就是最合适的机构,拿着大明的俸禄,吃着大明的皇粮,想什么事情都不去干,那肯定是不行的。

  “陛下,有关移藩之事,是只局限于秦晋二藩吗?”刘鸿训走上前,拱手作揖道:“日后还会继续推动此事吗?”

  其实对移藩这种事情,大明文官的态度,反倒跟赵志伟是出奇的一致,毕竟供养那么多的宗藩,国朝每年耗费的钱粮,都是很庞大的一笔数字。

  若是能省下来这笔开支,那对内阁、都察院、六部等一众衙署来讲,都是非常乐意见到的。

  “这个嘛,朕还没有想好,再等等看吧。”

  天启皇帝故作深思的说道:“你们先把这次移藩之事做好再说,内阁这边,要跟礼部、宗正府,切实督办好此事。

  选一个良辰吉日,主持好相应的典礼,具体需要多少银子,与司礼监对接,经内帑调拨就是了。”

  黄立极、刘鸿训他们,还有礼部的官员,听闻天启皇帝所讲,那一个个都暗松口气,毕竟这花费要叫国库掏,那他们还是很心疼的。

  ‘想干涉移藩大事,肯定是不行的。’看着刘鸿训他们,坐在龙椅上的天启皇帝,心里暗暗道:‘真叫外朝主抓此事,还不知会捅出多少幺蛾子,朕可不希望移藩这等大事,被某些文官搞坏。’

  对天启皇帝来说,像移藩这等大事,除了他主抓之外,也就赵志伟能进行干涉,其他人,天启皇帝是不相信的。

  “魏伴伴,主持典礼一事,你也要多操操心。”

  在黄立极他们离开后,天启皇帝伸手道:“把花费的银子,控制到十万两,多一两都不准花。

  以后就以这个标准来办。

  一帮大明的蛀虫,累世吸吮着国朝的元气,还想叫朕多花一两银子,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老奴领旨!”

  对天启皇帝这样的态度,魏忠贤心里是理解的,毕竟先前去山陕两地,处理秦晋二藩之事,魏忠贤见到了太多不好的东西。

  名义上来说,那些宗藩都是皇明子弟,但干的那些事情,都是怎么损害皇明,他们玩了命的做。

  像先前被铲除掉的八大贼,为何能以小小的商贾身份,垄断关内外走私贸易,那背后就牵扯到很多。

  正如天启皇帝先前所说的那样,若非是顾及到皇明的脸面,就这样一帮蛀虫般的存在,早就一个个全给干掉了。

  现在将他们迁移出大明,也算物尽其用了,叫他们去盘剥大明之外的地盘吧,大不了养肥了,再重新进行移藩就是了。

  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不满和不甘,都是显得那般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