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200章 生机勃勃的大明(1)
  被迷雾所笼罩的大明,再被驱散些许迷雾,光明便照耀进来了,这对大明上下来说,绝对是好的现象。

  “赵卿,你们枢密院这边,有关移藩的善后事宜,是否筹建起相应的机构?”

  天启皇帝放下奏疏,看向赵志伟说道:“这主持移藩庆典的差事,已由内阁牵头,礼部和宗正府等有司负责。

  说来这是大明的首次移藩,相应的差事必须明确,不然日后组织第二批、第三批等移藩之事,会出乱子的。”

  “此事已交枢密院总务厅,来具体操办。”

  赵志伟微微一笑道:“涉及到移藩的各项事宜,定会叫各期的宗藩满意,绝不会出现任何纰漏。”

  按天启皇帝的构想,关于移藩这件事情,总方针即先北后南,各期要明确的移藩名额,以锦衣卫所探情况来定。

  通过政治手段的形式,解决大明现存的一大毒瘤。

  届时查抄事宜归锦衣卫专管,震慑宗藩归各地新军专管,移藩庆典由内阁他们负责,而具体家财兑换由枢密院负责。

  若是哪个宗藩势力,有不开眼的,敢公然跟朝廷叫板的,那便出动三大营和龙骑军,强势镇压!

  “赵卿,不知你发现没有。”

  天启皇帝的心情极佳,拿起几封奏疏,起身朝赵志伟走来,笑道:“自枢密院创设以来,最近这段时间,国朝可谓是好事频生啊。

  你来看看吧,这些呈递的奏疏,都是实干派传来的好消息,尤其是辽东那边最多,看起来叫人倍感兴奋。”

  “能叫陛下这般,那事情都不会小啊。”

  赵志伟接过奏疏,便打趣道:“那臣可要好好看看,究竟有哪些好事情,能叫陛下如此高兴。”

  其实赵志伟还没看奏疏,便知是那些事情了,定是先前所开设的那些摊子,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先前为了这些开设的摊子,所砸进去的银子,还有提供的各项支持,那都是力度最大的,逮着天启皇帝的内帑狠薅的那种。

  “孙伯雅所领的顺天府衙,主持的京城改造部署,全面竣工了?”赵志伟拿起一封奏疏,略带惊喜的说道。

  “这对国朝来说,的确是一大喜事啊,先前忙于各项事宜,虽待在京城,却没有注意到这些。”

  “赵卿,岂止是一大喜事啊,简直就是惊喜连连啊。”

  天启皇帝眉飞色舞道:“据孙伯雅所呈奏疏,这新京城改造竣工后,不但彻底改善了京城的环境和秩序,更是取得了诸多成果。

  其一,京城内外各坊的一切生产场所,皆迁移出京城,定址到西山园区,日后类似火药爆炸之事,断不会再发生。

  其二,顺天府衙经此改造一事,就得银朝两千一百余万两,且所控的各类房产,若全部售卖出去,还能得银超两千多万两银子。

  其三,经顺天府衙登记造册,现阶段京城内外各坊治下,定居百姓的规模,已突破百万众,赵卿,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定居。

  其四,围绕京城的经济圈,已被顺天府衙明确下来,要修筑的道路交通网,也将加快建设力度。

  其五,崇文门税关这边,于今年所征的各类税收,突破了两百万两银子,达两百八十七万两银子,且按孙伯雅所讲,未来三年内,该处税收能破五百万两银子……”

  小农经济下的大明,跟朝工业经济下迈进的大明,那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量级,有诸多的改变,必然会带来诸多的获益。

  单单是现阶段改造好的京城,所产生的各类附加值,都能赶超上几个富庶的府,这种极具冲击的对比,怎能叫天启皇帝的心情不好。

  “赵卿,这就是你先前讲的实业兴邦吧?”

  讲了很多的天启皇帝,难掩兴奋的说道:“我现在算是彻底明白,当初你在私底下绞尽脑汁,骗取内帑银子,也要把银子都花出去,到底是为了什么了。”看書喇

  “咳咳~”

  赵志伟轻咳两声,苦笑着对天启皇帝说道:“陛下,什么叫绞尽脑汁,骗取内帑的银子啊!

  当初这些划拨的银子,都是你愿意掏出来的,合着现在取得了成果,就全靠我一人骗来的啊。”

  “哈哈……”

  瞧着表达不满的赵志伟,站着的天启皇帝抚掌大笑起来,这银子花出去的好处,现在他算是都明白了。

  “好啦,不说这些了。”

  天启皇帝笑着摆手道:“赵卿,你再看看铁路局呈递的奏疏,朕还真没有想到,这通遵一线竟提前竣工了。

  甚至后续规划的遵化至山海关路段,所铺设的铁轨直道,都已完成多半,按照这样的架势来看,最多两年时间,以通州为起点的铁轨直道,就能跟辽东境内的顺利并轨了。”

  “这可是很好的消息啊。”

  赵志伟拿起铁路局的奏疏,便翻看起来:“虽说当前蒸汽机还没有研制定型,但前期的运行体系,也可以迈向实操阶段了。

  等到蒸汽机真正定型量产,大明就能更换驱动方式,以全新的面貌,叫世人知晓这一震撼之事啊!”

  一直以来,有关铁轨直道、马拉火车之事,就存在着众多的分歧和质疑,纵使有股票所的存在,这种质疑声音都没消减。

  但凭借着火热的市场,加之股票所的规模不断增强,这使得在股票所挂牌的铁路局股价,一直都呈递增趋势的。

  “没错!”

  天启皇帝点头道:“铁轨直道的铺设,绝不能停滞下来,现阶段所开启的各项工程,都必须稳步向前迈进。

  等顺天府衙这边,将交割到内帑的那部分银子,移送到内帑后,我会叫乐安继续增持铁路局的股票。

  现在铁路局的营生,已牵扯到诸多的产业,若铁路局出现任何情况和危机,必然会影响到其他产业,这对国朝来说,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随着铁路局开设的工程增多,这大明治下筹建的冶炼工厂、锻造工厂等,都在不断地增多之中,一个捆绑性质的产业集群,正在大明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