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2章 打破樊笼(2)
  “其实这也给国朝提供了一个思路。”

  赵志伟走到地舆图前,伸手说道:“就目前的态势来看,北疆各地推动工业新政,已是大势所趋。

  这不是谁所能阻止的。

  凭借先前在北直隶、辽东所积攒的底蕴,国朝能在最短的时间,在北疆各地部署种种的发展需求。

  这也必将拉拢对外贸易的出口倾销、进口需求,不然整个北疆各地的发展,必然会形成相应的问题。”

  来到地舆图前的天启皇帝,听着赵志伟所讲的这些,眉头微蹙起来,脸上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的确。

  整个大明北疆各地,真要想一起谋求发展,那对于各项的需求,必将会是成倍的增加。

  若是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所带来的问题是一环扣一环的,这也会给大明带来新的问题和隐患。

  赵志伟继续说道:“与此同时,在国朝明确推动的工业新政,没有真正在北疆各地治下扎根,并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

  国朝也必须约束自身,不能动用太多资源,叫尚处在组建起的海军力量,去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扩张。

  针对这一情况,国朝必须结合海军既定的谋划发展,利用济州岛、琉球群岛这两处海上战略要地,将治下那帮罪大恶极、穷凶极恶、目无法纪的家伙,分批移送到半岛、倭岛等地。

  甚至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借助民间海商力量,看押所定群体,秘密移送到南洋之地,作为国朝的先驱力量,积极开拓各处的局面。”

  没有需求,那就创造需求!

  没有价值,那就创造价值!

  在大明自身问题没有解决前,尚未全面开启对外扩张的部署前,先叫这些恶人,投放到存在巨大价值的地域,积极展开他们想做的一切。

  如此在这些先驱群体之中,有混的风生水起的,想保住自己打拼的一切,就必须跟大明海商合作。

  一旦这种利益牵扯明确下来,那大明之外的疆域,就将会有数不尽的财富、各类原材料、香料等等,将通过出海往来贸易的海商群体,源源不断的汇聚到大明治下,且还必然是北疆各地。

  有需求的地方,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想在大航海时代下,真正混的风生水起。

  就绝不能单一动用某类力量,像废物利用的那帮穷凶极恶的家伙,依律处死,还不如赶到大明之外,去做些事情,这价值无疑更高些。

  像西洋的各方势力,能深入到万里之外的地域,将他们的文化、军事、经济等,扎根在南洋之地,不就是有那帮不怕死的海盗在前开拓吗?看書溂

  “原来如此,竟还能这样做啊。”

  天启皇帝想通这些逻辑后,双眸微张道:“难怪在此之前,赵卿要以枢密院的名义,命各地参与剿灭、镇压匪情的新军。

  以俘虏匪寇、山贼等为主,而不是简单的就地格杀。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啊。

  叫他们充当第一批先驱者,身处异地他乡,若真想活命的话,必然要跟我大明海商,达成相应的合作意愿。

  尤其是国朝淘汰掉的各类军备,销毁重铸的代价很大,若能指定相应资质的海商,帮助国朝去进行倾销,那亦能大赚一笔啊。

  就依着赵卿的想法来办,大不了他们真的起势了,国朝要对外扩张了,让壮大的海军力量镇压即可。”

  说这些想法的时候,天启皇帝心里想到很多,像辽东的川海商会,像筹建的海贸协会、海船协会等,那都能有效的投身其中。

  国朝甚至无需耗费太多精力,只需管控好北疆各地沿海地带,所开设起的港口和海关,就能赚取大笔的银子。

  至于说在海外的群体变强了怎么办。

  那并不在天启皇帝的考虑范围内。

  现在他们就算再强,也威胁不到大明本土,而等到海军真正壮大,国朝真正强盛,他们的强大,在天启皇帝的眼里,不过是螳臂挡车罢了。

  “陛下英明!”

  赵志伟笑着说道:“若是保持这样的势头,只要五年时间,国朝必将借助工业新政,借助蒸汽机,迎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

  而在这五年期限内,伴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打破,国朝还能解决建奴之患,并顺势解决南方诸省的问题。”

  想要工业持续的发展,并保持一定增速,就必然需要积极对外产生联系,叫国朝内的各方势力,各个阶层,都能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对现阶段的大明而言,北疆各地已做好相应准备,只要高层能制定好相应政策,那就会蓄势待发的前行。

  “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等各地剿总传来好消息。”

  天启皇帝叉腰而立,斗志高昂道:“与此同时,把当下的一些问题解决好,意识形态领域的争斗,可以交给启明学院主抓了。

  享受特权的风向标被拔除掉了,折腾事情的那帮守旧派也被抓了。

  国朝这边的事情,有我们把控着即可。

  至于剩下的事情,他们要是还办不好的话,那就去跟着劳动改造吧。”

  “陛下,你这是对新学的那帮精英子弟,抱有极高的期许啊。”

  赵志伟听闻此言,笑着说道:“不过叫他们提前感受压力,这是好事情,毕竟他们不可能永远躲在羽翼下。

  雄鹰想要翱翔,必然要经历一番磨练。

  若真想叫新学在大明发展起来,助力工业新政,这有些事情,就必须他们自己去做,去接触,去摔打才行。”

  为了谋成工业新政,赵志伟和天启皇帝,在这些年做了太多事情,当前到了阶段性胜利前夕,他们心里希望倾注心血培养的队伍,能扛起一些担子。

  所有人都在朝一个目标前行,一直在默默的付出着,眼看着到收获的时候,不管是天启皇帝,还是赵志伟,都绝不希望有任何人,在这个关键时期掉链子,毕竟所做的这一切,真真是太不容易了。

  这背后承受着多大压力,是寻常人所难以想象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