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5章 户籍改制
  作为拥有健全国制的大明,纵使工业新政的亮明,会在国朝引起诸多的冲击和影响,然在短时间内,是不会下沉到民间的。

  然随着新旧之争的明确,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将在民间产生影响,且哪一派占据上风,必将生出诸多改变。

  “皇爷…您稍稍休息会儿吧。”

  魏忠贤微微欠身,关切道:“您这些时日,一直在乾清宫处理朝政,您要多保重龙体才是。”

  “好啦魏伴伴。”

  伏案忙碌的天启皇帝,搁下朱笔,笑道:“别在朕耳边嗡嗡乱叫了,朕知道了,好在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

  呼…为解决特设部院之事,这几日还真把朕给累坏了,对了,孙师他们,何日能抵达京城?”br>
  魏忠贤回道:“据锦衣卫所呈消息,孙元辅和孙阁老他们,最迟两日就能抵达京城,辽东局势平稳,赵巡抚已掌控局势。

  而袁阁老、徐阁老他们,明日就能抵达京城,山东那边,也未出现任何风波。”

  在工业新政亮明以后,国朝做出相应调整之际,相对应的大明北疆各地,也在做出小幅调整。

  毕竟新政的持续推动,需要国朝和地方齐头并进,并在同一理念下谋发展,不然各搞各的,那必然会造成各种浪费,也会引发更多问题。

  “若是蒸汽机能尽早定型量产,铁路能在北疆各地建成,只安排孙师他们,早就抵达京城这边了。”

  天启皇帝双眼微眯道:“对了,最近赵卿在忙些什么?朕有些奇怪,赵卿这几日怎没来乾清宫这边。”

  “这个老奴也说不准。”

  魏忠贤眉头微蹙道:“据老奴所知晓的情况,这几日,枢密院和新设民政部,相互间联系很紧密。

  甚至民政部那边,是陈阁老亲自带队。

  不过这使得科道这边,不少言官御史,都纷纷呈递弹劾奏疏,连带着国朝的舆情,都出现些波动。”

  “一个个的都是贼心不死啊。”

  天启皇帝皱眉道:“枢密院和民政部有所联系,那必然是在某些策略上,需要在大明做出调整。

  司礼监所收弹劾奏疏,全部留中,不必呈递到朕这边了。

  走,摆驾武英殿,朕也想看看,赵卿他们这是准备谋划什么策略,跟新政会产生什么联动。”

  “喏!”

  责任内阁的明确,五年一任,非重大过错不会罢黜。

  特设六部院,分走六部所辖部分职权。

  仅是当前这些大的变动,就要大明国朝上下,好一阵才能吸收消化。

  在推动新政的初期,不管是对哪一群体,都需要适应期,任何牵扯国计民生的政策,都要慎之又慎。

  此时的武英殿。

  “国朝僵化的户籍制度,是必须要改变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赵志伟坐在官帽椅上,看着枢密院、民政部有司,正色道:“但是初期的户籍改革,要以定点试行为主。

  毕竟牵扯到的群体众多。

  尤其涉及到卫所这边,一部分要归入民籍,一部分要保留军籍,如何平衡各方面,都需要相应的经验。

  像你们民政部这边,上来就要在整个北疆各地治下,全面落实户籍改革策略,还要各地的都司,全力配合你们,这分明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陈奇瑜所领的那帮民政部官员,听着赵志伟所讲之言,一个个都低下了脑袋。

  的确。

  他们所制定的策略,是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了解民间对户籍变动的渴望,想通过这样的调整,在北疆各地,以敦促地方官府,向更完善的体制变动。

  但是想在中枢这边,推动谋新部署的,可不止民政部一处,别的部院,乃至是在内阁这边,都有相应的计划。

  更为重要的一点,户籍改制一事,还跟枢密院所辖部分事宜,紧密的牵扯到一起。

  看着民政部官员的表现,赵志伟能理解他们的心情。

  工业新政终于亮明并要推行了,多年来坚守的信念,可以大刀阔斧的展开行动,所以想尽快做出成绩。

  “陈阁老,本王先提出自己的意见吧。”

  赵志伟想了想,看向陈奇瑜说道:“暂定在山陕两地推行,枢密院这边,会同民政部一起,共同将这件事情做好。

  毕竟北直隶、辽东两地,在过去的发展中,对户籍的变动已有很多,所以实际参考价值不大。看書喇

  若是我们想探索出一套,适宜后续推行到整个大明,并起到相应参考价值的户籍改制,就要拟定相对稳定,且具备针对性的地域展开。”

  “王爷提出的意见,本辅同意。”

  陈奇瑜看向身边的官吏,正色道:“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你们比谁都清楚,刚开始就迈出这么大步子,那枢密院以后什么都不用干了。

  做任何事情,不能光考虑你所辖职权,忽视或者干脆无视,其他领域的事情,这样是不好的。”

  在枢密院这边的研讨,来到此处的天启皇帝,听了一部分,户籍改制,这项策略有必要这般迫切的推行吗?

  “走,先回赵卿的衙署吧。”

  天启皇帝转过身来,开口道:“赵崇德,不要将朕过来的消息,现在就传给赵卿,等他忙完再说。”

  “喏!”

  随驾的赵崇德忙拱手道。

  “皇爷,这好端端的,辽东王他们,怎么想起做户籍改制了?”魏忠贤面露不解,边走边说道。

  “我大明的户籍制度,不是很完善的吗?这要是跟着新政一块改了,那不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吗?”

  “这个朕不是很清楚。”

  天启皇帝说道:“朕记得,赵卿在此之前,拿来乾清宫的那些奏疏中,有关于这方面的奏疏。

  不过那时朕忙着谋划大朝议,明确内阁一事,所以没有怎么细看,等会儿赵卿回去了,朕要好好问问。”

  魏忠贤微微点头,没有再继续询问下去了。

  其实方才他所问的这些,都是天启皇帝生出的疑惑,只不过他是替自家皇爷讲出,等赵志伟回去了,好就此事展开相应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