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16章 自己的烂摊子,自己摆平
  天启皇帝御驾亲征,平定以下克上的建奴,凯旋归朝,没大张旗鼓的庆功,没大张旗鼓的举办庆典,就待在紫禁城里,一连多日都未召见群臣,甚至面对不少大臣的求见,都被天启皇帝拒绝了。

  一时间朝野是惊动不已。

  西苑。

  “抛开南疆诸省的问题不谈,不管是内阁这边,还是枢密院这边,所做的事情都是极好的。”

  天启皇帝撩了撩袍袖,神情平静,边走边说道:“司礼监封存的案牍,这几日我都认真的看了。

  以打击士绅、大小地主等特权群体的各类良策,各类税收明细的落实情况,包括深入币制改革等诸多事宜。

  在我大明的北疆各地,全面推行落实的都很不错。

  按照这样的趋势,最多三年,仅北疆各地的发展而言,就将迈向一个新台阶,这是我最高兴的。”

  赵志伟缓步向前走着,听着天启皇帝所讲之言,看着西苑的景物,心情是说不出的轻松和平静。

  一个强权在握的内阁,统领着大明各院部寺等衙署,治理着整个天下,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及时解决,这的确是好的现象和趋势。看書喇

  “不过在鼓励生育,落实附属的福利待遇方面,内阁这边做的不是太好。”天启皇帝轻叹一声,说道。

  “旧的观念,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尤其是对待平民的态度上,一些大臣的想法,叫我觉得很气愤。

  在竖起工业新政的大旗后,大明本土要发展,就必须对外占据更多的疆域,这样才能确保稳定向前的秩序。

  与此同时,全面统计北疆各地的人口调查,甚至废除户籍制度这方面,在整个北疆各地做的也都不是很出彩。”

  “观念上的东西,尤其是根深蒂固的那部分,都非朝夕间能改变的。”

  赵志伟停下脚步,弯腰捡起一块石块,朝太液池挥去,溅起了多多水花,“但是最起码这些事情,都在向前推进之中。

  地方上承载的压力,已然是够大的了,又要谋求改变,又要发展地方工业,对整个大明北疆的官场而言,改变已然很大了。

  工业发展的果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长出的,这必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做的事情都很重要,但事情依旧要分轻重缓急。

  面对灾害频生的总态势下,我们首要确保的,就是让大明北疆各地治下,处在总体平稳的大势下。”

  “的确是这种情况。”

  天启皇帝面露笑意,跟着捡起一块石头,向太液池内丢去,溅起了朵朵水花,“先前我的心情,的确是有些太过急躁了。

  觉得好的东西,在我们的培育呵护下出现了,那就该尽快推行开来,毕竟这些事情都做好了,我大明的国力就昌盛了,底蕴跟着也就变强了。

  但事实上,大明的治下,仅说这北疆各地吧,各个地域的情况和风俗,都是不同的。

  纵使是再好的政策或良政,要是操之过急的推行,那终究会演变成祸害百姓的恶政,谁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随行的魏忠贤等一众太监宦官,远远的跟在后面,看着自家皇爷跟辽东王,在这里打水漂,都露出诧异的神情。

  自回归京城以来,天启皇帝就待在乾清宫这边,一直都在查看着各类案牍,若非辽东王主动过来,只怕此时的天启皇帝,依旧待在乾清宫忙碌。

  “叫我感到高兴的是,在我们离开京城,去往辽东的期间,国朝在基础建设方面,投入的很大。”

  天启皇帝继续说道:“甚至内阁这边,都强硬的表达了态度,这使得国朝的部分财政,皆倾向于铁路局、公路局等处。

  算上我们在辽东的谋划,照着这样的趋势来看,三年期限内,不单单是辽东那边,会有一个好的进展。

  甚至于大明北疆各地,都会有一个不错的进展。

  如此一来的话,围绕整个北疆的工业布局,将会迎来蓬勃发展,这对新币制的流通和增速,都将起到极佳的促进作用。”

  “大明是一盘大棋啊。”

  赵志伟笑着说道:“各个承宣布政使司,又是一个个小棋,若是没有一个强权的内阁支撑,那各地的发展,难免会出现厚此薄彼,轻一头重一头的情况。

  其实工业新政更像是一个口号,一个信念,让整个大明都围绕这一口号和信念,展开相应的发展和部署。

  这跟国朝先前那种盛行的不良风气,相互推诿,相互指责,相互诋毁等相比,那不知要好多少了。”

  回想起过去的大明,是怎样的一种态势,赵志伟的心里就满是唏嘘,或许在此时的大明,依旧存在着派系之争,但总的趋势却是朝好的方向进展。

  不管是在任何一个时期,那斗争都是不可能停止的,人心嘛,都是复杂的,毕竟每个人的观念,都是不同的。

  “说到这里,我就有些生气。”

  天启皇帝叉腰而立,眉头紧皱道:“虽说在我们离京之前,预测到南疆诸省那边,会出现很多问题,暴露出很多弊政。

  但是有些人做的,真的是太过分了。

  那种侥幸心理,在他们心中滋生,觉得只要国朝不知情,就算出现很严重的问题,他们最终都解决了,那就权当是没发生一样。”

  “南疆诸省啊,的确是一个雷区颇多的地方。”

  赵志伟轻叹一声,开口道:“其实从我大明开创之初,太祖高皇帝就清楚南疆的问题,所以选择定都金陵。

  一方面北方的总体发展,的确是比不上南疆。

  另一方面那根深蒂固的士绅、大小地主等,拥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若是不加以打压和遏制,必然会威胁到国朝统治。

  现在国朝上下,都不知该怎么向陛下,提及这混乱的南疆诸省,按照我的意思,谁的烂摊子,就交由谁来解决吧。

  现在我们呢,要做的就是充耳不闻,只当锦衣卫就是摆设,让朝中的大臣先着急再说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