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17章 现世报
  “要说坏…还是你坏啊。”

  天启皇帝笑着指向赵志伟,说道:“不该我也这样坏,南疆诸省的问题,这次必须一次性解决。

  那样的事情,大明折腾不起第二次。

  我要叫南疆的士绅、大小地主等阶层,全都打散,全都打垮!

  哪怕到最后,南疆治下只能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矿税等基础良政,真正的落实下来。

  这给国朝带来的好处,都是颇多的!”

  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大明的南疆诸省,对待大明的赋税制度,就采取积极对抗的态势。

  明明这些累世积攒的财富,都是他们辛苦得到的,凭什么要上缴一部分,拿来叫大明统御天下?

  就算大明完蛋了,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读书读多了,就会闹腾出各种事情。

  大明的科举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被南疆所把持着,文脉之风,长久扎根在南疆之地。

  其实大明的南北之争,很早就有,最早能追溯到明初洪武朝的南北榜案。

  “仅仅是陛下所说的这些,若真都一一落实下来,至少能叫国朝的财政,增收两千万两的纯银收入。”

  赵志伟笑着说道:“有了这笔收入后,国朝在北疆的发展,就能更强一些,且在南疆治下,亦彻底掌握了话语权。

  面对这样的总体态势,不说别的,单单是临海地带发展港口贸易,就能叫国朝在海关方面,增创不少的收入。

  由此带动航海业、纺织业等,皆能跟着蓬勃壮大起来,一个完整的大明,所迸发出的底蕴和实力,是难以评估的。”

  针对南疆诸省存在的问题,赵志伟的心里再清楚不过了。

  仅仅茶税这一项,某处茶业繁华之地,就向国朝上缴数百两银子,想想都是极为可笑的事情。

  身为大明的一份子,享受着大明赋予的特权,接受大明的庇佑,可是任何责任和义务,却不想过多的承担。

  “所以从凯旋归朝后,我才不理会朝中的那帮大臣,特别是出身南疆的那帮大臣。”

  天启皇帝剑眉倒张,沉声道:“这就叫做现世报,想当初国朝面临威胁,面临困境的时候,需要银子来解决问题。

  朕那时算是见识到,什么叫做该死该杀的群体!

  建奴威胁辽东,北疆各地灾害频发,那一项项的问题,堆积在我的面前,常叫我夜不能寐。”

  讲到这里的时候,天启皇帝的心情,变的极坏极差,虽说这些问题,都已成过往,但是每每想起,天启皇帝依旧是很恼怒。

  “知道为何在最初的那几年,我要赋予魏伴伴那样的权柄吗?”

  天启皇帝伸出手来,皱眉道:“那都是东林党逼得,要不是他们,我也不会待在这紫禁城,想叫魏伴伴斗垮东林党。

  平心而论,在东林党的里面,也的确有不少良才,比如杨涟,比如左光斗,但是他们的心,却始终没站在我这边。

  一个个趾高气扬之势,搅动着朝局动荡,在不少空谈误国的东林党人怂恿下,动不动弹劾这个,弹劾哪个。

  最为关键的一点,涉及到赋税征收时,却处处拿着祖制,拿着礼法,一门心思想挖空内帑。”

  赵志伟认真的聆听着,他清楚,在天启皇帝御极称帝的最初几年,在大明的朝局上,是极为被动的存在。

  没有核心班底的他,在朝堂上的心腹极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

  但面对着危机重重的辽东局势,各地灾情不断,大明几近崩坏的财政压力,勋戚根本就不堪重用。

  天启皇帝除了重用身边的太监宦官,来跟朝中的大臣斗,甚至默许魏忠贤拉拢很多大臣,那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像打破这种僵局吗?

  “从泰昌元年到天启四年,这期间,对我这个大明天子来讲,那绝对是最有心无力的时期。”

  天启皇帝继续说道:“魏伴伴虽然忠诚,但是能力差了些,几乎有很多次,都被东林党人斗倒了。

  在权谋斗争这方面,东林党人的确是翘楚。

  赵卿,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国朝那些年,在南疆各地诸省,乃至是北疆的一些地方,于赋税这一块,出现很大的问题。

  世人都以为东林党,乃出身南疆诸省之地,可实际上呢?东林党却一个极为范畴大的朋党。”

  原来天启皇帝什么都明白。

  难怪在天启初年,魏忠贤几次都被东林党快斗垮,可最后就像打不死的小强,神奇般的起死回生了。

  “原来陛下也很坏啊。”

  赵志伟面露笑意,看着情绪略显激动的天启皇帝说道:“难怪在有些时候,陛下会对魏老哥那般宽恕。”

  “哈哈……”

  天启皇帝大笑起来。

  别人说他坏,他会恼怒。

  但唯独赵志伟说,他很想笑,心情也很好。看書喇

  “若是不坏的话,大明能有今天吗?”天启皇帝笑道:“若是不坏的话,我能结识你这位亦师亦友的知己吗?

  幸好我足够幸运,在面对困境,无法解决的时候,遇到了赵卿,错非是这样的话,大明日后会怎样,我是猜不到了。”

  “或许会衰亡吧。”

  赵志伟神情正色道:“都言治国如烹小鲜,可当大明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地暴露出来。

  可处在那样的境遇下,纵使是大明天子,又能怎样?

  问题不解决,那麻烦就会不断。

  当初那些家贼硕鼠,若没有被一一揪出来,叫大明的不良风气,从镇压的态势下板正回来。

  我是不敢想象,那时的大明,会走上怎样的路。”

  “是啊。”

  天启皇帝神情感慨道:“这就是我时常在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让我大明从极坏的境遇,慢慢朝着好的方向进展了?

  除了我们所做的那些事情外,更多的就是稳定的秩序,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

  大明治下的良才众多,若是当黑暗成为主流,那务实肯干的风气,就会遭受抵制和打压,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