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18章 演技
  人性本善,让所处的人世间,却处处充满恶,人心这种东西,是最难把握的,想叫大明变好,要做的事情的确很多。

  “启明,启明……”

  下值回府的赵志伟,朝午门方向缓步走着,心里思索着辽东和南疆的事情,想着如何叫两地通过海贸,更为紧密的互联起来。

  “王爷…孙元辅唤您。”

  随行的小宦官,见赵志伟没有停下,忙踱步走上前,小心的提醒道。

  “嗯?”

  赵志伟停下脚步,眉头微皱,转过身去,紧跟着十几名宦官,忙向一旁退去。

  作为大明的辽东王,枢密院枢密使,为彰显赵志伟的地位和特权,天启皇帝特赐紫禁城乘撵轿。

  此等殊荣,唯赵志伟一人有!

  纵使赵志伟哪天不想坐,这撵轿队伍都必须跟着,直至送出午门重地。

  “孙师,您是有何事吗?”

  见老迈的孙承宗,朝自己走来,赵志伟一甩袍袖,朝孙承宗快步走去,连带着随行的宦官队伍,都跟着动起来了。

  “启明…老夫有些事情,想问问你。”

  孙承宗气色有些不好,伸手说道:“自陛下凯旋归朝,便不召见朝臣,这究竟是何意啊?

  眼下……”

  说到这里,孙承宗的眼神,看向了随行的宦官队伍,眉头微蹙起来。

  “你们都回去交差吧。”赵志伟侧首说道:“本王要跟孙师走走。”

  “喏!”

  随行的宦官队伍,不敢多言,当即拱手作揖道。

  在这内廷的太监也好,宦官也罢,谁不知道赵志伟的特殊地位,做错了事情不可怕,顶多受些惩罚罢了。

  但谁敢在赵志伟面前,做错了事情,那受的惩罚就厉害了。

  不是赵志伟有多跋扈,实则是天子下有旨意。

  “孙师想要说的,可是南疆的事情?”

  赵志伟撩了撩袍袖,走上前,搀扶着孙承宗的胳膊,边走边说道:“这件事情,我也猜不准啊。

  谁能够想到,在天子御驾亲征,要平定以下克上的建奴时,南疆竟捅出这么大的篓子出来。”

  南疆奴变事,是天启皇帝和赵志伟一手策划不假,但这样的事情,却绝不能在朝堂上抖出来。

  况且现在的问题,是现在的火候还不到,天启皇帝也好,赵志伟也罢,都不想过早结束此事。

  省的到时南疆诸省治下,那盘根错节的宗藩、士绅、大小地主等特权群体,没有被打断脊梁。

  能一次解决的事情,绝不两次解决。

  “难道你们枢密院这边,就没打算谋划平定叛乱事吗?”

  孙承宗眉头紧皱,看向赵志伟说道:“虽说现在南疆的叛乱事,没波及到长江以北的地带。

  可若是坐视此事发展下去,一旦那些叛乱势力,真在南疆起了势,合流起来,这对国朝的统治,将会是最大的危害啊!”

  怎么可能会起势,又怎么可能会危害到大明统治。

  就算是起势合流了,那也是在掌控之内的举动。

  当前孙可望他们,所掌控着的那些地域,都将士绅、大小地主筛了一遍,凡为非作歹者都被处决了。

  赵志伟心里暗暗说道,但表面却苦笑道:“孙师,难道我不清楚这些吗?可南疆有司的人,做的太过分了。

  半年前爆发的各地叛乱事,一直捂着盖着,直到两月前,才慢悠悠的传递回京城。

  国朝真正了解南疆各地的叛乱,那都到一个月前,现在就算想要平叛,那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做成的啊。

  陛下御驾亲征,平叛建奴事,花的都是内帑的银子,可纵使是这样,那花掉的银子也不是小数目啊。

  再者言,平叛事虽说结束了,关于国朝恩赏之事,出战科尔沁、奴儿干、半岛等处的军队,都还没有结束。

  枢密院是统率着大明军队,执掌着国朝的军权,可是钱粮怎样解决,没有这一根本,那就算有军队,也不可能调动起来啊。”

  “唉……”

  孙承宗轻叹一声,脸上写满了愁容,这些都是要面对的现实,现在国朝这边,能支配的钱财,也不多了。

  一项项良政被推行到北疆各地治下,那都是需要钱财来扶持的。

  当下北疆各地治下,可谓是一片繁荣,尽扫先前的颓废之势,反倒是最初安定繁荣的南疆,却陷入到混乱之中。

  “孙师,若您真想解决此事,那内阁这边,就必须筹措出钱粮来。”赵志伟神情正色,义正严词的说道。

  “只要能解决这一问题,枢密院这边,定然能在最短的时间,筹谋出针对南疆反叛的作战部署。

  幸好在陛下御驾亲征之际,留京的枢密院同仁,完成对北疆各地的军改事宜,不然就算我再厉害,也解决不了这一问题。”

  孙承宗哪里听不出来,这是赵志伟表达不满的一种方式,眼下在这朝野间,不少诽谤之言,像是按不住的盖子一般,不断喷涌出来。

  说什么的都有。

  “启明,此事老夫定会全力去解决的。”

  孙承宗正色道:“眼下我大明的中兴之势,已起,我等绝不能坐视着,些许的变故,就中断这一趋势啊。

  想想我们之前,所付出的那些努力。

  想想陛下这些年,所付出的那些努力。

  我等都不能坐视不管啊。

  在不影响北疆各地新政的前提下,内阁会着户部拿一笔钱粮,不够的那些,老夫会向陛下呈递奏疏,命国朝上下募捐!”

  赵志伟闻言,当即表态道:“若是这样的话,那我辽东王府,愿捐银十万两,已供国朝平叛!”

  “好!”

  孙承宗点头道:“如此老夫这就回府,思索如何向陛下呈递奏疏。”

  看着离去的孙承宗,站在原地的赵志伟,轻呼一声,为了一些谋划,欺瞒这位并肩同行的老大人,这滋味还真是不好受啊。

  但是现在这个特殊时期,想要解决大明旧世界的弊政顽疾,乃至是衍生出的毒瘤,都必须要忍耐下来。

  若是能募捐到千万两白银,以及相应体量的粮食,那对南疆各地的发展,会起到不小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