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37章 吏治改革(2)
  “都察院和廉政院,开启双重的监察机制,这在我大明尚属首次。”

  管绍宁认真听完赵志伟所讲,神情严肃道:“此举的确能叫我大明吏治,经历一次全新的改变和整肃。

  只是廉政院的部分职权,和都察院都高度重叠,甚至所具备的权限,还要比都察院更细致。

  陛下!臣斗胆…想询问一下,谁将出任廉政院的首任尚书?这关系到大明吏治整顿,所以……”

  听管绍宁这般询问,赵志伟和天启皇帝相视一笑,到底是启明学院出来的,果真是为了朝政,什么话都敢问啊。

  “若是朕想叫管卿,兼领廉政院尚书呢?”

  天启皇帝笑道:“恰恰是廉政院,属新设机构,且部分职权,和都察院高度重叠,但他们所从事的领域,却又是不同的。

  都察院这摊子事情,说到底就是细化完善,毕竟原锦衣卫堂司衙门,将转隶到都察院治下,这给后续的整治吏治,提供了不少助力。

  但是廉政院这边,一切都需要重头开始。

  且两个衙署之间,如何厘清各自的职权,如何明确各自的领域,如何高效的运转起来等等。

  这诸多的事宜,若没有熟悉相应领域的良臣,是无法奠定下来的。”

  管绍宁:“……”

  一个都察院的调整和变革,就够叫他忙碌的了。

  现在又来个廉政院,这根本就忙不过来啊。

  且两个衙署之间,看似存在紧密的联系,可实际上分管的领域,根本就是不一样的。

  廉政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将锦衣卫部分职权,转嫁过来的,只不过构架更为缜密。

  “本王知道,这件事情都交给你来做,会承受极重的担子和压力。”

  赵志伟走上前,轻拍管绍宁的肩膀,说道:“但正如陛下所说,廉政院毕竟是新设的衙署,一切都处在摸索阶段。

  为了更好的叫都察院和廉政院,行使好双重监察职责,就必须要有人,能夯筑好他们各自的根基才行。

  想要叫大明的中兴,大明的发展,能持续不断的推进下去,狠抓吏治,严抓吏治,就是必须要坚定去做的。”

  管绍宁的神情,变得坚定起来。

  是啊。

  他当初进启明学院,所学到的那些新学,不就是想为天下谋福祉,想为百姓谋福祉吗?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事情,不就是当初的理想和抱负吗?

  “陛下,臣愿意担此重任!”

  管绍宁目光坚毅,作揖道:“不过陛下,臣希望您和武王,能多给臣,遴选一批值得信任,能力极强的官员。

  尤其是从锦衣卫那边,从事相应领域的人才,不管是都察院,还是廉政院,都是急缺的存在。”

  人才。

  人才!

  不管是在任何时候,大明都急缺各类人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这种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这件事情,朕会叫锦衣卫指挥使赵志锐,来协助你。”

  天启皇帝走上前,托起管绍宁的双臂,道:“吏治改革,是一件涉及面较广,牵扯到诸多衙署的事情。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管卿要奔波各处,甚至和诸多的衙署,都产生联系。

  朕给管卿一年时间,要切实扎牢都察院和廉政院的根基,并大改大明吏治风气,至少叫北疆各地,给朕调整回来。”

  “请陛下放心,臣定会竭尽所能,将此事做好!”

  管绍宁当即表态道。

  别看现阶段的大明,经历了种种的变动,但依旧有很多事情,等着天启皇帝和赵志伟出手,去逐一的进行解决。

  想要叫大明从陆上强国,朝着海陆强国转变,这并非是一日之功。

  “赵卿啊,这是多好的人才啊,我们要爱护好他们,叫他们的才能,都全部发挥出来啊。”

  看着昂首离去的管绍宁,负手而立的天启皇帝,感慨道:“大明有这些良臣贤才在,就能持续不断的向前行进。

  等到吏治改革开启后,那关于国考和科举的变动,就能顺势退出来了。

  这次所触碰到的利益,就是大明的最后一座大山了,不管怎样,我都必须要将这座山,给他移走!”

  治国若烹小鲜。

  越是到了关键时期,心态就必须越是平稳,想要叫大明向着好的方向进展,很多时候绝不能操之过急。

  “陛下的斗志高亢,这是好事。”

  赵志伟微微一笑道:“说不定等我率部解决南疆之事,那在北疆所行的成熟机制,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在南疆治下扎根了。

  不过从我离开京城后,老五必须时刻跟在陛下身边。

  甚至整个内廷,乃至是陛下身边,都必须高度戒备起来了。”

  相比较于落寞的宗藩和勋戚,叫赵志伟更警觉地,其实是千百年来流传的士绅、大小地主等特权群体。

  这次斩断他们的根脉,那触碰到的就是核心利益,谁都无法确保,在这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意外。

  “赵卿,你是担心……”

  “小心无打错!”

  见天启皇帝满不在意,赵志伟的态度却很坚决。

  “先前出现的事情,希望陛下不要忘记。”

  赵志伟正色道:“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下攘攘皆因利往,谁都不能确保,在这过程之中,会出现什么意外状况。

  新的也好,旧的也好,所处的这个人世间,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屠龙勇士终将变成恶龙。

  想要叫大明真正中兴,我们所需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所需警惕的事情也有很多。”

  “嗯,就依着你的意思来办吧。”

  天启皇帝深邃的目光,闪烁着精芒,平静道:“你也好,我也罢,在这个时候,都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此番南疆之事明确后,从内卫分出一部分人手,随你一同出战。

  我倒是想要看看,在这关键时期,还会有谁跳出来,想要闹事,想要阻挠我大明的中兴!”

  在特权群体没有被彻底打压下来前,看似平静的大明,实则亦是暗潮汹涌,该做的事情必须要做,但该提防的事情也要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