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38章 大明,不能是半壁江山啊
  皇帝看似高高在上,是天下至尊。

  但却也是高危职业,青壮年驾崩的比比皆是。

  埋藏在历史长河的秘密,数不胜数。

  利益之争从来就不会消退。

  在工业新政推进的关键期,赵志伟内心深处的警觉,变得比谁都要强烈。

  一旦天启皇帝或者他,出现任何意外,那大明轰轰烈烈的变革,就崩塌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随着各项谋划部署的敲定,大明在激流中继续前行,不过朝野之间,对南疆叛乱事的探讨,却愈发强烈了。

  “武王,枢密院针对南疆平叛事,已然谋定。”

  王在晋的情绪有些激动,伸手说道:“为何到现在这个时候,陛下那边,却迟迟不敲定此事啊。

  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我大明南疆诸省,被一帮反贼肆虐着?

  窃据着?

  武王可知道,当前朝野间的舆情,是怎样的吗?”

  “明初公,不必这般激动。”

  见王在晋这般,赵志伟站起身来,说道:“这朝野间的舆情,本王又怎么会不清楚呢?

  说来。

  即便明初公不提此事,本王也要劝谏陛下了。

  现在各院部寺的不少大臣,乃至是内阁这边,都将平叛的规谏奏疏,齐刷刷的堆到我枢密院了。

  孙元辅他们,更是多次来本王这里,谈及南疆平叛事啊。

  南疆平叛事,关系到国朝的安定,社稷工业新政的稳定。

  先前陛下不谈此事,那是国朝这边,拿不出平叛的粮饷啊。”

  抛开南疆奴变一事,是天启皇帝他们谋划的。

  就算真的出现叛乱,短时间内,亦无法集结大军,赶赴南疆之地平叛。

  毕竟在北上辽东,镇压建虏叛乱事,以内阁、枢密院为首的文武班底,将一项项国计民生的良策,全面推行到北疆各地。

  这些个繁杂的良策,开始全面落实下来。

  国朝所需要拿出的银子,包括各项资源的调配倾斜,都是不小的存在。

  再者言,平叛建奴事掏空了内帑,叫大明北疆的不少群体,都狠狠的赚了一笔银子。

  没有充足的粮饷,就想要打仗的话,那只会叫大明积攒的元气,彻底的消耗掉。

  “武王,老夫清楚,现阶段国朝能拿的银子不多,但靠那些募捐的银子,也足以平定南疆之乱了。”

  王在晋神情动容道:“大明能有今天的势头,不容易啊,若是因为惧怕困难的话,就迟迟不发兵镇压。

  那大明岂不是成了半壁江山了吗?

  真要是这样的话,武王觉得国朝奉行的工业新政,甚至咱们枢密院这边,所谋定的诸多变革。

  还能顺利的推行下去吗?”

  对南疆奴变事,枢密院这边知晓的寥寥,除了赵崇德之外,就没其他人知道了。

  当前王在晋之所以这般,就是心急的发现,南疆的不少战略要地,都被造反的势力给窃据下来了。

  一旦说大明失去整个南疆。

  姑且不提朝政方面怎样。

  就说枢密院这边,孤悬在海外的一众海军,包括戍守的强军,都将跟大明断掉联系啊。

  再者言近期国朝上下,所闹出的种种动静,使得不少大臣的心里,乃至是不少士绅、大小地主等群体,那一个个都生出了不满。看書溂

  在内部矛盾不断激化之际,大明迫切需要一场战争,来吸引所有人的注意,以此来转移矛盾。

  “大明绝不会成为半壁江山!”

  赵志伟眼神坚毅道:“我大明的疆域,那是列祖列宗打下来的,是历代英杰守卫下来的,我们怎能丢掉一寸土地呢?

  明初公,您不必再说了。

  本王即刻就前去乾清宫,面圣,向天子言明此事。

  本王坚信,陛下肯定会顶着压力,解决南疆叛乱事的。”

  所谓的南疆平叛事,拖延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然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

  若是继续拖下去,国朝内部就会出现很大问题。

  这就违背赵志伟和天启皇帝的初衷了。

  说起来,隐瞒南疆奴变的有司官吏,都受到应有的惩罚和代价,不少都被孙可望等部,在攻破所辖区域后,悉数处死了。

  “王爷,南疆平叛事,是否真的要启动了?”

  去往乾清宫的途中,闻讯追来的赵崇德,看向赵志伟说道:“要是这样的话,那一应的谋划,是否要先行动起来?”

  “该启动了。”

  赵志伟点头道:“据孙可望他们,所传的密奏来看,整个南疆的清除计划,已经进行了半数。

  剩下的那些清除计划,就由本王来负责清除吧。

  一直以来我大明在南疆治下的掌控,就是极为薄弱的,大量的财富,包括生产资料,都掌握在官绅、大小地主等群体中。

  若是不解决这一问题,就算工业新政,推行到南疆治下各地,那必然也会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掣肘。”

  其实说起来,大明的南疆治下,可谓是最富庶的存在,即便没有工业新政,那里的生活过得非常无忧。

  只是隐藏在这安定治下,却埋着无数的毒瘤和隐患,一旦说悉数爆发出来,足以将整个大明拖进深渊。

  “王爷,若真是在南疆治下,暂行一到两年的过渡军管时期,只怕就算是表面的平叛结束了。”

  赵崇德眉头微蹙,讲出自己的担忧道:“那些幸存的士绅、大小地主等群体,若是强烈反……”

  “那就容不得他们了!”

  赵志伟眼神冰冷,开口道:“各部新军开拔南疆后,就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清除,本王有足够的耐心,解决这些问题。

  到时南疆治下的宗藩分支,包括留守金陵的勋戚群体,悉数迁移到京城。

  没有了他们的作祟,那剩下的事情,跟绝对的军队面前,根本就掀不起任何的风浪。”

  针对改造南疆治下各地,赵志伟早就有了一系列完整预案,哪怕是用在场的时间,也要将大明治下变得真正一统。

  只有这个根基夯筑下来,那对后续的工业新政推行,包括对外积极扩张等,都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