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139章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走在这乾清宫御道上,沿途的上直亲卫军挺身行礼,远处进出东暖阁的宦官忙碌着,赵志伟昂首朝东暖阁走去。

  作为紫禁城的主人,整个内廷的太监宦官,都围绕着天启皇帝而转。

  目下不少的政务和新策,都需要天启皇帝去处置和把控,隶属于内书堂的一众宦官,就成了内廷上下,最为忙碌的群体了。

  统计各项数据。

  分析发展前景。

  剖析潜在风险等等。

  那些从天启四年以前,就进宫的年轻宦官,历经长达十几年的培养和调教,已然成为内廷的中坚力量。

  不过这种违背人性的阉割行为,在赵志伟的提议下,全面在大明境内废除,日后内廷所需一应宦官,皆从半岛等地遴选。

  “拜见武王。”

  东暖阁外候着的魏忠贤,见赵志伟过来了,忙走上前作揖道。

  赵志伟淡笑道:“魏老哥啊,这陛下又在忙些什么?”

  “在厘清各地铁路局的发展规划。”

  魏忠贤欠身道:“近期在辽东、山陕等地,批复筹建一批生产蒸汽火车的工厂,不过却存在一些空缺。

  武王…咱家有些不明白,您说已铺设运营的铁路,为何票价定的那般低,为何不提高些银子,来弥补建设铁路的缺口呢?”

  “魏老哥,这你就不明白了。”

  赵志伟微微一笑道:“在国朝各地铺设并运营铁路,是为了带动发展,推进各领域的流通性。

  若是所定车票价格高了,那魏老哥觉得会有人乘坐火车吗?

  虽说在铁路这一块,国朝是连年亏损的,但是所带来的潜在发展价值,却是无法进行估量的。

  所以这本账,不能单纯的从铁路上去算。”

  魏忠贤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有明白,他询问这些,就是担忧自家皇爷,为银子的事情吃不好睡不好。看書喇

  虽说在辽东那边,要铺设的铁路所耗银子,悉数都筹措出来了,但大明其他地方的铁路铺设,却存在着一定的缺口啊。

  “赵卿,你来乾清宫这边,是有什么事情?”

  听到外面动静的天启皇帝,缓步走出殿内,那布满血丝的眼眸,整个人看起来很是憔悴。

  “有些事情。”

  赵志伟见状,眉头微蹙道:“陛下,你这就算想梳理好朝政,那也要注意休息啊,身体是第一位。”

  “不碍事的。”

  天启皇帝摆手道:“这几日有些忙,眼下一切都梳理好了,之后我可要给自己好好休沐几日。br>
  走,我们边走边说吧。”

  说着,天启皇帝撩了撩袍袖,缓步朝乾清宫广场走去,为铁路局整体规划建设,他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你这次过来,是为了南疆之事吧?”

  天启皇帝活动着发僵的脖子,神情平静道:“近期司礼监这边,收到的规谏奏疏少了很多。

  不过听魏伴伴说,朝中的这帮大臣,都转移到你枢密院这边了?这迂回包抄的策略都用出来了?”

  “是啊,这要是把心思都用在发展上,那大明必然能再迈进一个台阶。”

  赵志伟感慨道:“不过拖了这么长的时间,募捐得来的银子也不少了,该启动清除南疆的计划了。

  我准备明日以枢密院的名义,向国朝各院部寺等衙署,明发一份军报,同时组建平叛南疆前指。

  表明国朝对平叛事的重视,以稳定住各方面的人心。

  此次清除计划的一应谋划部署,包括各项军需调配皆已完成,我打算先行赶赴湖广之地,解决那里存在的问题。”

  大明南疆各地,所罗织的盘根错节的利益网,人情网,关系网,是无论如何都必须要连根拔起的。

  至少那批为非作歹的特权群体,要彻底的打压下去,叫国朝掌握住一定数目的土地,这样后续的整体发展,才能掌握相对的优势。

  尽管说大明南疆之地很繁华,但是这种繁华,跟底层的百姓没有太大关系,多数的财富都集中在一小撮群体手里。

  “也的确是时候启动了。”

  天启皇帝双眼微眯,感慨道:“等到南疆各地的诸多事宜,都悉数落实下来,那内帑就能增补海量银子。

  到时围绕大明北疆治下,所规划筹建的铁路干线,就彻底摆脱缺少银子的尴尬境遇了。

  拿这些剥削来的带血银子,来发展大明,造福百姓,也算是回归到正道上了。

  北疆治下的铁路干线,若能悉数铺设起来的话,那我大明的工业水准,必将迈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啊。”

  在技术水准较低的工业发展初期,只要有充足的人口和银子供应,那就能迎来像极了跨越式的趋势。

  大明北疆敢全面落成铁路干线,完成公路网的铺设,在围绕北疆各地治下,必然会兴盛起一批产业工厂。

  “必然会迈向新的高度。”

  赵志伟微微一笑道:“届时海外之地不断进取,大明就能借助这一良性循环,推动并促进本土的深层次发展。

  现在平定南疆事宜,更像是在打扫布满灰尘的房间,等这些事情做好了,大明就能放开西洋进来的樊笼了。

  毕竟除了我们大明自身外,叫这些漂洋过海的西洋各国,亦在我大明从事贸易,能增进不少的发展趋势。”

  “那就做吧。”

  天启皇帝眼神坚定道:“朝政方面我负责,军事方面你负责,该怎样做,该怎样打,该怎样清除,你说了算。

  不过我就一个要求,南疆所存的一应毒瘤和隐患,必须要坚决的拔除干净。”

  对待南疆各地的宗藩、官绅、大小地主等群体,天启皇帝的内心深处,是厌恶的,是不喜欢的。

  想当初他御极称帝之初,遇到诸多的问题,想要叫南疆各地,能多缴纳一些赋税,以帮助国朝渡过危机。

  可事实上此议并未达成。

  所处的位置不同,那考虑的问题就不同,若个人能左右国朝的政策,那就必须要下狠手去整治了。

  先前的大明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天启皇帝只能隐忍不发,可现在整体态势全然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