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268章 价值连城
  袁可立出任的山东巡抚,全称是巡抚山东等处地方督理营田兼管河道提督军务。

  随着辽东局势的演变,在一些地方任职的巡抚,甚至有权节制三司,是他们实际上的顶头上司。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辽东都司隶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袁可立这个山东巡抚,也是有权力管辖到辽东的。

  然大明的官场文化,实在太博大精深了。

  往往出任巡抚、经略、总督一级的封疆大吏,朝廷叫他们总管一地军务的,都会以内阁、部院高官,兼领某某地的军务。

  论及头衔的话,还是孙承宗的头衔,要高于袁可立的,这也为二人的排序,定下了相应的基调。

  “四叔放心,侄儿会尽快办理此事。”

  赵志伟神情正色道:“振兴商会在这个特殊时期,已不单单是以赚钱为目的了,其承接着辽南。

  不,准确的来讲是整个辽东,与大明临近辽东之地的物资周转,所以该赚的银子,就赚,不该赚的银子,一两都不能赚。

  振兴商会若能在山东治下,真正发展起来的话,将会起到更好,更积极的作用。

  不过四叔,你对山东治下的分号掌柜,一定要筛选好,别在这中间出任何岔子,这袁可立也不是什么善茬。”

  赵兴川点头应道:“启明放心,派到山东的这些分号掌柜,都是经过筛查的,且都是我们的老人。

  目前辽东对粮食、棉布等物的需求极大,另外还有水泥等营建城防所需,那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接下来这段时间,我要设法打通咱们振兴商会,跟江南等地的粮商渠道,确保这些紧需的东西才行。”

  因为赵倪梅三族的势力,除了在天津这个地界,还在辽南、辽西等地发展起来,振兴商会已彻底蜕变成,满足官面上需求的机构了。

  想要在大明当好官员,可不仅需要有治理地方的能耐,更要有调动一切资源的能力,二者是缺一不可。

  “四叔办事,侄儿放心。”

  赵志伟笑着说道:“不过四叔啊,你可不能光注意辽南、辽西那边,对咱们天津这个地方,也一定要照顾好啊。

  眼下魏良卿就在天津,侄儿也知道你很忙。

  所以很多事情,要跟他对接好,确保天津一旦有需求,咱们振兴商会能帮助解决问题才行。”

  赵兴川说道:“启明,我这次回来,就是为这件事情的,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还会继续待在山东这个地方。

  不过咱们天津这个地方,却也不能没有人主持啊,既然启明有了合适的人选,那我就跟魏良卿对接一下。

  这样我也能专心在山东治下,好好布局咱们振兴商会的发展,以确保各地的需求,能够都得到满足。”

  随着天津撤卫设直隶州后,赵倪梅三族的势力,已经不再局限于天津三卫,开始朝着大明其他地方扩张。

  凭借着棉布、玻璃、香皂等热销商品,这使得振兴商会手握数条支柱产业,不然振兴商会想有这种发展势头,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赵志伟笑着说道:“好,四叔有想法就好,如何发展振兴商会,如何拉拢盟友这些事情,侄儿就不多想了。看書喇

  眼下天津这摊子事,都叫侄儿有些自顾不暇了。

  我们赵倪梅三族,想要真正发展起来,跻身大明更高阶层,就必须要抓住这次机遇。

  若是有需要到侄儿的地方,只管派人对侄儿说。”

  “放心,你四叔还能管顾过来。”

  赵兴川笑道:“对了启明,此次在登莱之地,我接触了一些福建粮商,其中有一物,我觉得比较新奇。

  就从他们手中,换取了一些,说是乘船渡海的辟邪之物,紧急的时候还能食用,说是从西洋那边传来的。

  叫什么……”

  “四叔,可是叫番薯?!”

  见赵兴川思索起来,赵志伟眸中闪烁着精芒,说道。

  “没错,就是叫番薯。”

  赵兴川点头道:“启明,难道你知道此物?”

  太知道了!

  赵志伟眉头微挑,看向自家四叔说道:“四叔,此物现在在何处?快带侄儿去看看,此物对咱们大明来讲,那绝对是价值连城的存在!”

  眼下的大明,处在小冰河时期,使得地方灾害频发,这导致粮食减产,成为了一种很常见的事情。

  红薯这种杂粮作物,亩产量是极高的存在,若是能大规模推广种植的话,那必然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前赵志伟忙着各项事宜,根本就没有时间和机会,派人去江南之地,搜集红薯,还有玉米。

  若是能培育出适合明末,大规模种植的红薯,还有玉米,将会很大程度上,缓解明末时期的粮食紧缺情况。

  “此物就在船上,我现在带你过去。”

  见自家侄儿这般,赵兴川当即就说道:“启明,你说的可是真的,这番薯怎么可能价值连城啊?

  不过就是个辟邪之物罢了。”

  “哈哈……”

  赵志伟笑着说道:“四叔,这你是不了解番薯的价值,若此物能大规模种植,亩产是极为惊人的。

  元盛,你即刻派人,叫上户房典吏赵乾,还有主管农事的吏员,跟本伯一块走。”

  在侧堂忙着事务的孙国民,听到自家知州的话,当即便走上前,应道:“喏,下官即刻过去。”

  赵兴川脸上露出惊色,一向稳重的侄儿,现在却表现得这般激动,这还是极少见到过的,这也使得其心中,对番薯有了极大的兴趣。

  “四叔,我们先过去。”

  赵志伟看向自家四叔,说道:“其实不仅是番薯,在江南那个地方,还有一物,产量也是很惊人的。

  叫做玉蜀黍,或者番麦、玉麦、玉黍、包谷,不过侄儿喜欢叫它玉米。

  等四叔回到山东后,要派人到江南地区,或者广西一带,去多多的搜集此物,侄儿有大用。”

  赵兴川点头道:“好,等我回到山东那边后,即刻派人负责此事,绝对不会耽搁启明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