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220章 争议起,庙堂云起
  魏忠贤愣住了,他怎么都想不明白,一向精明强干的赵志伟,怎么会做出这等糊涂事呢?

  前脚,兵部这边,田吉他们鼓捣出削减关内三协防务,顺势带动北直隶治下卫所整饬,这使得朝廷开支,每年得以削减两百多万两银子,还有数十万石的粮食。

  后脚,兵部这边,陈奇瑜、孙国民他们,就以车驾清吏司的名义,递上关于如何确保汰兵减饷后,京畿一带的安定办法。

  你这个兵部尚书,前后两份奏疏全都赞同,合着就是拿满朝文武耍着玩呗,国库非但没结余银子,相反还赔了大笔银子。

  更不要去说,车驾清吏司所提铁轨直道,还有马拉火车,这先前在大明都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魏忠贤心里已然想到了,这样一份奏疏转递到内阁那边,且还要司礼监标注一下,那将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看着离去的魏忠贤,坐在龙椅上的天启皇帝,拿起眼前的密奏,露出笑意,囔囔自语道:“赵卿啊赵卿,你是不给自己找点麻烦,心里不爽利啊。

  这次朕也要跟着你,一起背负骂名了,行,既然你言明这样做有好处,那朕索性就陪你玩把大的。”

  讲到这里,天启皇帝站起身来,朝东暖阁外走去,来到殿外所摆香炉处,将手里这份密奏丢进去焚烧了。

  既然是密奏,且讲述的还是这等关紧之事,天启皇帝不会叫内廷的人知道,至少在真正揭秘前,他是只字不提的。

  此时的天启皇帝,甚至在心中思索起来,等内阁看到那份奏疏后,将会讲出怎样的言论出来。

  内阁作为大明处理朝政的中枢,可谓是承担着极重的职责与压力,为此天启皇帝补进了几位内阁大学士,好辅佐自己统御大明。

  在外人的眼中,眼下的内阁,可谓是阉党大权独揽,不是阉党一系的,就是跟阉党关系匪浅的。

  甚至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都将坐镇辽东的孙承宗,给划归到阉党之下了。

  这可真是应了句老话,嘴长在别人身上,说的多的,也就成了真的。

  “这车驾清吏司,到底是何意?”

  顾秉谦看着手里的奏疏,又看看司礼监标注的纸条,皱眉说道:“眼下朝廷这边,推动汰兵减饷之策,才削减部分开支,减轻了国库压力,现在他们张口就要五百万两银子,要督造所谓铁轨直道。

  诸位,把手头事务都放下,来本辅这边议议此事。”

  此时在这文华殿内,魏广微、黄立极、施凤来等人,闻言皆放下手中奏疏,神情各异的站起身,朝顾秉谦这边走去。

  “顾元辅,可是出什么事情了?”

  黄立极走来之际,看向顾秉谦说道:“车驾清吏司所递奏疏,那不是得兵部认可的?可是关于汰兵减饷之事?”

  “你们先看看再说。”

  顾秉谦将手中奏疏,递到黄立极跟前,瞥了眼魏广微,皱眉说道:“这还有一份司礼监的批注,你们都一同看看吧。

  本辅现在都不知说什么好了。”

  黄立极他们闻言,心中不免生疑,到底是怎样的事情,在司礼监都下标注的情况下,叫顾秉谦这般?

  “这……”

  随着黄立极率先看过手中奏疏,那脸色瞬间起了变化,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这叫魏广微一把夺了过来,施凤来等人纷纷凑了上来。

  “司礼监做出这等标注,那不就是陛下的意思吗?”

  黄立极皱眉说道:“朝廷所做汰兵减饷之事,虽说每年能削减两百多万两银子,还有数十万石粮食,可眼下并未因此收上来银子啊。

  这车驾清吏司,以汰兵减饷之由,要修筑所谓铁轨直道,张口就要五百万两银子,内阁、户部这边,上哪儿给他筹措这些银子啊!”

  “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啊!”

  魏广微紧随其后道:“什么铁轨直道,什么马拉火车,先前本辅从没听说过,诸位,你们听说过吗?

  这哪里是想解决汰兵减饷之后,有关京畿一带安定的措施啊,这分明就是睁眼说瞎话,做劳民伤财之举啊!”

  “可笑至极!”

  施凤来发表言论道:“这分明就是赵志伟的算计,田吉他们所做汰兵减饷,他这个兵部尚书同意了。

  现在见到成效了,见朝廷减轻了些压力,就拿着莫须有的东西,教唆车驾清吏司那边,鼓捣出这样的事情。

  这肯定是他想以此为由,来填补驿传改制的亏空,此前本辅就多次讲过,在地方专设驿传局,必然会引来众多麻烦,果不其然,还真叫本辅说中了吧。”

  如赵志伟所想一般,这内阁在看过车驾清吏司,所递交的奏疏后,看到他们先前从未听闻的铁轨直道,马拉火车,还有五百万两督造银子后,那必然会一致的反对此事。

  虽说顾秉谦、魏广微、施凤来他们,皆是阉党一脉的,但在内部他们可并不团结,相反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而像黄立极这样的,跟阉党只有丁点关系的,那反应也跟顾秉谦他们的一样,毕竟此前的大明,根本就没有过这种先例。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

  顾秉谦皱眉说道:“你们都看司礼监所夹批注了吧,这陛下的意思也很明确,我们内阁这边,不能简单的票拟处理意见。

  去叫当值的中书舍人,到都察院、户部、工部传话,叫值守的堂官到文华殿这边,议议这件事情吧。”

  若没有司礼监的标注,依着顾秉谦他们的意思,肯定是不同意此事的,毕竟张口五百万两银子,这朝廷的银子都是大风刮来的吗?

  “附议!”

  “附议!”

  魏广微、黄立极、施凤来他们,也都讲出了自己的意见,不过对黄立极来讲,他在心里盘算起来,车驾清吏司所提之事,果真有他们所说的那么便捷吗?

  若是真有这样的效果,那修筑一条从京城到辽东的铁轨直道,以后转运各类军需,岂不是方便很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