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329章 精气神
  曾几何时的大明,是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不管面临怎样的危局,明军都是敢于言战的,纵使是大明战神兵败土木堡,面对瓦剌的进犯,局势更是危及到社稷之本,以于少保为首的主战派,扛起这千斤重担,硬是打退了瓦剌!

  只是从万历末年,三大征的荣耀,依稀还能看见之际,大明却像是被敲断了脊梁一般,被一个小小的建奴势力,反复按在地上摩擦,击碎了大明仅有的那点骄傲。

  天启皇帝听着赵志伟所讲之言,陷入到深深的沉思之中,仿佛盏茶时间,仿佛一个时辰,他就这般静静的骑在马上。

  期间,接连赶来报捷的骑兵,激亢的汇报战况,然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天启皇帝,却对外界没有任何感官。

  在旁的赵志伟见状,只能下达一个个指令,力求最大限度内重创建奴,此战打到这份上,一路追杀至辽东,以覆灭建奴,对大明的损害太大了。

  明明凭借此次战役级会战,为大明赢取三到五年的发展窗口,到时凭借辽东一地,就能解决建奴之患,那为什么还要耗尽宝贵的元气,来做一时之争呢?

  “赵卿,这一战结束了?”

  从自己世界,回过神来的天启皇帝,看着尸横遍野的战场,远处不少明军将士,红着眼,收敛着袍泽的尸骸,这叫天启皇帝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结束了。”

  赵志伟微微点头,说道:“在陛下沉思的一个多时辰,我大明的这帮雄儿,击溃了来犯的建奴,此前尚能战斗的龙骑军,去追杀逃窜的建奴各部了。”

  “嗯。”

  天启皇帝应了一声,翻身下马,赵志伟一行紧跟着下来,嗅着空气中挥之不去的血腥味、硝烟味,天启皇帝紧皱的眉头,就没有舒展开过。

  “赵卿,这一战,我们大明赢了。”

  红着眼眶的天启皇帝,就这般向前走着,看着远处战场的一切,声音有些颤抖道:“可这一仗,却叫那么多大明健儿,血洒疆场!!”

  “陛下……”

  赵志伟能够理解,此时天启皇帝的这种感受,想要说些什么,但话到了嘴边,却怎么都讲不出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在这场与建奴的决战开启前,还活蹦乱跳的大明健儿,为了保卫大明,为了保卫家园,却永远的长眠在此。

  “都是那帮该杀的家贼硕鼠!!!”

  紧握双拳的天启皇帝,仰天长啸起来:“朕绝对不会放过他们,朕要杀尽一切敢算计朕,敢算计大明社稷的家贼硕鼠!!”

  在方才的沉思中,天启皇帝想了很多,回想起过往的一切,尤其是那一张张张口仁义道德,闭口道德仁义的虚伪嘴脸,天启皇帝的内心深处,就涌现出阵阵的杀意。

  龙有逆鳞,触者杀之!!

  “大明万胜!陛下万岁!!”

  天启皇帝的怒吼,惊动了前方收敛尸骸的将士,那一双双灼热的目光,看向了天启皇帝,一道道怒吼声响起,这些刚经历过大战的大明儿郎,还以为自家天子,说的是杀光来犯的建奴。

  看着从战场各处,朝天启皇帝走来的将士,跟在身后的赵崇德、曹变蛟,生怕出现意外,准备带领麾下锐士,将天启皇帝保护起来,但却被赵志伟眼神制止了。

  这个时候若做出这等事情,那就是伤了这帮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一心为了大明,而幸存下来的将士们的心啊。

  “慢点,慢点。”

  红着眼眶的天启皇帝,快步向前走着,瞧见受伤的那些将士,拼命朝自己走来,关切的说道:“你们不用过来,朕过去,赵卿,快帮朕劝劝这帮将士啊!!”

  眼看着那些受伤的将士,不听自己所讲,依旧朝自己拼命走来,甚至有一些,是趴在地上向前,这叫天启皇帝再也忍不住了。

  泪,顺着眼眶,不受控制的向下流。

  都言男儿有泪不轻弹,身为大明天子的天启皇帝,那就更应该是这般,可眼前所见到的那一幕幕,若非铁石心肠之辈,谁能忍住!!!

  “你们他娘的,一个个都愣着干什么,给老子搀扶住啊!!”见到此幕的赵志伟,转过身来,瞪眼看向赵崇德他们喝道。

  “喏!!”

  大战之际,赵志伟能做到铁石心肠,因为这一战,大明不能输,哪怕战死再多的将士,也必须战胜建奴大军,也必须重创建奴大军。

  可当紧张的战争结束,置身于这尸横遍野的修罗场上,赵志伟他无法做到铁石心肠,原本这些顶天立地的好儿郎,都不用血洒沙场的。

  然就因为一帮该死的家伙,因为自己的那些筹谋算计,竟做出暗通建奴的事情,才导致这一切的发生。

  看着那一双双灼热的眼神,听着那一道道询问声,站在天启皇帝身边的赵志伟,感受到大明曾经流逝的精气神,又回来了。

  为什么他铆足劲筹谋新的改变,那不正是想逆转先前的那些惨剧,在发生在这片饱经风霜的神州大地吗?

  “陛下万岁!平辽侯万岁!!大明万胜……”

  不知是谁,激亢之下所喊出的话,叫聚集在此的一众明军将士,那一个个都不受控制的怒吼着,以此来宣泄着内心堆积的情绪。

  被数不清的明军将士,围在中间的天启皇帝、赵志伟,听着这一浪高过一浪的怒吼,心中皆生出复杂的情绪,这些大明的好儿郎,还活着,大明必将中兴!

  如果说在此之前,天启皇帝没有过多关注过,在大明军队中的这些个将士,但是在经历这场大战后,天启皇帝的心态、心境,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谁说大明中兴,就只是靠在朝为官,在地方为官的那帮官员?

  如果说没有在大明军队中,扛着枪,拿着盾,为大明固守边疆的好儿郎,谁能保证大明就是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