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第343章 敕封功臣(2)
  在明初的时候,可没啥文贵武贱的情况,大明天下的兵权,掌握在五军都督府这边,兵部就是一个打杂的存在。

  明太祖时期的淮西勋贵,明成祖时期的靖难勋贵,那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毫无疑问,那时候的明军,绝对是最强的。

  直到大明战神,于土木堡之变后,能打的那些勋贵死的死、残的残,以至于五军都督府渐渐成为摆设,由文官所掌握的兵部,牢牢掌握着大势。

  “朕知道你们一个个,心里都是怎么想的。”

  天启皇帝神情冷然,扫视着皇极殿内的群臣,朗声道:“这人啊,心里有病,那看什么都有病。

  觉得一切权力,就该交由你们来掌控,这样大明才能变得更好,粗鄙、豪迈的武将,就天然该被你们压一头!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有一些败类出现,文官里面有,武将里面也有,但朕想说的是,大明不该如此!!”

  经历过这次建奴进犯之事后,天启皇帝的心里比谁都清楚,大明治下的军政调整,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就兵部先前那缝缝补补的一套,短时间内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可时间一长,就必然会出现新的麻烦。

  吃空饷、喝兵血的情况,若是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那大明随时随地还会爆出兵变,甚至是勾结外敌的事情。

  今日在这大朝议上提及此事,就是明确的告诉满朝文武,朕对于现在的大明,很是不满,非常的不满。

  “……”

  此时的皇极殿内外,不少的文官都躁动起来,显然他们没有想到,天启皇帝的态度会这般的坚决。

  以至于原本安静的朝班,此刻出现了很多议论声,甚至不少御史言官,都跳出来劝谏起天启皇帝。

  对待现有的一切,大明的很多官员,并不希望他有所改变,这样所带来的影响,是谁都不可预控的。

  “平辽侯,这是不是你在私底下,对陛下说什么了?”

  张维贤露出耐人寻味的神情,低声对身旁的赵志伟说道:“本公发现,顾秉谦、魏广微他们,竟然没有任何反应。

  这不是很正常啊。

  说说看,陛下今日讲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该不会是要叫五军都督府,重新站出来掌握权柄吧?”

  聚在左右的不少勋贵,此刻都露出各异的神情,显然都在揣摩天启皇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倘若真的要叫五军都督府,站出来掌握相应的权柄,那对他们来讲,那绝对是一件大好事啊。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五军都督府是他们勋贵的自留地,掌握相应的权柄,那在朝中的话语权,岂不是相应的增强了?看書喇

  “英国公,本侯也不是很清楚。”

  赵志伟微微一笑,看向张维贤说道:“此事,陛下在此之前,并没对本侯说过,所以我们还是静观其变吧。”

  听到赵志伟所讲的这番话,张维贤眉头微蹙,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显然他并不是很相信,赵志伟说的这些话。

  毕竟在当前的朝堂上,谁不知道天子宠信你赵志伟,这么大的事情,天子会不给你透露半点风声?

  “肃静!!”

  侯在一旁的魏忠贤,看着有些吵闹的朝班,当即便朗声喝道,这一声,算是叫皇极殿内外恢复安静。

  “看来诸位卿家,对朕说的这些,有很大的争议嘛。”

  天启皇帝一甩袍袖,踩着丹陛,朝龙椅处走去,神情自若的说道:“好,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先说件大家没有争议的事情。

  此次建奴进犯我大明,在我大明的一些家贼硕鼠的帮衬下,想打进关内,欲颠覆我大明的统治。

  此事一出,叫国朝上下震动,得平辽侯请谏,朕选择御驾亲征,迎战进犯的建奴大军,与蓟密永三协外线,跟建奴展开交战。

  不管是在哪朝哪代,能为国朝击退来犯之敌,重创来犯之敌,都是能得到相应赏赐的,这在我大明也不例外,在天启朝就更不能例外!!”

  说到这里的时候,天启皇帝转过身来,大马金刀的坐在龙椅上,那凌厉的目光,扫视着殿前的一众大臣。

  只是听到此言的一众朝臣,以顾秉谦、魏广微为首的,以黄立极、刘鸿训为首的,以崔呈秀、吴淳夫为首的……

  太多太多的大臣,此时此刻,在心中生出了不一样的感触,他们并不知道,天子到底想要干什么。

  方才还在说那样的事情,现在又挑起一摊子事,这东一拳西一脚的,使得很多人并不是很理解,天启皇帝到底想要干什么。

  只是赵志伟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心里更是生出感慨,天子不愧是天子,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实则却暗藏着玄机。

  “奉天承运皇帝,制约:……”

  就在众人惊疑之际,魏忠贤捧着一份圣旨,走上前,便朗声宣读起来。

  为了这次大朝议宣读旨意,私底下魏忠贤可是很用功的,可以说是把每一道圣旨,都强行记在脑子里。

  这一刻,皇极殿内的无数目光,皆汇聚在魏忠贤的身上。

  刨除前面的那些绕口废话,在直入主题后,皇极殿内外的群臣,有一个算一个,那都露出震惊的神情。

  熊廷弼,敕宁城伯,赐金书铁劵,光禄大夫,晋兵部左侍郎。

  陈奇瑜,晋兵部右侍郎。

  孙传庭,晋顺天府尹。

  赵志锐,领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衔,晋锦衣卫指挥使。

  魏良卿,敕肃宁伯……

  这一道宣读的圣旨,是天启皇帝御驾亲征离京之际,在神京这边,破获家贼硕鼠所授予的相应赏赐。

  天启皇帝稳坐龙椅,扫视着皇极殿内群臣的反应,嘴角露出一抹笑意,震惊吧,难以置信吧,这就是朕所想要的效果。

  现在的朝堂,有着太多务虚、不干实事的官员了,这不好,这很不好,若长此以往的话,那大明还如何中兴呢?

  “奉天承运皇帝,制约:……”

  就在群臣震惊之际,尤其是田尔耕、许显纯他们,没想到自己竟这般被免职了,被他们尊为督公、九千岁的魏忠贤,又拿起一份圣旨,再度宣读起来。

  赵兴武,敕舞阳侯,赐金书铁券,擢总督北直隶军务。

  孔有德,晋密云总兵官。

  尚可喜,晋永平总兵官。

  耿仲明,晋大明龙骑军左副将。

  赵兴吉,晋蓟州镇总兵官。

  赵志锐,晋五军营左副将。

  ……

  一份涉及人员更多的圣旨,在魏忠贤强压内心的情况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就这般宣读出来了。

  此时此刻,在这皇极殿内,是死一般的寂静,谁都没有想到,在外朝全然不知情的前提下,天启皇帝竟做出这样的赏赐。

  无一例外,得到相应赏赐的,都是此次建奴进犯大明之际,随驾出战的那帮悍将,甚至在五军营、神枢营留下的那帮勋贵,也都得到了相应的赏赐。

  “陛下,您这赏赐未免太厚重了吧,臣不否认,上述这些人,的确为我大明立下功勋,但是这赏赐不符合祖制啊!”

  “是啊陛下,涉及到这么多人,还升迁了这么多人,内阁这边,根本就没有任何知情的消息传出来,这……”

  在魏忠贤宣读完旨意后,不少朝中的大臣,纷纷都跳出来,开始挑这次封赏的毛病了。

  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天启皇帝的这次封赏,超过一半的功臣赏赐,那都跟赵志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更不要提赵兴武、赵兴吉他们这些人了,这赵氏一族凭什么能得到这样的厚待,这不是培养权臣吗?!

  身为大明的臣子,他们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平辽侯,恭喜你啊。”

  看着吵闹的大臣,张维贤强压内心惊异,看向赵志伟说道:“天子对你的信赖,在这次敕封中算是展现的淋漓尽致啊。”

  对张维贤所讲的这些话,赵志伟并没有答复,只是报以微笑,不过心里也是颇为震惊。

  其实又何止是大明文官,有这样的情绪,以张维贤为首的这帮勋贵,那一个个也都是震惊不已。

  在大明的历代天子中,还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门两侯爵,还都是世袭罔替,除了徐家有此殊荣外,还真没谁能比得了了。

  关键那些跟赵志伟有着关系的人,不是晋升为一地总兵官,就是在京营担任要职,或者在朝中为官,更过分的是其父赵兴武,竟总督北直隶军务!

  “都吵够了没有!?”

  天启皇帝剑眉倒张,看着眼前的群臣,厉声喝道:“是不是一个个心里面,都觉得朕的敕封过于丰厚?

  那好啊!

  谁心里要是不服气,可以现在向朕请缨,即刻赶赴辽东,统率一部兵马,去跟那该死的建奴决一死战!!

  谁能收复一地,谁能重创建奴,那朕也给他敕封爵位,也赐他金书铁券!

  建奴来犯的时候,朕都没见到你们这般积极,这般众志成城,你们去过前线吗?看到过那惨烈的战场吗?

  朕去过!!

  朕见过!!

  朕告诉你们,这些大明功臣的赏赐,都是他们应得的,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是他们拿命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