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大周成帝君,我能百倍返还>第二百四十九章 听取工作汇报
  “微臣携群臣恭迎大王班师回朝!”

  诸葛亮看到周清林的座驾出现之后,则连忙上前朝周清林恭敬的行了一个礼。

  作为大周的丞相,诸葛亮虽然位高权重,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面对周清林的时候,还是保持了应有的谦逊。

  周清林看到诸葛亮的动作之后,连忙将诸葛亮扶了起来,开口道:“丞相快快请起,丞相坐镇后方,运筹帷幄辛苦了!”

  周清林虽然一年的时间都在外征战,但并不代表他不了解国内的事情。

  且不说诸葛亮几乎每个月都会将国内的事情事无巨细的汇报给周清林,单说锦衣卫每天都会将收集到的情况汇报给周清林,就足以让周清林人虽然在外面,但依然对国内的事情了如指掌。

  特别是在锦衣卫的汇报中,诸葛亮每天处理政务都会到很晚,甚至还一度出现过昏迷。

  所以,周清林才会如此感慨。

  诸葛亮听到周清林的话之后,则连忙开口道:“这都是微臣应该做的,大王既然班师回朝了,微臣这就将一些事情汇报给大王!”

  说完,诸葛亮拉着周清林就准备汇报最近发生的大事。

  周清林见状,连忙摆了摆手,开口道:“丞相,劳逸结合才是王道,孤刚回来,一切还是等过两天再和孤说吧!”

  一个月的行军下来,周清林感到了一丝疲倦,所以准备等休息几天之后,再听诸葛亮的工作汇报。

  诸葛亮听到周清林的话之后,看了一眼周清林,发现周清林脸上隐隐有疲惫之色后,想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

  就这样,周清林带着大军走进了王城内。

  进入王城之后,周清林先是给魏武卒的将士放了几天,而后这才回到了王宫。

  王宫内,周清林的王后和两位贵妃已经恭迎周清林多时。

  周清林看着王后和两位贵妃,眼中露出意动之色。

  自从出征南鸢以来,他已经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没有近女色,现在看到王后和两位贵妃之后,自然食指大动。

  于是,周清林哈哈一笑,拉着王后和两位贵妃,不顾周围宫女异样的目光就进入王宫休息了起来。

  这一休息就是两天的时间。

  两天之后,周清林这才从荒唐中清醒了过来,看了一眼床上的王后和两位贵妃之后,苦笑了一声。

  而后,他在宫女的伺候之下,穿上王服之后,这才来到了王宫大殿,召集了诸葛亮等群臣。

  “臣等拜见王上!”

  一众大臣见到周清林之后,朝周清林行了一个礼。

  周清林见状,挥了挥手,开口道:“诸位爱卿快快请起,孤征战在外一年,国内能维持稳定,全奈诸位爱卿的辛苦,孤这里多谢诸位爱卿了!”

  周清林先是郑重的朝群臣道了一声谢。

  大周在他不在的情况下,依然能维持稳定,群臣的功劳绝对不容小觑!

  一众臣子听到周清林的话之后,连忙开口道:“此乃微臣等人应尽之职责!”

  就这样,周清林和群臣互相客套了一番之后,这才听起了群臣的汇报。

  周清林虽然通过锦衣卫和诸葛亮的汇报早就对国内的大小事务了如指掌,但终究没有听群臣的当面汇报来的更加详细。

  听完群臣的汇报之后,周清林这才对国内的情况有了更加具体的了解。

  首先是最为重要的粮食产量来说,在诸葛亮等群臣,以及大周的百姓的努力下,大周的粮食产量再一次创造了新高。

  秋收刚刚过去,根据户部的统计,今年全国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十亿石,也就是一千二百亿斤!

  这个产量放在后世或许不算,但放在这个时代绝对非常的高了。

  要知道,大周现在的人口不算先拿下的南鸢,也不过一千万之多而已,换算下来,光是今年的粮食产量,就足够全国百姓吃上个两三年的时间!

  可以说,从今年开始,大周基本上就没有因为饥饿而导致死人的了!

  在大周,只要不是特别懒惰,光是种地就足以养活自己了。

  而除了粮食方面之外,大周的经济也发展相当不错,特别是在各种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政策的推出,加上大周细盐等各种新奇产品的吸引,大周王城吸引了来自各国的商人。

  这其中,有来自赵国的、齐国、鲁国的、秦国的、楚国的,基本上中原各国的商人在大周王城都能找到。

  不仅如此,就连来自西域和海外的商人也能在大周王城找到。

  而这些商人让大周王城更加繁华的同时,也给大周带来了大量的税收收入。

  户部今年光是在商税上的各种收入都达到了数百万两之巨,是之前的数倍!

  经济收入大增的同时,大周的各项基础设施也开始组建完善了起来。

  特别是周清林之前规划的水泥道路,在工部的努力下,基本上已经将大周的各大主要城池联络了起来。

  此时,从大周王城出发,到最西边的西陇城,最东边的临海县,只需要区区几天的时间,和之前相比快了无数倍!

  除了这些之外,周清林还关心了一下学堂的建设情况。

  学堂关系到大周的将来,周清林在学堂上的投入每年达到了上千万,比大周一年的收入都要高。

  在这么多钱财的投入之下,大周的学堂发展也非常的迅速,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基本上覆盖了大周本土。

  截止目前为止,大周一共有幼学堂七百二十座,中学堂一百座,大学堂两座,军事学堂一座!

  这其中,除了一些十分偏远地区没有幼学堂之外,其他的地方基本上每隔两三个村子就有一个幼学堂。

  而这些幼学堂在短时间内或许起不了多少作用,但周清林相信,只要过了个几年的时候,大周百姓的识字率就会大大增加。

  而百姓的素质一旦提升,出现顶级人才的概率也会大幅度增加!

  因此,周清林听完礼部的汇报,了解到学堂的建设情况之后,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就这样,周清林用了一天的时间,才听完了群臣的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