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寒门的逆袭之路>第153章 再次进宫
  在之前的考试结束后,每每临近放榜,苏齐总是辗转难眠,紧张自己能不能中。

  但这次殿试后,他却吃好睡好,完全一副淡定的模样。

  这是因为,能当上官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唯一不确定的是能做什么官而已。

  关于这一点,他也反复思考过,无非就是地方官和京官两种情况。

  一般人可能觉得,做地方官没有当京官来得有前途。

  毕竟京官更靠近皇权,上升来得快,而地方官远离权利中心,做点什么事情往往要经过复杂的流程,才有可能上达天听,更甚者,还有可能根本就上达不了。

  但苏齐却不这么认为,表面上看,京官似乎更风光,但这种风光的背后却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

  就权利上来说,除非能爬到六部尚书这样的位置,否则其小官基本就是没什么实权,被人呼来喝去的种。

  而地方官就不一样了,只要当得好,在其管辖之内就是妥妥的决策者,而且自己作为一个穿越者,拥有来自未来的先进知识和理念,当一个地方官才更有用武之地。

  想想看,凭着自己的超前认知,能造福一方百姓,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个守牧一方的官吏,的确是条不错的路径。

  但想归想,最后的结果还要看上面的安排。

  此时,不止苏齐自己操心未来的路,旁人也在关心他的仕途生涯。

  御书房内,当今皇帝箫衍盯着墙上悬挂的《大圣朝疆域图》片刻,突然开口道:

  “这一科筛选出的人才还不错,由其是其中几个青年才俊,都是我大圣朝不可多得的人才。”

  听到主子的话,一尖立的嗓音赶忙附和道:“若不是皇上您重视文教,这些人哪有展示的机会。”

  接话的乃是皇帝的贴身太监高三,人称高公公,他有一项谁也比不上的技能,就是“装死”。

  他装的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连呼吸都几不可闻。

  若不是他开了口,谁都不会注意到,在这御书房里,还有第二个人存在。

  听了高三的回答,箫衍呵呵笑了两声,显然很高兴,于是又接着道:“这个苏齐,也算是个人才。

  当初朕化名‘欧阳’向他讨要了一幅《斗鸡图》,只可惜此图已经损毁......”

  说到这里,箫衍停顿了一下,身后的高三立马恢复“死人状”,御书房内落针可闻。

  过了一会,箫衍才又开口道:“按道理说,朕本该重用他,只是,朕总感觉此人身上有一股奸佞之气,不适合重用。

  再观他写的那篇文章,表面是在歌颂先皇的美德,内里却表现出其强大的野心,他日要是攀到高位,只怕会对朝廷不利。

  更何况,此人知道的事还不少......”

  高三想了想,小心地接话道:“皇上若不喜欢他,何不把他外放到边陲之地,让他老死在那边即可。

  如此一来,任他再有昆鹏之志,也施展不开。”

  “朕正有此意,希望内阁那帮老家伙,能明白朕的意思,莫将此人排入前十名之列。”

  “若不,奴才去给首辅大人传个口信?”

  箫衍摆手道:“倒也不必如此兴师动众,没得显得朕没有容人之量,让马文才那老家伙自己领悟去。”

  可惜皇帝没想到,马首辅毕竟不是他心里的蛔虫,根本猜不透他九曲十八弯的心思。

  马首辅自认为皇帝对苏齐欣赏有加,于是印章一盖,直接给苏齐开了个方便之门。看書喇

  这一天,苏齐正在家里摆烂,一壶浊酒,一碟鸭脖,一张卧榻,整个人躺在院子里晒太阳,好不惬意。

  正在这时,忽听院门被人敲响,他起身打开院门一看,竟然是皇宫中的侍卫。

  侍卫面无表情地通知他,让其速速进宫面圣。

  苏齐心中一喜,这个时侯让进宫,八成是金銮殿钦点定功名了。br>
  于是他二话不说,忙掏出赏钱给了侍卫,让其稍等片刻,而自己转身朝着屋里奔去,路上撞翻了桌上的酒水也毫不在意,只想换身衣裳就赶忙到皇宫去领奖。

  回到屋内手忙脚乱地洗漱了一番,换上之前娘子新作的长袍,整理好仪容后,就随着侍卫出发了。

  苏齐来到门口,发现门外居然停着一辆马车,果然中了进士就是不一样,待遇大大提高了。

  马车一路往宫门驶去。

  一路上,苏齐心情激动得很,虽说不在意结果,但还是忍不住猜测自己的名次。

  皇上会不会恩赐自己为一甲,或者二甲也行……

  怀着一路忐忑的心情,终于进了皇宫,此时,所有新科进士都已在殿外列队等侯传唤,苏齐也忙加入其中。

  许丹恰好排在他前面,且看起来似乎有些紧张,脖颈处渗出细密的汗珠,手还止不住地颤抖。

  苏齐见了,上前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以示鼓励,随后就安静地站在一旁。

  大约等了有半个时辰,只见一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小跑着过来,掐着嗓子高声道:“皇上有旨,宣新科进士觐见!”

  苏齐被这男不男女不女的声音吓了一跳,猜测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太监”了。

  他很想看看太监和普通男人有什么不同,但此时场合不对,他不敢随意乱看,怕惹来麻烦。

  接下来,所有新科进士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三呼万岁,随后跟着那太监进了太和殿,也就是之前考殿试的地方。

  当然,这里已经不复之前考场的模样,变得空旷很多。

  刚迈入殿门,众人耳边就响起鼓乐丝竹之声。

  这也是事先排练好的,以恭贺众学子登科之喜。

  箫衍懒懒地斜靠在龙椅上,看着底下这股蓬勃的新生力量,心里很是满意。

  这些人都是天子门生,都是自己招募过来的,日后若能有那么一两个成长为国之栋梁,那也是社稷之幸啊!

  苏齐始终对那个太监很感兴趣,偷眼瞧着那人一路登上台阶,最后安静地伫立在龙椅旁,心里恍然:

  原来这人就是皇帝的贴身太监高三,皇宫内院的大管家啊,果然气质非凡!

  乐声渐渐停了下来,高公公走上前来,唱喏着行大礼。

  进士们齐声三呼万岁,礼毕后,就安静地分列在大殿两侧,拱手而立。

  接下来就是最高领导人发表讲话。

  箫衍站起身,缓缓道:“尔等都是我朝千挑万选出来的的优秀人才,朕希望你们以后再接再厉,为我大圣朝的繁荣富强献言献策......”

  而后到了点功名的环节。

  在这之前,内阁会将一本花名册承到圣案前,内里已将全部三甲进士的名次情况都罗列了出来,皇帝只需根据名册上的排名,赐给相应的功名即可。

  其实也就是走个过场,加深一下“天子门生”的表达。

  除此之外,内阁首辅还会把进士前十名单独罗列成册,呈给皇帝,让皇帝从中选出一甲和二甲来。

  这是皇帝的特权,只有皇帝才能钦点状元、榜眼、探花等,其他内阁大臣无权参与。

  箫衍从高公公手里接过名册,打开浏览了一遍,随即开始赐功名:“......汝等为三甲进士,赐同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