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寒门的逆袭之路>第155章 跨马游街
  按照传统礼仪,金榜题名后,朝廷会给新科进士们安排一场登科之礼,即:金殿传胪、跨马游街、恩荣盛宴。

  主办方为礼部、光禄寺、太仆寺等部门。

  先说一下金殿传胪,这个礼仪并没有严格规定什么时侯办,一般来说,可以和御赐功名一同举办,也可以分开来办。

  但,皇帝连翰林都没点就匆匆离去,金殿传胪自然就要分开来办了。

  金殿传胪类似于“听朝”,文武百官同上朝一样,分列在大殿两侧站班。

  对于同进士来说,金殿传胪可能是为数不多的面圣机会,因为,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要到地方上去任职,很难再有听朝的机会。

  接下来就是跨马游街,这是一场宣扬性质的游行礼,除了昭告天下科举的成果,还有塑造榜样,以激励天下学子奋发图强的目的。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金榜天下知。

  人都是有虚荣的,尤其是男人,每个取得了功名的进士无不期盼着“跨马游街”,以得到天下人的顶礼膜拜。

  对于科举路上的唯一一次机会,进士们都相当珍惜,连夜修整仪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确保能将自己最饱满的精神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至于荣恩宴,乃是皇帝特意举办的国宴,用以恭贺众进士们顺利得取功名。

  延禧上,皇帝会陪同众进士们喝酒闲聊,以此来彰显其礼贤下士的亲和之心,从流程上来看,荣恩宴就是升级后的鹿鸣宴,在规格上,前者较后者更高了一个档次。

  这三大礼仪是新科进士的特殊待遇,弥足珍贵,无故绝对不能缺席。

  从户部出来时辰尚早,苏齐打算去拜访一下大祭酒和霍启赋。

  他先去了祭酒大人的府上,登门谢师。

  唐雅康一改之前的严厉态度,变得温和了许多,显然对于他的成绩还是满意的。

  但见苏齐骄傲的模样,还是忍不住出言敲打了一番。

  大意就是,皇恩浩荡,你小子是因为走了狗屎运才得了探花,自此若只顾得抬头望天,而不记得脚踏实地,迟早有栽跟头的时候。

  古人的教育提倡“棍棒底下出孝子”,总以为只有“严厉、打击”才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唐祭酒就是这样的典型。

  苏齐心里不服气,出于尊老,也不敢还嘴,怕自己说多了反而会被骂得更凶,只在心里暗搓搓道:

  您老居然敢说皇上是狗?若是让今上知道了,只怕会让您吃不了兜着走。

  如此一想,倒是让心里舒服了些。

  领会了一番祭酒大人的教诲之后,苏齐又马不停蹄转去了霍府。

  跟霍启赋聊天就舒服多了,毕竟大家都是同龄人,而且还有些沾亲带故在里面,聊起天来也容易放得开。

  霍启赋对于苏齐的到来也很高兴,恭祝了一番平步青云之类的吉祥话后,就问起了殿上的情况。

  苏齐就将今日皇上不点翰林而匆匆离去的怪事说了,两人就此事探讨了半天也谈不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霍启赋叹道:“圣意难测,今上虽然年轻,但心思深沉,如韦首辅这样的两朝元老,有时也很难摸得透今上的心思。”

  韦嗣立若听到这番话,定会拍腿道:“可不是么,说出来都是泪!”

  后来两人又聊起了即将举行的三大礼仪。

  霍启赋是过来人,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尤其是席间不可贪杯,若是一不小心喝多了殿前失仪,那麻烦可就大了。

  苏齐连连点头,并保证绝对不会喝大。

  从霍府出来,他就劲直回了住处。

  此时天色已晚,但室友还没回来,他草草梳洗一番后,就上床睡了。

  翌日是个晴朗的好天气。

  苏齐早早起身,穿上进士服,手持槐木笏,满面春风地出门“上朝”去了,惹得方默好一阵羡慕。

  等他到时,新科进士们早就整齐列队,站在宫门外等候,有礼部的官员正在不遗余力地讲解礼仪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苏齐也赶忙排进了队伍里听讲。

  没多久,就传来了鼓声,进宫的时间到了。

  众进士们整理仪容,迈着矫健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昻地入场。

  走在御道上的大臣们主动让道,以示亲敬。

  这些可是皇帝亲选的门生,作为臣子,理当如今上一般,敬贤爱贤。

  到了金銮殿,只见皇帝高坐于御阶之上,一派凛然之气。

  朝堂两侧,勋贵大臣以及各部高官分列两侧,庄严肃穆。

  在礼部的带领下,众进士们行了大礼,随后站在原地,等候垂听天子的诏书。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一刻,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听朝。

  有些按耐不住激动之情的老进士们,此时早已泪流满面。

  苏齐虽然表面装出一副宠辱不禁的模样,但心里还是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

  在皇帝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后,礼部尚书就宣布,金殿传胪仪式到此结束。

  接下来就是跨马游街。

  想象一下,几百匹高头大马,齐头并进在京城街道上的情景,该是何等威武雄壮啊!

  呵呵,洗洗睡吧,这种情况怕是只有在梦里才会出现。

  因为,现实中,能跨马游街的只有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才有资格,其他的进士只能尾随步行。

  也就是说,苏齐就有资格骑上骏马,满京城地招摇过市,真是风光啊!

  但问题来了,苏齐没有骑过马,这上马时,该先抬左腿还是先抬右腿?

  不仅仅苏齐,连状元和榜眼都直愣愣地盯着马屁股发呆。

  若顺次发展下去,跨马游街只怕要泡汤。

  幸好礼部早有准备,特意从太仆寺借调来几个小吏,一起协助几人骑马:

  “探花老爷,让小的来为您服务吧,您瞧,这腿要踩在这里......”

  苏齐按照小吏教导的方式,费了些劲,终于顺利登上的马背。

  哎哟哎哟,摇摇晃晃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

  “探花老爷,抓稳缰绳!”

  哎哟!

  某人还是一个大马哈摔了下来,身后传来许丹的大笑声。

  苏齐回头狠瞪了一眼:“笑屁,你想骑还没资格呢!”说完又咬牙重新上了马。

  这话真是戳人心肺,许丹听了一愣,随即就隐去笑容,耷拉下脑袋不出声了。

  不得不说,传胪的位置着实尴尬,虽为二甲的第一,但前头却被三鼎甲压着,没了跨马游街的资格,确实沮丧。

  只听铜锣一声响,游街开始了。

  三鼎甲在前,其余进士在后,众人沿着中心街道一路徐徐走去,接受着百姓们的顶礼膜拜。

  三鼎甲中,苏齐是长得最人模狗样的一个,自然而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大姑娘小媳妇们都朝他抛媚眼,扔绢帕香囊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