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东汉末年:我要当皇帝!>第71章 诸侯讨董5
  董卓迁都之后,背后就是西凉大本营,心中也松快了不少。

  这人一放松下来吧,就想干点事。

  比如找袁隗报仇。

  董卓真的很看不起袁隗,是袁隗先想要利用他,然后被董卓用自己的机智破局,还夺了权。

  这种政治上的事,输了至少得服输吧。

  再说他董卓念及过往情分也没杀你,只是打压罢了。

  如果他董卓输了,那可是得掉脑袋的事!

  就这袁隗还输不起,输了之后还要找外援,让天下对我董卓群起而攻之!

  难不成这天下只有你们袁氏能当赢家吗?

  这气董卓是怎么都咽不下。

  他想杀了袁隗等人。

  只是身为袁氏旧吏,董卓又有点下不了手,虽然他已经放飞自我了,但是对成为士人公敌还是有一些畏惧的。

  再加上还有袁绍带着关东联军在一边看着呢?

  万一杀了以后,关东联军直接众志成城的杀过来怎么办?

  这时候,他的一个幕僚看出了他的纠结,向他进言。

  “相国欲霸天下乎?”

  董卓记得这个人,叫做李儒。

  本来是弘农王的郎中令,当时他要毒死弘农王,需要一个动手的人,他看李儒顺眼就让他下手。

  当时李儒先是错愕,然后不顾弘农王的挣扎,毫不留情的对其下手。

  随后便投了他,他也将其收为幕僚。

  是个有野心的人。

  董卓不喜欢也不讨厌。

  “不能也,惟愿霸关中。”

  董卓从来就没想过称霸天下,他年纪大了,只想在长安靠着自己手下的兵作威作福。

  “既然相国只愿为一诸侯,那诸侯之道,可王道,也可霸道!”

  “相国废少帝,诛太后,已为天下士人所不容,难道相国还打算与士人重修旧好?”

  “需知相国能够把握朝堂全依仗手中兵马,只要将领归心,凭借关中地利,相国自可稳居关中。”

  李儒的话让董卓清醒过来。

  是呀,都到了这个地步,难道他和士人还能和睦相处吗?

  既然不能,那多杀个袁基、袁隗又有何妨?

  李儒接着说道:

  “且袁氏一族以袁基为首,若是袁基一死,袁绍、袁术必然二虎争食,如此,关东联军无需相国动手便会自行解散。”

  很好,后顾之忧没了,跟手下将领解释的理由也有了。

  这是为了战略需求,所以他才会对袁隗下手。

  他董卓虽然残暴,但也不能为了私愤就对自己的故主下手。看書喇

  万一他的手下有模有样怎么办?

  “文优此言,深得我心呀!”

  李儒闻言,露出微笑。

  而董卓杀了袁隗一族后,发现袁绍等人雷声大雨点小,两个月了都没真的出兵攻打自己。

  也渐渐意识到,袁绍好像并不想攻打自己。

  董卓觉得,既然对方不想打自己,自己干脆派几个使者过去求和,给袁绍一个面子,给诸侯一些封赏。

  大家各退一步算了。

  董卓派去求和的使者有五位。

  大鸿胪韩融、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毋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瑰。

  其中为了凸显对袁绍这位盟主的重视,来河内的就有三位,分别是胡毋班、吴修、王瑰。

  这胡毋班身份有些特殊,既是名士,“八厨”之一,又是王匡的妹夫。

  袁绍面对董卓的招降自然是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这几人关押起来,之后杀了祭旗。

  王匡虽然是胡毋班的小舅子,但是,为了讨董大业,王匡没有开口相救

  只是没想到,袁绍要他亲自动手,来证明他对联军的忠诚。

  刘安替王匡说了几句话,袁绍便说道:

  “若是公节感到为难的话,我换个人便是。”

  王匡一张白净的脸涨得通红,咬牙说道:

  “子和莫劝,为了讨董大业,我王匡可以大义灭亲!”

  次日,众目睽睽下,王匡亲手斩下了胡毋班的头颅,随后一言不发的离开营帐。

  刘安没有跟去,他看到王匡的眼睛红了。

  刘备十分不解。

  “这袁本初,为何要这么为难人呢?”

  “谁知道呢?”简雍撇撇嘴,

  “不过如果袁盟主一直这般的话,纵然得势想来也不会长久。”

  简雍说的没错,历史上袁绍很多次失败,就是败在他很喜欢让人做一些强人所难的事情。

  比如不久后张邈因为袁绍变得傲慢而对袁绍不满,多次斥责。

  袁绍也很不满,就想杀了张邈。

  但是选谁去杀不好,非要选曹操,袁绍和张邈的共同好友。

  曹操自然不肯,于是此事泄露。

  又比如官渡之战,曹操偷袭乌巢。

  当时袁绍手下张郃主张带兵救援乌巢,而郭图主张突袭曹军大营,让曹操回援。

  袁绍选择双线进行,别的暂且不说,偏偏让张郃去攻打曹军大营。

  张郃无话可说,你不听我的建议就算了,还让我去执行郭图的计策。

  拳头硬了!

  可想而知,张郃肯定不会用心攻打,曹军大营自然也没有攻打下来。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刘安觉得袁绍可能是想通过这样的强人所难来宣示自己的地位,来“征服”别人。

  我是你的盟主/主君,所以不管你愿不愿意,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懂吗?

  说句实话,这是很羞辱人的。

  带着上位者独有的傲慢。

  所以最后袁绍失败了。

  袁绍杀完使者以后,觉得自己又该有点行动了。

  就像当初叔父死后歃血为盟一样。

  面子功夫还是得做的。

  于是,袁绍来到酸枣,打算和诸位诸侯商议一下讨董事宜。

  来到酸枣,袁绍发现,这才是他应该呆的地方。

  比起被刘安和王匡催促出兵,显然是在酸枣和诸位诸侯一起饮酒作乐,来的痛快。

  于是袁绍在酸枣住下了。

  王匡做出了那么大的牺牲,连妹夫都杀了,自然是急着出兵。

  但是身为太守,他不便离开河内,就让刘安也跟着袁绍去酸枣,催促袁绍组织出兵。

  刘安到了酸枣,遇到了另一个急于出兵的人——曹操!

  袁绍的行为让董卓既疑惑又愤怒。

  不是,你袁本初到底打不打?!

  打又不出兵,不打又不和解。

  董卓猜不透袁绍的心思,干脆决定:br>
  主动出击!

  于是董卓在雒阳召集大军,准备对酸枣发动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