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1592>第174章 花花轿子人抬人,姜和尚升官记
  宛平典史方顺一番打探后,也有些发愁,这家伙滴水不漏,狗咬刺猬没地方下嘴。

  他就不信这个外来户没有破绽,私下安排了亲信帮闲,天天盯着赵华。

  连着赵夫子的幼弟赵夏都被人监视,这可真把老赵惹毛了。

  原本想直接安排手下弄死了事,几番发狠都没下定决心,毕竟也没撕破脸,名义上自己还是上官。看書喇

  方顺曾经想把黄知县,和原本对赵华敌意最大的刘主簿拉下水,结果人家根本不鸟他。

  赵县丞给他们的印象很不错,不生事不惹事,县里的事情从不瞎伸手。

  安安稳稳的磨堪,功劳也少不了他一份,这样多好,互不干扰。

  至于和晋商的贸易,赵华跟他们都交过底,这是辽东将门那边和晋商之间的事。

  他只是牵个线,帮着照应下,也是还个人情,言下之意很简单,这是两边大佬的生意,跟他无关。

  这两头哪边是好惹的?老老实实做官等升迁不香吗?什么事能沾,什么事不能沾,没点比数还当什么官。

  对利益熏心的方典史试探,黄知县和刘主簿都嗤之以鼻,知县老爷还找了个由头把方典史训斥了一顿。

  刘主簿更是私下里跟赵华点了一下,暗示了方典史一肚子坏水,你要小心。

  这种苍蝇一样的东西,特别恶心人,这次赵夫子下了决心,正好让鹏哥出手直接弄死。

  ……

  刘振最近忙的风生水起,随着海路封冻,手中不多的存货更成了香饽饽。

  郑家既讨好了郑贵妃,也获取了巨大的利润,要知道一个莱州府赈灾,朝廷才挤出万两银子。

  去掉进货的万两银后,纯利也是万两,这可不是小数目,尤其对骤然发达的郑家来说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是郑家为了避嫌,把这事交给他这个刚投靠的人去做,出了事或被弹劾了也可以一推六二五,就是个顶缸背黑锅的角色。

  更难得的是刘振收来银子,一笔笔记的清清爽爽,如此多的金银往来,他从来不贪或高价出手吃差价。

  上面赏多少,他就拿多少,

  郑家试探几次后,也就放手让他去做,自家坐享其成,刘振也落了个“踏实可用”的好印象。

  虽然他现在已经抱上了郑家的大粗腿,但是和当初的引荐人姜阳关系一直保持亲密。

  时不时约姜和尚去抚慰一下教坊司的姑娘们,嗯嗯!就很愉快!

  姜阳现在是实职千户,专门负责锦衣卫军械工坊的簧轮手铳制作。

  他也升官了,因为其对管理军匠工作干的出色,又仿制西夷自发火铳有功。

  是的,这功劳全部被姜阳给领了,这也是赵夫子的意思。

  花花轿子人抬人,老赵也没想凭这个功劳能升级啥的,他初来乍到的根基太浅,而且宛平这边就很不错。

  姜和尚制作的自发火铳报上去后,引起了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的关注。

  锦衣卫除了内部监控,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军事侦查,尤其是边疆和藩属国。

  原本在张居正独掌权柄时,锦衣卫的工作开展的也算有声有色。

  这些年皇帝怠政后,虽然久不临朝,但是外界的情况还是掌握的。

  主要的原因就是有锦衣卫这条线反馈的消息,他才没有被文臣武将们忽悠。

  这种能直达天听的人物,自然也是众人巴结的对象。

  譬如八竿子打不着的“龙山仓焚粮十万石”,李如松就自说自话的给锦衣卫报功。

  说这行军地图就是锦衣卫番子提供的,当然也是骆大人的功劳。

  好吧,鹏哥儿的大功就是一桌大餐,连远在京城锦衣卫大佬骆思恭都分了一杯羹。

  骆思恭会否认吗?傻子才会!

  他不但坦然受功,还安排了在辽东的亲信,特意去李朝前线转了一圈,在李如松那边拿到了他“自己”画的“舆图”。

  然后回来编上一段惊心动魄的敌境侦查故事,还坦然承认龙山仓没有十万石粮,这是鼓舞士气的大言。

  准确的说只有三万七千多石,这是他们冒死打探出来的。立功受奖升职。

  皇帝也非常高兴,锦衣卫是他独立于文武的天子亲军,自己的直系手下立功,他也很有面子。

  “嗯嗯!不错,没有辜负朕的厚望,小骆干的不错!”

  簧轮手铳这种犀利的武器,要说装备军队那就是个玩笑,那得花多少钱?鸟铳也很犀利,工部做的那些垃圾货,杀自己人比杀敌还狠。

  但是做为大明最大的特务头子,这手铳给锦衣卫“精英们”装备上,还是可以接受的。

  尤其是北镇抚司抓人的时候,碰上难缠的角色,几把手铳一指,还不得立马乖乖束手就擒。

  锦衣卫也不都是高手,很多人连一石的硬弓都拉不开,鸟铳虽然犀利,但是操作太过繁琐。

  尤其是夜间,火绳点亮后,老远就看到个红点点,鬼火一样显眼。

  而且刮风下雨还不好弄,这自发手铳多方便,平时揣怀里,关键时刻掏出来就打。

  为此他特意去了南镇抚司的军匠坊,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最高长官亲自莅临,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南镇抚司上下都很激动。

  骆思恭将刚制好的三支手铳,一一开火试射,枪响罐碎,里面红色的染料水四溅,还冒着热气。

  “砰!砰!砰!”

  “好!”

  “大人神射!”

  现场阵阵欢呼,骆大人很是受用,一时间也是顾盼自雄。

  好吧!这也是赵华给出的点子,上官来试射,不谈铳法如何,起码要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打草靶有什么意思?要有刺激的视觉效果。

  好吧,空酒坛子,薄陶罐子又不值钱,十步、十五步、二十步,依次排开,灌上红色(朱砂)水,冬天还要用热的,别再冻硬了打不动。

  你看!这现场效果杠杠滴!

  “这铳制的好!赏!”

  “谢大人赏!”

  姜和尚赶紧跪谢,心头一片火热。

  “此铳为何名?”

  “大人容禀,小的们称为自发手铳,粗陋不堪,还请大人定名!”

  “嗯!如此军国利器,还是请圣上御赐名号最为妥当,那谁?”

  “大人,小的叫姜阳,任职南镇抚司百户”。

  “姜百户,你挑两支最好的,相应东西都配齐了,本官要带进宫去”。

  “是!大人稍等!有准备好的,小的马上拿过来!”

  姜阳咧着嘴一溜烟的往自己班房跑,心说:

  “老赵啊,老赵,你可太牛比了!”